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分析仪
  • 3篇蛋白
  • 3篇血细胞
  • 2篇形态学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细胞形态
  • 2篇血细胞形态学
  • 2篇尿沉渣
  • 2篇尿分析
  • 2篇贫血
  • 2篇珠蛋白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细胞
  • 2篇外周血细胞形...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形态
  • 2篇细胞形态学
  • 2篇红蛋白
  • 2篇干化学

机构

  • 1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作者

  • 14篇郑洪
  • 4篇黄美群
  • 4篇梁雪冰
  • 3篇李广华
  • 3篇郑卫东
  • 3篇林婷
  • 3篇龚彩平
  • 2篇陈汉红
  • 2篇叶联珍
  • 2篇陈冬
  • 2篇葛艳芬
  • 1篇宁秋
  • 1篇李萍
  • 1篇李运雄
  • 1篇黄锦维
  • 1篇刘志芳
  • 1篇王发雄
  • 1篇罗燕飞
  • 1篇范小斌
  • 1篇周德轩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6届中国医...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4
  • 1篇1998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技能培养问题的探讨
黄美群郑卫东郑洪陈汉红梁雪冰
不同检测系统凝血四项结果的可比性验证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对同一实验室3台Stago凝血分析仪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等4项凝血指标的结果进行可比性验证,并评价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C54-A指南文件的实用性。方法参照C54-A文件,选择患者新鲜血浆作为比对样本,确定样本浓度(样本1和样本2)及重复检测次数,以室间质评允许总误差(TEa)的1/2作为PT、APTT和Fib比对结果的可接受标准(分别为7.5%、7.5%和10.0%),以实验室内部不精密度数据作为TT比对结果的可接受标准(4.6%),对3台凝血分析仪实施比对,计算比对偏差并分析结果可比性。结果样本1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比对偏差分别为2.3%、6.8%、2.8%和1.8%,样本2的PT、APTT和Fib比对偏差分别为3.3%、4.0%和5.3%,均小于各自的可接受标准。结论 3台凝血分析仪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均通过验证。CLSI C54-A文件提供的比对方案简便直观易实施,结论较为可靠,可作为实验室内多个检测系统可比性验证的指南文件。
吴际郑卫东李广华郑洪
关键词:凝血分析仪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
尿电导率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尿电导率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0年3月12日至28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90例)和肾脏疾病患者(研究组,90例)的尿液标本,使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电导率,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和研究组尿电导率分别为(21.6±4.3)ms/cm和(10.6±4.8)ms/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P<0.01)。结论:尿电导率可以作为肾功能损害患者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的一个评价指标。
郑洪林婷
关键词:肾脏疾病尿电导率
XE-5000和LH-750血细胞分析仪的方法比对与偏倚评估
目的 通过对比不同仪器测定同一标本,对两台仪器进行方法对比和偏倚评估。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以Coulter LH-750作为参考比对仪器,采用新鲜抗凝全血同时在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上检测...
郑洪周德轩
UF-100和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的复查条件探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本文所提UF-100和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检测的复查条件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收集新鲜尿液1000例,分别进行干化学反应、UF-100尿沉渣分析仪定量分析以及尿沉渣镜检。并根据检测结果对本文中所提的复查条件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经配对资料的χ2检验(0.75>P>0.05),说明本文复查条件与相应镜检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镜检复查率为38.2%。结论:本文所提出复查条件适合临床应用,减少病理标本漏检以及不必要的镜检复查。
罗燕飞李广华龚彩平范小斌谢红东郑洪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技能培养问题的探讨
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和提高检验专业新员工的各种具体检验技能,了解并能够较熟练地运用各种新检验仪器进行技术检验,同时能够根据检验结果进行必要的专业分析与鉴别。方法本文首先简单回顾目前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新员工在
黄美群郑卫东郑洪陈汉红梁雪冰
文献传递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探讨人体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 ,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及有关疾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 :对 2 0 0 3年在我院住院的 176名病人进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 (FPG)、餐后 2小时血糖 (2hPG)、血脂(TC、TG)检测。根据测定结果把他们分两组 ,A组 78人 (同时具备HbA1c <6 .1%、FPG <6 .1mmol/L、2hPG <7.8mmol/L) ,B组98人 (HbA1c、FPG、2hPG任一项大于或等于以上值 ) ,分别对A、B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与其他四项指标作直线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 :相关性检验分析显示B组 (异常组 )HbA1c与FPG、2hPG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bA1c与FPG :r =0 .74 0 ,HbA1c与2hPG :r=0 .75 8,皆为P <0 .0 0 1) ,而与TC、TG也存在平行升高趋势 (HbA1c与TC :r=0 .199,HbA1c与TG :r=0 35 0 ,均为P<0 .0 5 ) ;在A组 (正常组 )中HbA1c与 2hPG存在平行升高趋势 (r=0 .2 5 4 ,P <0 .0 5 ) ,而与FPG、TC、TG不表现出相关关系。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中HbA1c与FPG、2hPG、TC、TG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检测患者的HbA1c、FPG、2hPG、血脂 。
郑洪宁秋
关键词: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
女性杂合子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检测-酶紫外比值法的改良设计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两种改良方法与现有的WHO公认的红细胞G6PD/6PGD酶紫外比值法(UVST法)对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方法:抽取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PE/DHPLC)确诊的女性杂合子全血标本200份分别用WHO公认的UVST法(常规方法 A)及两种改良法(改良方法 B和C)检测,分析两种改良方法与常规方法对G6PD缺乏症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对G6PD缺乏症杂合子的检出率。结果:改良方法 B、C的G6PD/6PGD比值与常规方法 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DHPLC检测(尤其是家系调查)结果表明对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改良方法 C为98%,优于改良方法 B的检出率(92%),明显高于常规方法 A的检出率(79.5%)。结论:在WHO的UVST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的方法 C可提高G6PD缺乏症女性杂合子的检出率。
葛艳芬王景健黄锦维林婷王发雄郑洪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MCV、MCH、RDW与中间型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相关性
陈冬练芝蘅龚彩平郑洪黄美群
献血员体液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的检测
1998年
郑有为梁敏文郑洪
关键词:体液免疫营养状态献血员输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