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菊平

作品数:45 被引量:135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联合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7篇电子电信
  • 6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7篇激光测距
  • 34篇激光
  • 21篇卫星激光测距
  • 20篇天文
  • 20篇天文台
  • 19篇上海天文台
  • 8篇人卫激光测距
  • 5篇激光器
  • 5篇测距
  • 5篇测距系统
  • 4篇激光测距系统
  • 3篇电路
  • 3篇望远镜
  • 3篇卫星
  • 3篇航天
  • 2篇天宫
  • 2篇天宫一号
  • 2篇氢钟
  • 2篇重复率
  • 2篇重复频率

机构

  • 45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华北光电技术...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45篇陈菊平
  • 35篇张忠萍
  • 26篇杨福民
  • 21篇吴志波
  • 21篇陈婉珍
  • 18篇张海峰
  • 14篇李朴
  • 10篇孟文东
  • 8篇谭德同
  • 8篇徐永平
  • 6篇张忠平
  • 5篇李鑫
  • 4篇黄力
  • 3篇王元明
  • 2篇秦思
  • 2篇龚向东
  • 2篇耿林
  • 2篇姜岩
  • 2篇邓华荣
  • 1篇蔡见祥

传媒

  • 26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A...
  • 1篇宇航计测技术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天文学报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飞行器测控学...
  • 1篇时间频率学报
  • 1篇2003年全...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 3篇1996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型锁模Nd:YAG激光振荡器卫星测距实验被引量:1
1996年
介绍了一种仅用镇模Nd:YAG振荡器进行的卫星激光测距实验。此类振荡器的倍频输出可达5~10mJ(532um),脉宽50~100ps。整个振荡器仅未用一支氙灯和一支Nd:YAG棒,体积紧凑、小巧,重量仅32kg。接收望远镜口径为60cm,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接收器。本系统对8000km远的Lageos-1,Lageos-2两颗卫星进行了成功的测距。
陈婉珍杨福民谭德同肖炽焜陈菊平黄力朱小磊孙占鳌吴兆庆
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锁模激光器激光振荡器倍频脉宽
激光时间传递技术的进展被引量:6
2004年
激光时间传递是通过激光脉冲在空间的传播来实现地面与卫星时钟或地球上远距离两地时钟的同步。本文介绍了激光时间传递的国内外进展情况 ,重点介绍我们建立的一套地面激光时间比对系统。比对结果表明 ,激光时间传递获得很高的精度和稳定度。
杨福民李鑫张忠萍陈婉珍陈菊平
关键词:氢钟计时器航天飞机
上海天文台激光测距站的时频系统
1996年
本文叙述了上海天文台人卫激光测距站的时频系统。随着测距精度的提高,时频系统也要不断地加以改进,包括频率标准和时间同步技术。
张忠平蔡见祥陈菊平
关键词:人卫激光测距时间同步
高重复频率卫星激光测距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9年
介绍了上海天文台开展高重复频率激光测距实验和卫星实测情况。通过研制事件模式距离门控电路,开发高实时性测距控制软件,引进高精度事件计时器,利用重复频率为1kHz、能量2mJ的半导体泵浦激光器,以60cm激光测距仪为平台,成功实现了对(800~7000)km卫星的高重复频率激光测距,所获得的回波数据是常规低重复频率测距的2~3个数量级。
张忠萍吴志波张海峰陈菊平杨福民耿林刘波
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高重复频率实时控制软件
1998年上海天文台人卫激光测距观测报告
2000年
概要介绍了 1998年度上海天文台人卫激光测距观测和系统改进情况。
杨福民陈婉珍陈菊平夏小海徐永平张忠萍肖炽釰谭德同
关键词:人卫激光测距
空间非合作目标高精度激光测距
杨福民张忠萍陈菊平张海峰吴志波李朴孟文东
空间非合作目标是指不带激光反射器的卫星或空间中遗留的航天器残骸(或称空间碎片)。随着航天活动的增加,地球附件空间碎片数量也在日俱增多,对已在轨或今后将发射的航天器及航天任务产生的影响日益严重。在空间碎片各种探测技术中,激...
关键词:
关键词:激光测距系统航天器
一种高实时性的距离门控实现方法被引量:1
2010年
给出了一种高实时性的距离门控实现方法,该方法基于高性价比的Spartan-3 XC3S200FPGA芯片实现。相比传统的距离门控设计将距离门控计算放在计算机内进行,该方法把运算任务从计算机中抽调出来放在FPGA内部进行,最大程度地保证距离门控系统运行的高精度、高工作频率及高实时性。针对此方法的基本原理、运行流程及一些关键部分的实现作出了详细论述,如串口部分及其传输协议,乘法模块的实现以及大气后向散射的避免方法等。
范海波吴志波张海峰张忠萍陈菊平
1996年上海天文台人卫激光测距观测报告
1998年
介绍了1996年度上海天文台人卫激光测距的观测和仪器系统的情况.以及白天激光测距的新进展。
杨福民陈婉珍张忠平陈菊平肖炽焜龚向东黄力徐永平
关键词:人卫激光测距上海天文台激光器
2010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介绍了2010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的常规观测和白天千赫兹激光测距情况。在国际上首次对同步轨道卫星开展了千赫兹激光测距,作用距离达38800多千米,测距系统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利用2套独立的激光测距系统,开展了激光收发分离测距实验,为行星际异步应答式激光测距模拟试验提供了实测数据。最后概述了空间碎片目标激光测距进展情况。
张忠萍陈菊平吴志波张海峰李朴
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
2013年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观测报告
2014年
介绍了2013年度上海天文台卫星激光测距系统常规观测、系统改造及科研实验情况。应用多种高效率滤波技术、精确指向模型等手段,在国内同类型测距系统中首次实现了同步轨道卫星白天千赫兹重复率激光测距,测量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用高稳定光子探测器及其温度控制等方法,提升了系统时延标定稳定性,测距资料质量得到改善。对使用多年的主副镜重新镀膜,提升了532 nm波长激光反射效率,同时兼顾了1064 nm工作波长,为开展1064 nm波长激光测距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基于已有基础,国内首次开展了高重复率空间碎片激光测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测量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与1.56米天文望远镜建立了网络通信链路,实现了1.56米/60厘米双望远镜激光测距控制与数据传输,开展了多接收望远镜在提升空间目标激光测距能力方面的实验验证,促进了中国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发展与应用。
吴志波张海峰李朴陈菊平张忠萍
关键词:卫星激光测距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