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手术
  • 6篇术后
  • 5篇镇痛
  • 5篇颅脑
  • 5篇颅脑手术
  • 5篇脑手术
  • 4篇自控镇痛
  • 4篇氯诺昔康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自控
  • 3篇静脉自控镇痛
  • 2篇手术后镇痛
  • 2篇术后镇痛
  • 2篇腔镜手术
  • 2篇曲马多
  • 2篇细胞
  • 2篇麻醉
  • 2篇患者静脉自控...
  • 2篇妇科
  • 2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0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王卓丹
  • 6篇黄焕森
  • 6篇高崇荣
  • 4篇卢振和
  • 2篇陈金生
  • 2篇许阳英
  • 1篇刘炳烦
  • 1篇肖圣华
  • 1篇陈培恒
  • 1篇何雁冰
  • 1篇谢广沂
  • 1篇常业恬
  • 1篇吴伟玲
  • 1篇郑志远
  • 1篇李汉文
  • 1篇赖永东
  • 1篇赵雾红
  • 1篇何荣芝
  • 1篇张丽雯
  • 1篇钱耀亮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5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颅脑手术麻醉中脑功能的监测与保护
卢振和赖永东何雁冰黄焕森陈培恒赵雾红何荣芝钱耀亮陈金生高崇荣郑志远王卓丹张丽雯肖圣华
该课题围绕颅脑手术麻醉中脑细胞功能监测和保护进行研究。国内首家创建颅脑手术麻醉的中心工作是调控颅内压和保证脑灌注压的理论;在国内最早建立“调控颅内压和保证脑灌注压”是颅脑手术麻醉保护病人脑细胞功能的中心工作的理论体系;创...
关键词:
关键词:颅脑手术麻醉脑保护
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手术后PCIA的研究及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
目的:颅脑手术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会导致血压增高,增加颅内压和脑氧耗,破坏脑的自动调节功能,因此术后镇痛是必要的.PCA(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镇痛方法.氯诺...
王卓丹
关键词:氯诺昔康颅脑手术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文献传递
阿扎司琼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观察使用新型的高选择性的 5 HT3 受体拮抗剂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病人 75例 ,均接受气管内插管全麻。随机分为三组 :A组 (对照组 ,n =2 5 ) :诱导前 2~ 5min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10ml;B组 (氟哌利多组 ,n =2 5 ) :诱导前 2~ 5min给予静脉注射氟哌利多 2 5mg ;C组 (阿扎司琼组 ,n =2 5 ) :诱导前 2~ 5min给予静脉注射阿扎司琼 10mg ,观察手术后 2 4h的恶心呕吐发生的情况。结果 :术后 2 4h阿扎司琼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其余两组。结论 :在全身麻醉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中 ,麻醉前使用阿扎司琼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是有效和安全的。
王卓丹常业恬高崇荣卢振和
关键词:妇科腹腔镜手术恶心呕吐阿扎司琼
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手术后镇痛及对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观察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Ⅱ级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20例。A组用生理盐水作对照组;B组用氯诺昔康PCA;C组用曲马多PCA。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连接PCA泵。术后接泵即刻、术后4、12、24、48h分别记录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VAS评分。于诱导前、术后3h、术后24h分别抽取静脉血测定各组患者血清IL-6的含量。结果B组和C组VAS评分均比A组低(P<0.05),两组镇痛效果相近(P>0.05)。三组患者术后血浆IL-6的值均较麻醉前升高(P<0.05),术后3h升高的幅度无明显差异;术后24hC组和B组则有所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术后患者PCA是安全、有效的,能降低术后24h血浆IL-6的水平。
王卓丹谢广沂高崇荣
关键词:氯诺昔康曲马多颅脑手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白细胞介素-6
序贯试验法测定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EC_(50)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通过序贯试验法测定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EC50 )。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 ,择期在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颈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患者 1 4例。罗比卡因浓度开始设定为 0 30 % ,其后浓度根据前一病人麻醉效果而序贯地按等比级数 1 2递增或递减。结果 计算得出EC50为 0 2 0 3%和 95 %可信区间 (95 %CI)为 0 1 78%~ 0 2 4 0 %。结论 序贯试验法简便、高效 ,适用于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半数有效浓度测定。术前、术中辅助用药可能对其EC50 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陈金生王卓丹卢振和
关键词:序贯试验法罗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EC50
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对妇科术后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的影响
2006年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静脉预先镇痛对妇科手术病人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影响。方法开腹全子宫切除患者52例,ASAⅠ~Ⅱ级,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6例。实验组在开腹前和关腹前分别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两组PCEA均为0.01%吗啡与0.125%布比卡因混合液配方。用法:负荷量5ml,背景量1.5ml/h,PCA量3ml,锁定时间20min。观察指标:镇痛效果使用VAS评分法,记录术后1、2、4、8、12、24、36、48h病人疼痛评分,术后第1、2天的PCA按压次数(PCAC)。副反应:病人镇静、头晕、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12h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4、36、48h两组差别不明显(P>0.05)。术后第1天实验组PCAC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副作用:实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15.3%)低于对照组(38.4%)。结论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对妇科手术病人术后吗啡自控镇痛有明显增效作用,减少了PCEA过程的吗啡用药量,以及胃肠道副作用的发生率。
黄焕森王卓丹吴伟玲高崇荣
关键词:氯诺昔康预先镇痛吗啡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行宫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组(S组)和芬太尼异丙酚静脉麻醉组(F组),每组4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出现体动甚至躁动的情况、苏醒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可致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下降(P<0.05),S组的影响较F组小(P<0.05);S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较低(P<0.05),苏醒较快(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相同。结论:舒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用于宫腔镜手术,对生命体征影响较小,镇痛效果好,清醒较快。
王卓丹黄焕森许阳英
关键词:舒芬太尼异丙酚麻醉宫腔镜手术
乌拉地尔预防颅脑手术麻醉拔管期高血压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用于预防颅脑手术麻醉拔管期高血压应激反应的效应。方法  40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各 2 0例。在麻醉清醒期分别静注乌拉地尔 0 4mg/kg或生理盐水 0 0 8ml/kg。记录注药前、注药后 1min、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 1,5min以及回监护室 (NICU)后的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注药后各时期的血压维持均较平稳 ,与注药前比较变化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的血压即明显升高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颅脑手术麻醉拔管期应用乌拉地尔能较好预防高血压应激反应 ,又不致术后脑组织低灌注。
黄焕森高崇荣王卓丹卢振和
关键词:乌拉地尔颅脑手术高血压
氯诺昔康和曲马多在颅脑手术后镇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和曲马多用于颅脑手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60例ASAⅠ级~Ⅱ级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L组用氯诺昔康PCIA;Q组用曲马多PCIA。术后患者完全清醒后静脉连接PCA泵。术后接泵即刻、术后4h、12h、24h、48h分别观察VAS评分;Ramesay镇静评分、Glasgow昏迷评分;恶心、呕吐、眩晕、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氯诺昔康组和曲马多组镇痛效果相近;氯诺昔康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少。结论:氯诺昔康用于颅脑术后患者PCIA是安全、有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
王卓丹高崇荣黄焕森
关键词:氯诺昔康曲马多颅脑手术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多排螺旋CT成像评价双相气道正压无创机械通气下上呼吸道状态
2008年
目的应用16排螺旋CT评价不同通气状态下上呼吸道状态。方法选择拟实施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10例,分别对患者清醒自主呼吸、麻醉诱导后自主呼吸停止、BiPAP无创通气时头颈部正位和侧位等4种状态作螺旋CT扫描,监测扫描过程的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自主呼吸频率,测量上呼吸道各软组织区的最窄气道横截面径线长度及横截面积。结果螺旋CT扫描能在解剖学上充分反映各种状态下上气道软组织区的径线及横截面积,头部正位BiPAP通气时各截面径线和面积与清醒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头部侧位BiPAP通气时各径线和截面积与清醒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16排螺旋CT扫描能客观评价麻醉后各种通气状况下气道状态,证实头部侧位BiPAP无创通气能克服上呼吸道阻力,实施有效的机械通气。
李汉文叶素贞王卓丹叶显智刘炳烦
关键词:双相气道正压通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