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氟比络芬酯脂微球注射液与舒芬太尼用于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氟比络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取100例ASAⅠ-Ⅱ级骨科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1组(50例):氟比络芬酯脂微球注射液4.0mg/Kg+阿扎司琼10mg;对照组即2组(50例):舒芬太尼2ug/Kg+阿扎司琼10mg,2组均由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以持续性静脉镇痛泵2.0ml/h术毕输注。结果:镇痛效果2组间无显著差异,1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组。结论:氟比络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术后镇痛药物。
- 曲宪杰孙永锋王寒冰关勇
- 关键词:舒芬太尼术后镇痛
- 采用导管周围扩张法处理剖宫产术后硬膜外拔管困难一例被引量:1
- 2007年
- 徐树生曲宪杰陈树斌赵玉国李文波
-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导管固定扩张法连续硬膜外阻滞胎儿宫内窘迫
- 地佐辛与舒芬太尼用于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取100例ASAⅠ-Ⅱ级普外科胆囊切除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即1组(50例):地佐辛1.0mg/Kg+阿扎司琼10mg;对照组即2组(50例):舒芬太尼2ug/Kg+阿扎司琼10mg。结果: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2组。结论:地佐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是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的术后镇痛药物。
- 曲宪杰孙永锋王寒冰关勇
- 关键词:地佐辛舒芬太尼术后镇痛
- 右美托咪定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比较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开胸术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96例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地佐辛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期躁动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3.2±0.4)分,对照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为(2.2±0.4)分,试验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胸手术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联合用药麻醉能够有效改善麻醉恢复期的躁动情况,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曲宪杰
- 关键词:地佐辛开胸术麻醉恢复期躁动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危重病人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使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index,BIS)对危重病人麻醉深度进行监测,探讨是否可以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减轻对病人循环、呼吸、肝肾功能的抑制,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危重病人麻醉的风险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40例择期行全麻手术危重病人,随机分为BI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BIS组通过调整异丙酚用量使患者BIS值保持在40~60,两组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设定为2.0μg/kg。记录诱导前、插管后5min、开皮后5min、开皮后1h及手术毕5min所测定的MAP、HR、SpO2、BIS值的变化以及丙泊酚用量。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的变化差异明显,两组患者插管后5min血压均较诱导前降低,对照组在插管后5min下降较BIS组明显,BIS组异丙酚使用量要比对照组少。结论在危重病人手术麻醉过程中使用BIS监测麻醉深度,可以减少异丙酚用量,提高病人手术的安全性。
- 陈树斌徐树生孙永峰赵玉国曲宪杰李文波
-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异丙酚危重病人
- 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免疫功能影响
- 曲宪杰
- 氟比洛芬酯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COX,减少中枢及外周前列腺素及其代谢产物的生成,有效地阻断了它们所引起的外周敏感化及中枢敏感化的发生,减轻术后细胞因子反应及细胞免疫抑制。尤其是其脂微球作为载体技术,使其药...
- 关键词:
-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胆囊切除术镇痛效果
- 0.2%罗哌卡因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的347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估0.2%罗哌卡因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47例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病人,以0.2%罗哌卡因8ml^10m1,C4横突处给药阻滞颈深丛,退针至皮下后再给予0.2%罗哌卡因10ml,行颈浅丛阻滞,以同样方法阻滞对侧颈深、浅丛,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呼吸、循环的改变。结果:麻醉优良率为88.5%,声音嘶哑占5.1%,霍纳综合症占1.7%,与麻醉前比较,在麻醉后5分钟(T1),15分钟(T2),30分钟(T3),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舒张压均明显大于麻醉前(P<0.05)结论:0.2%罗哌卡因用于双侧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马海燕曲宪杰
- 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效果探讨
- 2017年
- 本文就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应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6年在我院行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2例。对实验组患者实施静吸复合麻醉,对参照组患者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感觉阻滞时间、阻滞完善时间以及痛觉恢复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均P<0.05。结论 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患者实施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具有镇痛好、起效快、恢复快、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
- 曲宪杰张艳丽刘伟
- 关键词: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 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与丙泊酚用于全身麻醉的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用于麻醉维持是否可行.方法: 40例择期全麻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血压、中心静脉压、脑电双频指数等指标.静脉诱导,气管插管.D 组给予右美托咪啶,P组给予丙泊酚, BIS 维持在40~60.连续输注瑞芬太尼, PETCO2维持在35~45mmHg.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用右美托咪啶及丙泊酚,记录停药到患者清醒(呼之能睁眼)的时间.同时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后即刻(T2)、二氧化碳气腹(T3)、气腹后半小时(T4),气腹后1小时(T5)及手术结束时(T6) 患者的BP、HR、CVP、记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结果: P组 T1 时点 SBP、DBP、MAP 显著下降,在 T5、T6 时点 HR 显著上升,T3 时点 CVP 显著上升,与 T1 时点比较,D 组 T5 时点CVP 显著上升,P组 T2、T3、T4 时点 SBP、DBP、MAP显著上升,T5 时点 DBP显著上升.D组呼之睁眼时间明显长于P组,2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无差异.P组患者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显著多于 D 组;D 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多于P 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可用于全麻维持.
- 徐树生陈树斌李文波孙永峰曲宪杰
- 关键词:丙泊酚
- 外周神经阻滞用于高危老年全髋置换术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外周神经阻滞用于高危老年全髋置换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8例高危老年全髋置换术病人分别采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的外周神经阻滞(NER)与连续硬膜外(CEA)麻醉方法对比。结果:外周神经阻滞(NER)组血液动力学稳定,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维持时间明显长于CEA组。结论:外周神经阻滞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较传统的硬膜外麻醉方法优越。
- 曲宪杰孙永锋关勇
- 关键词:外周神经阻滞硬膜外全髋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