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建海

作品数:75 被引量:35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0篇动脉
  • 19篇肺动脉
  • 18篇阻塞性
  • 18篇肺动脉高压
  • 15篇慢性
  • 13篇缺氧
  • 12篇哮喘
  • 12篇慢性阻塞性
  • 11篇睡眠
  • 9篇睡眠呼吸
  • 9篇缺氧性
  • 9篇综合征
  • 8篇睡眠呼吸暂停
  • 8篇睡眠呼吸暂停...
  • 8篇阻塞性肺病
  • 8篇细胞
  • 8篇慢性阻塞性肺...
  • 8篇呼吸暂停综合...
  • 7篇衰竭
  • 7篇疗效

机构

  • 69篇上海第二医科...
  • 6篇复旦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滨州医学院附...
  • 3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闸北区...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市普陀区...
  • 1篇华山医院

作者

  • 75篇林建海
  • 30篇杨玲
  • 17篇鲁慧敏
  • 11篇李笑宏
  • 11篇罗勇
  • 9篇徐卫国
  • 6篇王佳
  • 4篇韩锋锋
  • 4篇孙依萍
  • 4篇刘宝裕
  • 3篇唐跃年
  • 3篇徐向晖
  • 3篇杨镜明
  • 3篇黄绍光
  • 3篇蔡映云
  • 3篇郏琴
  • 3篇万欢英
  • 2篇王树云
  • 2篇陈小东
  • 2篇揭志军

传媒

  • 7篇上海医学
  • 6篇宁夏医学杂志
  • 5篇上海第二医科...
  • 5篇同济大学学报...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临床药学...
  • 2篇临床荟萃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临床儿科杂志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血液流变...
  • 2篇中国临床营养...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2篇2008
  • 12篇2005
  • 12篇2004
  • 13篇2003
  • 5篇2002
  • 10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5篇1998
  • 5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
1998年
为了研究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的变化,对4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除测定血气分析外,测定血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 T 淋巴细胞因子 (CD_3、CD_4、CD_8),并与10名正常人进行同样指标测定以作对照。经常规治疗后,再测定病人的血气分析与血中各项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显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中的 CD_3、CD_4、CD_4/CD_8比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CD_8、IL-4、IL-5、SIL-2R、TNF 比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常规治疗后,血中 PO_2明显提高,CD_3、CD_4、CD_4/CD_8比治疗前有所增高(P<0.05),CD_8、IL-5和 TNF 比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各项指标变化可能与肺心病患者缺氧有关。
林建海徐向晖吴(韦华)(韦华)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细胞免疫
重叠综合征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探讨重叠综合征(OS)患者夜间缺氧和睡眠结构的变化。方法 对19例OS、25例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及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分别进行全夜多导睡眠(PSG)检查。结果 OS组SaO_2L、深睡眠%(S3+4)显著低于COPD组(P<0.05),动脉血氧饱和度<90%累计时间%(SLT90%)、<80%累计时间%(SLT80%)、浅睡眠%(Sl+2)显著高于COPD组(P<0.05)。OS组SLT90%、Sl+2显著高于0SAS组(P<0.05),睡眠效率显著低于OSAS组(P<0.05)。结论 OS患者夜间缺氧较严重,睡眠结构改变明显。
王佳林建海鲁慧敏
关键词: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病夜间低氧血症睡眠结构
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2004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5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组,接受为期3d,1次,d的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一次治疗。按不同给药剂量,分组如下:(1)小剂量15mg/6h;(2)中剂量60mg/6h;(3)高剂量125mg/6h。其他治疗措施如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等均保持相同。测定第1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以定量描述对药物的反应。结果高剂量组同治疗前比较在第1天末即有显著改善,中剂量组在第2天出现改善。而低剂量组在3d内未有明显改善。高、中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相比改善有显著差异,同时未出现严重的激素副作用。结论高、中剂量的激素具有良好的疗效,研究表明短期内使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可显著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徐向晖林建海鲁惠敏
关键词:哮喘急性发作中剂量高剂量低剂量
肺心病患者高凝状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1991年
本文对58例肺心病患者测定血浆 TXB_21306±88.9pg/ml 和6—K—PGFI_α160.6±15.25pg/ml 明显高于20例正常人(分别为136±81.8pg/ml 和59.3±2.9pg/ml),(p<0.01).血浆 AT—Ⅲ C49.10±19.65、AT—Ⅲ Ag23.20±5.04mg/dl 和 PCG19.5±10.07mg/dl 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血浆 FIG 水平440±13.01无明显高于正常人425±3.401(P>0.05).结果表明肺心病的 TXB_2和6—K—PGFI_d 增高,抗凝血酶和纤溶酶原消耗增加,与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有关。
林建海杨镜明蒋均泉
关键词:肺心病
爱莎吸乐与喘乐宁气雾剂对哮喘疗效比较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2004年
目的:比较70例哮喘病人单次吸入爱莎吸乐气雾剂(A组)和喘乐宁气雾剂(B组)的疗效。方珐: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两组哮喘病人分别单次吸入爱莎吸乐或喘乐宁气雾剂后心率、呼吸频率、哮鸣音评分、用力肺活量(FVC)、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峰值呼气流速(PEFR)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速率(MMEF)动态变化情况,并计算吸药后各时间点上述指标与吸药前比较的变化率。结果:用药前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心率、呼吸频率、哮鸣音评分以及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PEFR和MMEF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吸药后各时间点FVC、FEV1、FEV1/FVC、PEFR和MMEF均较吸药前增高(P<0.05或P<0.01)。吸药后两组相应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和哮鸣音评分的变化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爱莎吸乐组吸药后多个时间点FVC、FEV1、FEV1/FVC、PEFR和MMEF增值率高于喘乐宁组。结论:与吸入喘乐宁气雾剂相比,哮喘病人吸入爱莎吸乐气雾剂后各项肺功能指标的改善较为明显。
蔡映云万欢英修清玉李强林建海沈策郭沪婴张爱莉邓伟
关键词:沙丁胺醇喘乐宁气雾剂哮喘多中心研究心率
老年重叠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杨玲鲁慧敏林建海
关键词:重叠综合征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律紊乱
虎杖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动物血流动力学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研究虎杖对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纤溶系统的作用。方法 观察静脉注射虎杖注射液前后缺氧动物的血流动力学及血中纤溶指标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用虎杖后肺动脉压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1) ;心搏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 (P <0 .0 5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所增加 (P <0 .0 1) ;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含量 (PAI)与用药前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有所下降 (P <0 .0 5 )。结论 虎杖可明显降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高压 ,增加心输出量 。
李笑宏林建海焦文健
关键词:心排出量纤维蛋白溶解缺氧性肺动脉高压虎杖
平喘中药对哮喘豚鼠气道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本实验用平喘中药复方经腹腔注射,观察其对哮喘豚鼠模型气道的影响,结果表明致敏豚鼠吸入过敏原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白蛋白、细胞总数及嗜酸粒细胞数比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在吸入过敏原前注入平喘中药,则气道内上述指标均有显著降低(P<0.01)。提示该复方能抑制嗜酸细胞在气道浸润,使气道内皮损伤及白蛋白渗出减少,并且在哮喘发作时对气道有保护作用。
刘宝裕吴国忠林建海
关键词: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哮喘
比较沙丁胺醇缓释胶囊与班布特罗片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英文)
2003年
目的 :比较沙丁胺醇缓释胶囊与班布特罗片剂治疗哮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哮喘患者 14 4例 ,随机分成沙丁胺醇治疗组 77例和班布特罗治疗组 6 7例 ,分别给予沙丁胺醇 8mg ,bid× 14d或班布特罗 2 0 0mg ,po ,qd× 14d。记录每天夜间睡眠障碍和昼夜喘鸣征状的评分、昼夜呼气峰流速 (PEFR)值和 β2 受体激动剂每天使用量。结果 :沙丁胺醇缓释胶囊治疗 2wk后 ,日夜间症状评分显著下降 ,按需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用量显著减少 ,日、夜间症状综合疗效的有效率分别为 5 7%和 6 0 % ,FEV1较治疗前显著上升 ,每日PEFR变异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其疗效与班布特罗相似。哮喘患者对两药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 :沙丁胺醇缓释胶囊适用于哮喘持续患者的控制治疗 ,其疗效及安全性与班布特罗相似。
程齐俭黄绍光许以平林建海何礼贤陈小东
关键词:哮喘疗效比较
氨力农对COPD患者血流动力学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研究氨力农对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时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作用。方法 测定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时静滴氨力农治疗前后的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和肺功能的作用。结果 用氨力农治疗后肺动脉压 (PAP)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 .0 1)。心脏射血分数 (EF)比治疗前有所增加 (P<0 .0 1)。而血气分析、血压、肺功能治疗前后无变化 (P<0 .0 5 )。结论 氨力农能降低 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 。
鲁慧敏林建海高玲玲
关键词:氨力农心脏射血分数COPD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