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琦 作品数:8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α_(1A)-肾上腺素受体参与大鼠外周血压的调节 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大鼠整体灌流模型,同时测定灌流大鼠后肢血管床灌流压和全身平均动脉压,通过动态观察,比较多种α_1-肾上腺素受体(α_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对两者影响的异同,初步探讨α_1-AR亚型在大鼠整体血压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α_1-AR选择性拮抗剂(prazosin组13.5±3.6vs 15.1±4.3,n=11)和α_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5-mithyl-urapidil组2.4±0.9vs 3.7±2.3,n=12;RS-17053组3.2±1.6vs 4.4±3.3,n=12)均对正常大鼠苯肾上腺素引起后肢血管床升压反应曲线和平均动脉压升压反应曲线的右移程度(dose ratio,Dr)无明显影响,α_1-AR亚型选择性拮抗剂(BMY 7378组1.9±0.9vs 2.2±0.8,n=8)对正常大鼠两者苯肾上腺素加压反应也无差别;自发性高血压大鼠(RS-17053组3.4±0.6vs 4.3±0.9,n=5;BMY 7378组1.7±0.5vs 1.7±0.5,n=8)的反应同正常大鼠相似。提示介导苯肾上腺素引起麻醉大鼠全身动脉加压效应的α_1-AR与引起大鼠后肢血管床收缩的α_1-AR可能是同一种亚型,即α_1-AR。 徐琦 朱卫忠 吕志珍 张幼怡 韩启德关键词:高血压 发病机制 选择性拮抗剂 与α1-肾上腺素受体相互作用的“非G蛋白”的筛选及其生理意义 目的:α-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各亚型在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分布和重要的生理作用,它们不仅可以在心血管系统直接引起不同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而且对其他受体的功能调节也不尽相同。近年来的研... 徐琦 张坦 陈光慧 韩启德 张幼怡文献传递 酵母中与α_1-肾上腺素受体C末端相互作用的蛋白质 2003年 张坦 徐琦 陈凤荣 韩启德 张幼怡关键词:酵母 Α1-肾上腺素受体 C末端 相互作用 蛋白质 α_(1A)-肾上腺素受体与骨形成蛋白-1的相互作用研究 2003年 徐琦 张坦 张惠 韩启德 张幼怡关键词:相互作用 α1A-肾上腺素受体与细丝蛋白-C的相互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α-肾上腺素受体(α-AR)与细丝蛋白-C(filamin-C,FLN-C)的相互作用及其生理意义。方法:在人胚肾293A细胞(Human embryonic cell 293A,HEK293A)中采用激光共聚... 张坦 徐琦 陈凤荣 韩启德 张幼怡文献传递 HEK293细胞中细丝蛋白-C对α_(1A)-肾上腺素受体介导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作用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寻找与α1A 肾上腺素受体 (α1A AR)相互作用的胞浆内非G蛋白 ,研究蛋白对受体信号转导的影响。方法 应用酵母双杂交技术 ,以人α1A AR胞浆内C末端 (α1A AR CT)为诱饵 ,筛选人脑cDNA文库 ,用 5 溴 4 氯 3 吲哚半乳糖苷 (X Gal)定性分析及邻硝基苯基 β D 半乳糖苷 (ONPG)定量分析对筛选出的阳性克隆细丝蛋白 C(FLNC)进行确证。采用脂质体转染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探讨人胚胎肾 2 93(HEK2 93)细胞中FLNC对α1A AR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 ①缺陷培养基筛选出FLNC的C末端部分片段可以与α1A AR CT在酵母中结合。②X Gal定性分析中 ,FLNC与α1A AR CT的共转子菌落 6h即呈现蓝色 ,而对照菌落颜色无变化 ;经ONPG定量分析发现 ,FLNC与α1A AR CT的共转子中 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大约是对照的 2~ 3倍(P <0 .0 1)。③编码FLNC的C末端片段的质粒瞬时转染于稳定表达全长α1A AR的HEK2 93细胞中 ,可以明显增强去氧肾上腺素 ( 10 μmol·L- 1,30min)激动α1A AR介导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1/ 2 )磷酸化作用。结论 FLNC的C末端部分片段可以与α1A AR CT在酵母中结合 ,并且增强HEK2 93细胞中α1A AR介导ERK1/ 张坦 徐琦 宋峣 徐明 陈凤荣 韩启德 张幼怡关键词:细丝蛋白 α_(1A)-肾上腺素受体与骨形成蛋白-1片段在人胚肾293细胞中的结合 被引量:2 2003年 用酵母双杂交方法发现骨形成蛋白-1(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1,BMP-1)的片段可以与α1A-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的细胞内游离C末端结合。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人胚肾293细胞(human embryonic cell 293,HEK293)中的相互作用。采用PCR方法构建含BMP-1片段eD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P3HA,将其与含全长人α1A-AR eDNA的质粒PDT-α1A分别或共同转染HEK293细胞,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到α1A-AR和BMP-1在HEK293细胞有相应的蛋白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对免疫印迹鉴定过的细胞裂解液进行检测,观察到空白对照组,单独转染PDTα1A-和单独转染PCP3HA的细胞,OD490值分别为0.034±0.027、0.042±0.019、0.030±0.0096,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共转染PDT-α1A和PCP3HA的细胞,OD490值为0.57±0.12,较其它三组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01)。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单独转染PDT-α1A或PCP3HA的细胞,免疫沉淀产物中均不能检测到BMP-1片段,只有共转染PDT-α1A和PCP3HA的细胞,在其免疫沉淀产物中能检测到BMP-1片段。ELISA和免疫沉淀结果均表明α1A-AR与BMP-1的片段在HEK293细胞中存在蛋白水平的相互作用。 徐琦 张坦 韩启德 张幼怡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心脏的抑制性β-肾上腺素受体 被引量:5 2002年 adrenergic receptor is the third subtype of β-adrenergic receptors. The genetic structure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y of β 3-adrenergic receptor are markedly distinguished from β 1-and β 2-adrenergic receptor subtypes. Recently studies show that myocardial β 3-adrenergic receptor mediates 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 through Gi-protein/NO/cGMP pathway, the expression of β 3-adrenergic receptor and negative inotropic effect mediated by β 3-adrenergic receptor are increased in heart failur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low expression of β 3-adrenergic receptor in the heart, the actual patho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β 3-adrenergic receptor remains unknown. 徐琦 董尔丹 陈锴 韩启德关键词:肾上腺素能Β受体 心脏 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