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
- 作品数:8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祁连山中部素珠链峰地区冰川斑块动态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冰川斑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仅表现在冰川长度和面积的变化,而且其格局在斑块数量、形状、平均欧几里德距离、连通度和最大斑块指数等指标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运用RS和GIS技术对祁连山东段典型地区2001—2009年间冰川斑块动态的分析表明:研究区冰川斑块面积减少了15.39%,面积<1 hm2的小斑块数量消失了50%以上,斑块形状指数在总体和分级层次上都呈减少的趋势,最大斑块的优势降低。由于小斑块消融和大斑块收缩,使斑块间平均欧几里德距离增加了16.56 m。斑块连通度具有尺度依赖性,当在阈限值<7 000 m时,2009年的冰川斑块连通度大于2001年;当阈限值>7 000 m时,趋势相反。7 000~8 000 m之间是尺度特征的转折点。从斑块动态变化来看,冰川斑块动态以消融斑块为主,消融面积为744.30 hm2,占起始面积的16.53%;新生斑块也同时发生,仅增加起始面积的1.15%。但是,消融和新生斑块发生的数量较多,分别为762和367个,冰川单个斑块面积大小与消融面积呈正相关。
- 常学礼王玮韩艳孙小艳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盖度区面积对降水的响应被引量:4
- 2015年
- 降水波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在半干旱荒漠草原区植被变化中起着主要的驱动作用。在考虑到年降水量与生长期降水量的前提下,本文通过地面植被盖度反射光谱模型构建和基于3S技术的区域植被盖度分布格局反演,分析了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盖度分布面积对降水的响应。结果表明:在荒漠草原区,不同植被盖度的区域面积和年降水量、生长期降水量呈波动变化。年降水量和生长期降水量与不同植被盖度区域面积可以拟合成线性、幂函数、指数和对数函数曲线关系。植被盖度小于10%的区域面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下降,植被盖度大于10%区域面积随着降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盖度10%是低盖度与高盖度间相互转化阈值。当植被盖度为<2%、2%~6%、10%~15%、15%~20%、20%~25%时,拟合的曲线关系能较好地表达不同植被盖度区域面积随降水量变化的趋势(p<0.01)。荒漠草原不同植被盖度区域面积的波动变化主要与多根葱、阿尔泰狗娃花、松叶猪尾菜和小画眉草等草本植物生长响应降水变化密切相关。
- 刘良旭常学礼王玮岳喜元高羽翼
- 关键词:植被盖度荒漠草原
- 1961—2010年中国东北半干旱区东界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气候带边界的变化是大尺度地理特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式之一,半干旱区的边界变化对其响应尤为敏感。我们整合了中国东北地区50年(1961—2010年)的气象数据,以降水量和温度所计算的干燥度指数作为干湿气候带划分的指标,在ArcGIS中采用Kriging空间插值法,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近50年来中国东北半干旱区东界的波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东北半干旱区界限变化呈整体向东、向南扩展的趋势,其变化受时间累积效应的影响,在50年(1961—2010年)尺度上范围最大,面积为285 648.4km2。数据分析表明,降水量减少是导致半干旱区边界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的影响次之。
- 王玮常学礼刘良旭岳喜元
- 关键词:气候变化
- 基于GIS技术的张掖绿洲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被引量:2
- 2012年
- 以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域,在Costanza等对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价值核算的基础上,结合谢高地等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张掖绿洲1985~2006年在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驱动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呈增加趋势,21年间增加了2.96亿元,主要是由耕地面积增加和区域价值修正造成的;生态系统单项服务功能价值中废物处理的生态服务价值最高,且在研究期间内增量最大,为0.53亿元.
- 韩艳纪新星常学礼王玮
-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经济评估
- 降水波动对荒漠草原生产力的影响被引量:25
- 2014年
- 在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区,降水量波动对植被生产力有显著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降水量年际间波动,二是年内降水分布格局。对阴山北麓内蒙古乌拉特后旗荒漠草原多年气象资料和植被生产力的分析发现:从1971—2011年降水量的年际波动特点来看,荒漠草原区最高降水年的降水量是最小降水年的3.76倍。从气象、实际和矢量年降水量3种统计表达方式与生产力的关系来看,反映年际降水波动和年内分布特点的矢量降水与植被生产力的关系最密切(R=0.9200,R0.001=0.8010),回归方程F检验达到极显著。由于研究区植被组成以小半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且年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5—8月,生长期内月降水量的累积效应明显,其中6—8月累计降水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最显著。
- 赵学勇刘良旭王玮常学礼曲浩毛伟贾昆峰
- 关键词:遥感荒漠草原
- 科尔沁沙地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9
- 2013年
- 湖泊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的地理单元之一,不同地区湖泊消涨与气候变化关系的分析是理解陆地水文过程对未来气候变化响应的关键之一。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言,湖泊消涨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干旱区生态保护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征。气候变化对湖泊的影响在不同的区域已有较多的研究,但是针对湖泊群且基于湖泊大小分级和不同降水强度的对应研究还很鲜见。有鉴于此,作者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采用湖泊大小和降水强度分级的方法,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湖泊群消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在1971—2010年间,年均气温波动升高和降水量波动减少是该区域的主要气候变化特点。从5a移动平均分析来看,1990年是气温变化的转折点,1991—2010年的平均气温(7.36±0.55)℃,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增温0.52℃。在1975—2009年间,科尔沁沙地湖泊面积和数量的变化趋势呈抛物线型减少,在1995年湖泊面积与数量最高。进入21世纪,湖泊面积萎缩、数量减少呈明显的加快趋势。到2009年,面积>0.05km2湖泊数量仅为81个,不足高峰期(1995年)的11%;湖泊总面积为4375.0hm2,不到1995年的26%。湖泊消涨主要受到年降水量波动影响,与年内降水分布格局无关,气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 常学礼赵学勇王玮刘良旭
-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
-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北方半干旱区气候带边界变化趋势分析
-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地区随之而来的气温变化和降水量波动也尤为明显,因此基于较长时间尺度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带来的气候带界线波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选取中国北方14省为...
- 王玮
- 关键词:干燥度气候带全球气候变化
- 文献传递
- 高寒草原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高寒草原湿地是干旱区绿洲水资源最重要的源地,其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在区域环境变化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处新疆天山中部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欧亚大陆干旱区具有代表性的高寒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本文应用"3S"技术和地面光谱-生物量建模方法对2002—2010年的MODIS NDVI数据进行了分析,从生产力角度对该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草原湿地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主要承载了气候变化波动的影响。在生态系统健康从平均状态到最佳状态的变化中,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总体为较好水平,健康和较好水平的区域占总面积的91%以上,且不同分区之间变化差别不显著。在平均状态向较差状态的变化中,保护区生态系统健康总体为较差,健康以上水平区域所占比例不足40%。不同的分区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核心区(湿地)的健康水平变化小于试验区和缓冲区(高寒草原)。高寒草原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湿地)在区域畜牧业生产活动和生物多样性维持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生产力在最差年份仍有48%的区域能够维持平均水平以上,其中生态系统健康较好区域的面积仍达到18%以上。
- 王玮常学礼吕世海赛.巴雅尔图吾甫尔.托呼提吾其尔
- 关键词:生态系统健康生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