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岩

作品数:85 被引量:44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5篇专利

领域

  • 77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环流
  • 12篇热带
  • 8篇年际
  • 7篇盐度
  • 6篇年代际
  • 6篇年际变化
  • 6篇季风
  • 6篇ENSO
  • 5篇气候
  • 5篇气相互作用
  • 5篇热带印度洋
  • 5篇卫星
  • 5篇海气
  • 5篇海气相互作用
  • 5篇厄尔尼诺
  • 5篇浮标
  • 4篇大洋
  • 4篇遥感
  • 4篇跃层
  • 4篇年代际变化

机构

  • 85篇中国科学院
  • 32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南京信息工程...
  • 6篇中国海洋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国家海洋信息...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河海大学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大学

作者

  • 85篇杜岩
  • 32篇王东晓
  • 19篇陈举
  • 16篇谢强
  • 14篇张玉红
  • 10篇齐义泉
  • 10篇施平
  • 8篇王卫强
  • 6篇施平
  • 5篇周峰华
  • 5篇徐海明
  • 4篇王天宇
  • 3篇孙即霖
  • 3篇周伟东
  • 3篇蔡树群
  • 3篇刘钦燕
  • 3篇刘长建
  • 3篇陈荣裕
  • 3篇庄伟
  • 3篇甘子钧

传媒

  • 34篇热带海洋学报
  • 6篇地球科学进展
  • 5篇科学通报
  • 5篇海洋学报
  • 3篇中国科学:地...
  • 3篇2003年中...
  • 3篇2013年中...
  • 2篇大气科学
  • 2篇海洋工程
  • 1篇科学中国人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空间科学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海洋科学进展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2003年中...
  • 1篇中国科学院海...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拉伯海东南海域盐度收支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4
2009年
采用SODA海洋同化产品的月平均资料分析了阿拉伯海东南海域表层盐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发现局地海面淡水通量不能解释盐度的变化。两个典型区域的表层海水盐度收支分析表明,海洋的平流输送是造成阿拉伯海东南海域盐度冬季降低、夏季升高的主要原因,而淡水通量仅在夏季印度西侧沿岸区域造成盐度降低。冬季,东北季风环流将孟加拉湾北部的低盐水向西输送到阿拉伯海,然后向北输送,使表层海水盐度降低;夏季,西南季风环流把阿拉伯海西北部的高盐水向南、向东输送,使阿拉伯海东南海域盐度升高。受地理位置因素的影响,阿拉伯海东南海域表层盐度的变化冬季明显强于夏季。
张玉红徐海明杜岩王东晓
关键词:平流输送
南海混合层年循环特征被引量:42
2001年
通过分析Levitus 1 994版气候平均温盐资料 ,得到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特征 ,剖析了混合层深度及其内部温度的季节变化规律。资料分析表明 :季风通过流场调整对南海混合层的时空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但通过海洋表层Ekman效应来影响混合层深度 ,而且还通过大尺度环流造成的辐散或辐合来限制或促进混合层深度的发展。研究发现混合层深度与混合层内温度存在着如下关系 :夏季最大混合层的形成是 2 8°C等温线与混合层底达到相互贴合的过程 ;冬季最大混合层的形成是 2 8°C水体完全消失并且等温度线与混合层底达到相交最多、相交最为垂直的过程 ,这时对应着冬季南海北部温跃层的通风 ;大于或等于 2
施平杜岩王东晓甘子钧
关键词:混合层季风温度
南海障碍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海面通量的关系被引量:17
2004年
对气候平均态的温度和盐度分析证实 ,夏、秋季南海南部上层海洋存在障碍层现象。决定障碍层出现的关键因素是净淡水通量 ,而障碍层的深度和厚度分布则受风场的显著影响 ,障碍层受混合层和等温层发展的调制。夏季 ,南海南部上层海洋在东南向Ek man水平输运以及东侧下降运动双重因素作用下 ,较淡的水体在南海东南侧堆积 ,混合层底部高温水脱离混合层保留在等温层中 ,造成障碍层在南海东南侧最为深厚 ,达到 30m。最厚障碍层出现的位置和最厚“南海暖水”出现的位置几乎重合 ,障碍层的“热障”作用促进了“南海暖水”
杜岩王东晓施平郭佩芳陈举
关键词:障碍层风场
南海暖水形态特征被引量:9
2001年
利用Levitus资料 ,分析了南海各月某些标准层上的海温水平分布、南北向温度断面垂直分布 ,阐述了南海暖水水平和断面温度分布的阶段性特征 ,给出了南海暖水中心点 ( 1 1 3°E ,8°N)海温垂直结构特征。使用 3次自然样条函数 ,将格点资料插值到每米的深度上 ,求出各格点 2 8℃海温的深度 ,得出各月 2 8℃等温包络面。结果表明 :4~ 1 1月份 2 8℃等温包络面呈现大小不等和深浅不同的盆状 ,其各月的变化形象化地表示了暖水的演变过程。分析南海暖水中心点各标准层温度的季节变化表明 :30m以上海水温度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冬季 1月最低 ,春季 5月最高 ,次高出现在 1 0月份 ;50m海水温度最低值延至 3月份 ,最高在 7月份 ,次高也在 1 0月份。 2
张庆荣杜岩王东晓
关键词:海温海气相互作用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
2022年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Ocean Surface Current multiscale Observation Mission,OS-COM)首次提出海表流场、海面风场和海浪谱(简称“流–风–浪”)一体化探测的多普勒散射计(Doppler Scatterometer,DOPS)测量原理和系统体制。OSCOM采用Ka-Ku双频多波束圆锥扫描体制的真实孔径雷达,将实现超过1000 km观测刈幅、公里级分辨率的“流–风–浪”一体化卫星直接观测。OSCOM将突破海洋亚中尺度非平衡态动力学、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海气耦合的研究瓶颈,支撑实现海洋系统科学、气候变化等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未来,应用OSCOM海表流速观测的模式改进,将奠定海洋非平衡态过程数值模拟、同化和预报的动力学基础,实现海洋和海气耦合模式的重大改进。通过与多源数据融合,OSCOM海流观测的应用将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收支研究和国家重大任务提供支撑。OSCOM科学卫星的实施对于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和卫星对地观测重大应用的突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望带动我国应用卫星的发展从追赶、并行走向领跑。
杜岩董晓龙蒋兴伟蒋兴伟朱迪张玉红吴炜王祥鹏赵章喆徐星欧唐世林经志友唐世林经志友李毅能
关键词:科学卫星
基于高度计观测和模式数据诊断南大洋主要锋面与涡旋的特征
2022年
锋面和涡旋是南大洋重要的中尺度过程,南极绕极环流(Antarctic Circumpolar Current,ACC)系统中的锋面及其裹携的涡旋构成了能量和物质的东向传播通道,对全球大洋的能量和物质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海表高度计和B-SOSE(Biogeochemical Southern Ocean State Estimate,B-SOSE)数据,文中分别对南大洋3条主要锋面2013—2017年的分布特征以及近25 a(1993—2018年)涡旋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受背景流场的影响,三条主要锋面的纬度位置均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其中亚南极锋(Subantarctic Front,SAF)纬度摆动幅度最大,5年内最大摆幅为18°。就锋面强度而言,极锋(Polar Front,PF)强度最大,其能达到的平均深度显著大于其他锋面的影响深度。同时,还统计了1993—2018年间南大洋60717个涡旋,这些涡旋平均存活时间、平均传播距离和平均半径均明显小于全球涡旋平均值,其中被ACC裹携的36934个东移涡旋(占南大洋涡旋总数的61%)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尺度则更小。
周润洁王天宇杜岩
关键词:南大洋锋面涡旋统计特征
热带东太平洋淡水池的季节变化
2019年
文章利用观测和模式数据,并基于混合层盐度收支方法,研究了热带东太平洋淡水池的季节变化。研究发现:热带东太平洋淡水池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由海表强迫(蒸发与降水)、水平平流和次表层过程共同控制。淡水池的季节变化主要分为扩张与收缩两个阶段。4月至11月为扩张阶段,淡水池向西扩张,最大体积和面积比最小时扩大将近一倍,分别达到2.83×10^5km^3和8.94×10^6km^2。热带辐合带向北移动带来的强降水是淡水池扩张的主要原因,海表强迫决定了混合层盐度降低。12月至3月为淡水池收缩阶段,海表淡水通量的减弱、水平平流和次表层过程的增强导致混合层盐度升高,淡水池向东收缩。
池建伟曲堂栋张莹施平施平
ENSO及印度洋海盆模态关联的南海SST异常年代际变化及海洋平流输送的贡献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国际海-气综合数据集(The 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Ocean-Atmosphere Data Set, ICOADS)船舶观测资料及简单海洋同化分析数据(Simple Ocean Data Assimilation, SODA), 研究了厄尔尼诺(El Nin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和印度洋海盆模态(Indian Ocean Basin, IOB)对南海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影响的年代际变化, 并着重讨论了不同时期海洋平流输送对SST 异常的影响.结果表明, ENSO 事件对南海SST 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在1870-2007 年期间, 扣除资料较少的时期, 有4 个显著不同的时段, 分别是1892-1915 年、1930-1940 年、1960-1983年、1984-2007 年.在1950 年之前的两个时段, 南海在ENSO 期间出现一次显著的增暖, 而在1950 年之后的两个时段中, 南海出现了两次显著的增暖.除第一个时段外, 其余三个时段ENSO 发展期冬季大气潜热及短波辐射异常是导致南海增暖的主要原因, 海洋平流作用较弱; 而在最近的两个时段中, 海洋平流对ENSO 消亡年夏季南海增暖有重要影响.不同时段海洋平流对南海增暖贡献的差异说明ENSO 及IOB 对南海区域气候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杨亚力杜岩
关键词:厄尔尼诺-南方涛动年代际变化
热带太平洋年际与年代际海洋环流变异规律
王东晓周伟东王文质何有海谢强杜岩刘赟刘钦燕李海洋
该项目在太平洋热带海盆环流和副热带海盆环流的年代际和年际尺度变化、热带西太平洋温跃层动力学和温跃层环流诊断、赤道太平洋高分辨数值模拟和太平洋海盆与印度洋、南海内部联系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项目发表论文60篇(其中SCI/E...
关键词:
关键词:热带太平洋海洋环流
南海开放共享航次关键科学问题的思考——从多尺度海洋动力学角度出发被引量:4
2020年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通过一系列的海峡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联通,其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开始,我国对海洋调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以科学考察船为代表的海洋科学观测平台建设不断加强;进入新千年以来,国内海洋科考船依托的各主要研究所和院校本着开放的理念,先后组织多单位联合进行海上观测。尤其是最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实施了船时共享航次计划,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海洋界的交流和合作,南海区域海洋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从多尺度环流动力学的角度出发,本文简要回顾了南海海洋观测的发展历程,并初步总结了近些年来南海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体交换过程、南海中小尺度过程、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并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对未来南海的观测和科学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与展望。
杜岩陈举陈举王祥鹏经志友徐驰储小青陈更新徐杰徐驰唐世林储小青梁韵施平
关键词:海洋观测生态效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