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士新
- 作品数:74 被引量:213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药制剂丹参多酚酸盐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保护作用,分析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术的患者,随机分入丹参多酚组和单纯水化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以及血肌酸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和胱抑素C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发生CIN[以Scr水平绝对升高≥0.5 mg/dl(44.2μmol/L)为诊断标准]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314例患者,最终306例(丹参多酚组152例,单纯水化组154例)纳入统计。丹参多酚组与单纯水化组相比,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率(13.2%比26.6%,P=0.003)和CIN的发生风险(OR 0.340,95%CI 0.170~0.678,P=0.002)降低,术后Scr绝对升高值[(28.99±22.59)μmol/L比(36.79±35.26)μmol/L,P=0.022]和相对升高幅度[(39.15±29.07)%比(51.00±41.84)%,P=0.009]较低,术后e GFR绝对降低值[(29.03±20.11)ml/(min·1.73 m2)比(34.29±19.82)ml/(min·1.73 m2),P=0.004]和相对降低幅度[(28.46±15.11)%比(33.22±17.08)%,P=0.010]较小。丹参多酚组术后1个月内的联合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水化组(13.8%比26.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峰值水平(OR 1.245,95%CI1.064~1.457,P=0.006)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峰值水平(OR 1.158,95%CI 1.011~1.327,P=0.034)是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降低近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的CK和NT-pro BNP峰值水平是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 黄晶袁敏杰马士新杭靖宇魏钧伯赵钢李京波魏盟陆志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剂肾病丹参多酚酸盐
- 中国上海和英国伦敦对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比较
- 目的:比较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对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病变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上海416例连续性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与英国伦敦352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特征如年龄、性别构成,冠心病...
- 魏盟马士新葛雷蔡乃绳KimGreaves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影像学特点
- 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的初步临床随访结果
-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微创公司Firebird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Boston公司Taxus支架)后3-6月的心绞痛和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59例,雷...
- 魏盟马士新陆志刚蒋利杭靖宇张洁李京波顾水明张昀昀金立仁
- 关键词: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紫杉醇洗脱支架冠心病患者临床随访
- Different Treatment of Bezold-Jarish Reflex Induced by Reperfusion in Acute Right Coronary Artery Occlusion,a Ret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 马士新马健陆志刚魏鈞伯魏盟
- 血管内超声及血流储备分数在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功能性完全血运重建”即根据血管功能性检查[如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结果,确定造影影像学显示的狭窄病变是否会引起心肌缺血,仅对引起心肌缺血的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而对非缺血性狭窄病变给予药物干预。从而减少有创治疗,降低不必要的PCI风险。
- 马士新魏盟
- 关键词:血管内超声血流储备分数
- 青年人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青年人心肌梗塞 (MI)的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 4 2例连续住院的青年MI患者的病史、冠状动脉造影及化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于同期住院的老年MI患者比较。结果 与老年组相比青年MI更易发生于男性 ,病前多无心绞痛病史 (P <0 0 0 1) ,心梗部位好发于前壁 (P <0 0 5 ) ,Killip分级心功能优于老年组 (P <0 0 0 1) ,室壁瘤及心律失常发生率两组无差异 (P >0 0 5 )。青年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率显著高于老年组 (2 8 9%vs 1 5 % ,P <0 0 0 1) ,青年组以单支病变多见 (P <0 0 0 1) ,但侧枝循环的建立不如老年组充分 (P <0 0 5 ) ,青年MI73 8%有大量吸烟史 ,76 4 %发病前有激发因素 ,均显著高于老年组 (P <0 0 0 1)。结论 青年MI好发于前壁 ;室壁瘤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与老年组相似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及轻度病变者多见 ,推测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与大量吸烟、应激因素等引起的冠状动脉痉挛是青年MI的重要因素之一。
- 金奇志马振斌马士新蒋一鸣
- 关键词:青年人心肌梗塞冠状动脉造影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左主干等同病变介入治疗地位探讨(个案)
- 临床资料:本文旨在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左主干等同病变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选择ACS患者共4例,平均年龄为71.5岁,最大81岁,最小66岁,男女各2例。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为:左前降支近段闭塞,回旋支亦存在...
- 陆志刚魏盟蒋利杭靖宇马士新黄蓓丽
- 关键词:左主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ontribution to the Control of Blood Pressure in Resistant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 马士新马健陆志刚魏盟
-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运用药物涂层支架随机对照观察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PCI时应用药物涂层支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2003年7月~2004年1月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rofelex Theca)支架组,药物涂层支架Tax-us组,国产药...
- 陆志刚魏盟蒋利杭靖宇马士新王寅孙磊青黄蓓丽
- 关键词: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栓塞事件靶血管随机对照观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等因子的动态变化及早期再灌注治疗对其影响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动态变化及早期再灌注治疗对其影响。方法:ELISA法测定26例AMI患者发作6、12、24、48、72h时的血浆sP选择素、TNFα及IL6的浓度,26例患者均在入院时进行抗栓及成功实施了急诊再灌注治疗。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20例作为对照。结果:①AMI患者发病6h内sP选择素的浓度[(177.6±20.1)μg/L]显著高于SAP组[(75.4±6.8)μg/L]和正常对照组[(67.9±7.7)μg/L,P<0.01];12h时sP选择素浓度进一步升高[(226.2±33.6)μg/L,P<0.01];24h时sP选择素明显下降[(102.2±13.5)μg/L],但仍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48、72时,sP选择素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AMI患者发病6hTNFα与IL6即升高,24h达高峰,72h后仍高于正常。③直线相关分析提示,AMI患者发病6h的sP选择素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r=0.74,P<0.01;r=0.68,P<0.01)。结论:AMI发生6h时sP选择素水平明显升高,早期成功再灌注治疗使sP选择素很快达峰值,然后迅速下降,但对TNFα和IL6无明显抑制作用。
- 李京波马士新魏盟刘铭雅陈齐红潘晔生张昀昀金立仁
-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P选择素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