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婵娟
-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的交互影响
- 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认知损害和抑郁的交互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SIVD患者,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临床痴呆量表(CDR)用于痴呆筛查和程度评定;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
- 杨婷婷龙吟江婵娟孙中武
- 关键词: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抑郁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认知损害与其他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的关系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认知损害与其他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SIVD为研究对象,其中认知正常患者34例(SIVD-NCI)、伴有轻度认知损害患者47例(SIVD-MCI)、痴呆患者29例(SIVD-VaD)。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老年抑郁量表(CD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计时“起立一行走”测试等对患者认知功能、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进行评定。结果3组患者MoCA、CAMCOG-C、MMSE、CDT及AD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0.32、55.03,H=85.36、27.39、40.87,均P〈0.05)。步态障碍、排尿障碍、假性延髓麻痹、抑郁、跌倒在3组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69、21.41、25.51、6.91、21.87,均P〈0.05),其中步态障碍随着认知损害程度加重而进一步加重。SIVD-MCI组患者排尿障碍、假性延髓麻痹及跌倒等较SIVD-NCI组患病率显著增加(X2=15.57、16.31、8.92,均P〈0.017);抑郁在SIVD-NCI及SIVD-VaD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0,P〈0.017)。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中的情感失禁在3组患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IVD患者随着认知功能的下降伴随着不同的皮质下损害临床特点,步态障碍随着认知下降而逐渐加重;排尿障碍、假性延髓麻痹及跌倒等特征可侧面反映认知功能从正常发展至轻度损害;抑郁症状可作为SIVD认知损害达到痴呆的标志之一。
- 江婵娟王莉杨婷婷廖莉孙中武
- 关键词:脑缺血
- 代谢综合征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损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因子对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影像学损害的影响. 方法 选取120例SIVD患者(SIVD组),年龄其中包括非代谢综合征患者25例,代谢综合征倾向患者2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70例.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采用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专家组Ⅲ(NCEP-ATPⅢ)标准.SIVD影像学损害采用改良Scheltens量表对头颅MRI进行评价,分为脑室旁、脑白质、基底节三个脑区评定并计算总分. 结果 代谢综合征倾向组脑室旁、脑白质、基底节评分、Scheltens总分[(3.75±1.60)分、(10.67±5.26)分、(3.21±2.62)分、(17.62±8.32)分]和代谢综合征组[(4.21±1.09)分、(13.79±5.25)分、(6.90±4.25)分、(24.90±9.25)分]均显著高于非代谢综合征组[(2.76±1.62)分、(6.36±3.93)分、(1.52±1.50)分、(10.58±5.89)分,均P<0.05].腰围与脑白质得分及Schelten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185,P=0.046; r=0.488,P<0.001);三酰甘油(TG)与脑白质、基底节得分有显著正相关(r=0.188,P=0.042; r=0.311,P=0.001);空腹血糖与脑白质、基底节得分以及Schelten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35,P=0.011; r=0.229,P=0.013; r=0.206,P=0.027);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HDLC)与脑白质、基底节以及Schehen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8,P=0.010; r=-0.189,P=0.042;r=-0.335,P<0.001).进一步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空腹血糖、HDLC与脑白质评分显著相关(P均<0.05);TG与基底节评分显著相关(P<0.05);腰围、空腹血糖、HDL-C与Scheltens总分显著相关(P均<0.05). 结论 代谢综合征及其各因子与SIVD影像学损害相关,其中腹型肥胖、TG、空腹血糖、HDL-C是SIVD的重要危险因素.
- 刘寒王龙周霞江婵娟孙中武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的皮质下损害特征被引量:2
- 2012年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是一组由脑部小血管疾病导致的以皮质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为主要病理损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可以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还可以伴发皮质下损害症候,如情感障碍、步态障碍、排尿功能障碍、假性延髓麻痹,以及执行功能异常等。有研究表明,上述皮质下损害特征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早期标志,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该文将对SIVD导致的皮质下损害特征,及其与日常生活能力受损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 江婵娟孙中武
- 关键词:脑梗死
- 脑白质疏松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IA)对帕金森病(PD)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确诊的PD患者63例,所有病例来自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根据认知评分将其分为PD无认知损害组(PD-IC,n=23)、PD伴轻度认知损害组(PD-MCI,n=23)和PD痴呆组(PDD,n=17)。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临床痴呆量表(CDR)、语言流畅性测验、画钟实验(CDT)、老年抑郁量表(GDS)等对认知功能和抑郁症状进行评定;运用PD统一评分量表-运动(UPDRS-motor)和Hoehn-Yahr分期(HY)对PD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所有患者均行头颅MRI(3.0T)检查,运用Scheltens视觉评定量表评定LA的程度。结果PD-IC组[(2.43±2.79)分]和PD-MCI组[(4.48±4.33)分]的脑深部白质高信号(DHs)评分均显著低于PDD组[(7.88±6.69)分,P值分别为0.004和0.040],尤其体现在额叶[(1.09±1.31)分、(1.83±1.90)分、(3.24±2.64)分,均P〈0.05]和顶叶[(0.09±0.29)分、(0.65±1.03)分、(1.53±2.32)分,均P〈0.05],三组之间的脑室旁白质高信号(PVHs)[(1.57±1.75)分、(2.52±2.37)分、(3.24±2.64)分,均P〉0.05]、基底节[(0.09±0.42)分、(0.30±0.77)分、(0.53±1.33)分,均P〉0.05]和幕下白质高信号[(-)分、(0.13±0.63)分、(0.18±0.73)分,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Hs与年龄(P=0.003)、MMSE(P=0.009)、语言流畅性评分(P=0.009)、CAMCOG-C中的定向力(P=0.047)及执行功能(P=0.027)具有显著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PD患者MMSE与文化程度(P〈0.001,B=0.600),脑深部白质(P=0.001,B=-0.678)及HY分期(P=0.035,B=-0.480)具有相关性,与脑深部白质关系最为密切�
- 王莉朱小群江婵娟陈先文孙中武
- 关键词:帕金森病脑白质疏松症痴呆
- 脑白质疏松患者的皮质下特征及其对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患者的皮质下特征及其对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画钟试验(CDT)、老年抑郁量表(G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等对认知功能、抑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皮质下特征等进行评定。结果 LA患者伴随皮质下特征以排尿障碍最为常见(66%),其次为假性球麻痹(55%)、抑郁症状(47%)。LA患者伴皮质下特征组与相应的无皮质下特征组比较,均伴随着CAMCOG-C评分下降和ADL评分升高(P<0.05),提示LA伴随皮质下特征与LA认知损害及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关。结论 LA患者的皮质下特征较为常见,可严重影响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朱小群江婵娟
-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日常生活能力
- 代谢综合征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ets)对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26例SIVD患者,其中Mets患者104例,代谢综合征倾向(R-Mets)68例,非代谢综合征(No-Mets)54例。Mets的诊断标准采用NCEP-ATPⅢ标准;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对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定;采用Blennow量表,按照脑损害程度分为4个亚型(Ⅰ~Ⅳ型,0~3分)。结果 Mets组和R-Mets组MMSE、CAMCOG-C均显著低于No-Mets组(均P〈0.05);Mets组CAMCOG-C显著低于R-Mets(P〈0.05)。腰围、空腹血糖(IG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与SIVD患者总体认知得分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HDL-C与MMSE、CAMCOG-C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No-Mets组中Ⅰ、Ⅱ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51.6%、27.8%,R-Mets组和Mets合并组中Ⅲ、Ⅳ型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36%、30.8%,No-Mets组与R-Mets组和Mets合并组Ⅰ、Ⅱ、Ⅲ、Ⅳ各亚型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ets及其各因子加重SIVD认知损害,其中腹型肥胖、IGT、SBP、DBP、TG、HDL-C是其重要危险因素;随着RMets、Mets发生率增高,SIVD脑损害愈加明显。
- 刘寒王龙周霞江婵娟孙中武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脑白质病变腔隙性脑梗死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的交互影响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认知损害程度和抑郁的交互影响。方法采用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150例SIVD患者认知损害和抑郁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诊断标准,将受试者分为SIVD无认知损害组(SIVD.NCI)、SIVD轻度认知损害组(SIVD—MCI)和SIVD痴呆组(SIVD.D);根据临床症状和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将全部受试者分为无抑郁组(GDS≤10分)和抑郁组(GDS〉10分)。使用协方差分析(ANCOVA)研究SIVD认知损害和抑郁的交互作用。结果认知损害程度的主效应在所有剑桥老年认知量表(CAMCOG—C)子项中均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的主效应在大部分CAMCOG—C子项中也有统计学意义,而二者的交互作用仅在执行(F=6.835,P=0.001)、注意(F=3.126,P=0.047)、语言总分(F=3.352,P=0.038)和语言理解(F=5.324,P=0.006)中具有统计学意义。SIVD—NCI组与SIVD—MCI组之间,执行(F=14.255,P=0.000)、语言理解(F=3.971,P=0.049)呈现明显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SIVD-MCI组与SIVD—D组之间,注意(F=4.918,P=0.030)呈现明显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症状的交互作用。结论SIV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和抑郁症状;伴有抑郁的SIVD患者存在更为明显的认知功能损害;认知损害和抑郁存在交互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的认知损害阶段发生于不同的认知区域。
- 杨婷婷龙吟江婵娟孙中武
- 关键词:痴呆抑郁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患者的皮质下损害特征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是一组由脑部小血管疾病导致的以皮质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白质病变为主要病理损害的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可以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还可以伴发皮质下损害,有研究表明,上述皮质下损害特征可能是血管...
- 江婵娟孙中武
- 关键词: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病理机制血管性痴呆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