目的探索血清外泌体miR-451a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中的水平及其在治疗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6例DLBCL患者,56例健康对照者。收集新发DLBCL患者治疗前、化疗2~4疗程及化疗结束后血清样本,并同时收集健康人血液标本,提取血清中的外泌体RNA,并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判定miR-451a的诊断效能,用各时点收集的血清样本动态分析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与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56例DLBCL患者与5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DLBCL患者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下降(P<0.000 1),在两组受试者间用miR-451a诊断DLBCL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37(95%CI0.645~0.816)。在随访到的43例DLBCL患者中,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或者部分缓解的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较化疗前有所上升(P<0.05),与配对的健康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未获得缓解的患者,其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较化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且仍然低于配对的健康人水平(P<0.05);化疗完成后在未缓解者与缓解者之间进行鉴别,血清miR-451a的AUC为0.867(95%CI 0.728~0.951)。结论血清外泌体miR-451a水平动态监测有助于DLBCL化疗过程中的疗效(是否缓解)判断。
目的: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约有80%伴有贫血,临床上多数患者以输血方式纠正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用于治疗MM患者的贫血尽管有效,但以何等剂量、应用多长时间疗效较佳尚无定论。目的:观察持续使用大剂量rHuEPO对MM患者贫血的纠正作用及效果。方法:87例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髓瘤伴有贫血的患者,开始连续每天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4万单位,皮下注射,共5d;以后每周使用一次,每次4万单位皮下注射,间断补充铁剂。对照组90例选自同期住院的诊断明确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当其贫血症状明显时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60g/L时,给予输血纠正其贫血,使多数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维持在80g/L~100g/L以上。两组患者化疗方案不做特殊规定,整过研究观察期6月。结果:rHuEPO组在使用rHuEPO后2周其血红蛋白开始上升,中位反应时间16d;1月半至2月血红蛋白可升至正常水平,达正常血红蛋白水平的中位时间51d。进入研究后3月和6月时,rHuEPO组生活幸福感指数(INLH)明显优于输血组,分别为69.27±3.18(P<0.05)和72.16±2.83(P<0.01)与58.35±2.89和57.76±3.24。6月后,rHuEPO组平均每例直接费用成本10754.40元,明显低于输血组需要达到同样效果所需的每例20704.20元。结论:大剂量rHuEPO治疗MM相关性贫血优于输血,其起效快、疗效好,患者生活幸福感改善明显,费用成本低,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