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京波

作品数:117 被引量:318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气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1篇医药卫生
  • 3篇电气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3篇心肌
  • 22篇血管
  • 18篇动脉
  • 17篇心脏
  • 14篇心病
  • 14篇冠心病
  • 13篇起搏
  • 12篇心肌梗死
  • 12篇起搏器
  • 12篇梗死
  • 12篇冠状
  • 11篇综合征
  • 11篇冠状动脉
  • 10篇心血管
  • 10篇血管病
  • 9篇心动过速
  • 9篇心律
  • 9篇心血管病
  • 9篇心血管病学
  • 9篇血管病学

机构

  • 10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2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胸科医...
  • 2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保定市妇幼保...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长宁区...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中西医...
  • 1篇上海市东方医...

作者

  • 114篇李京波
  • 66篇魏盟
  • 26篇黄冬
  • 25篇张昀昀
  • 23篇马士新
  • 20篇陆志刚
  • 17篇杭靖宇
  • 15篇刘铭雅
  • 11篇潘晔生
  • 10篇金立仁
  • 10篇张洁
  • 9篇王法斌
  • 9篇朱伟
  • 8篇余涛
  • 7篇张庆勇
  • 7篇蒋利
  • 7篇胡伟国
  • 6篇顾水明
  • 5篇黄蓓丽
  • 4篇袁敏杰

传媒

  • 19篇中国心脏起搏...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介入放射学杂...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5篇国际心血管病...
  • 5篇中华医学会心...
  • 3篇中华心律失常...
  • 3篇岭南心血管病...
  • 3篇上海医学
  • 3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西北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心血管病学进...
  • 2篇家庭用药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心电学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16篇2004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电生理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食管电生理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及分型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经食管电生理和心内电生理检查并行射频消融治疗的PSVT42例,将两种电生理对PSVT的诊断及分型进行比较,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种电生理检查诊断房室结双径路、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常见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差异无显著性,食管电生理对房室旁路的粗略定位准确性较高,但对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房室旁路参予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不易辨别。结论食管电生理诊断常见类型的PSVT与心内电生理有相似的价值,且具有无创、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对不常见或复杂的PSVT不易辨别。
柯军李京波汤国发李天水朱志坚姚健辉
关键词:食管电生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内电生理
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的临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病人耳垂皱纹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分析 82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病人耳垂皱纹的深浅及性别等与冠心病 (一支或以上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5 0 % )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耳垂皱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80 .7%和68.0 % ;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85 .2 %和 60 .7%。在女性病人中其特异性高于男性 (P <0 .0 5 ) ,双侧耳垂皱纹显著的冠心病病人几乎存在前降支病变。结论 :耳垂皱纹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 ,可考虑作为临床诊断冠心病的一个佐证。
欧家满李京波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术
炎症反应在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重构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心肌梗死后存在交感神经重构及再生现象,大量研究表明心律失常及猝死发生与这种交感神经重构有十分密切的关联。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大量炎症反应,受损心肌及其他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炎症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
余涛李京波魏盟
关键词:交感神经重构心肌梗死炎症反应死后炎症细胞因子炎症介质
通心络对大鼠心肌梗死后神经重构和室颤阈值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通心络(TXL)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神经重构和室颤阈值的影响。方法应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大鼠MI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MI组和TXL组(n=8),第6周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结构和功能后进行室颤阈值测定;免疫组化法研究大鼠心室肌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和密度。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心室肌神经分布紊乱,神经纤维密度明显增高(P<0.05),室颤阈值明显降低(P<0.05);TXL组较MI组神经纤维密度明显降低(P<0.05),室颤阈值明显升高(P<0.05),并接近假手术组。结论TXL能改善MI后神经重构反应,提高室颤阈值,有预防MI后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潜在作用。
徐振兴李京波魏盟黄冬陈焱施雯徐全福
关键词:心肌梗死通心络室颤阈值神经重构
中药制剂丹参多酚酸盐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评价丹参多酚酸盐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保护作用,分析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12月至2016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因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术的患者,随机分入丹参多酚组和单纯水化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IN的发生率以及血肌酸酐(serum creatinine,Scr)、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和胱抑素C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发生CIN[以Scr水平绝对升高≥0.5 mg/dl(44.2μmol/L)为诊断标准]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314例患者,最终306例(丹参多酚组152例,单纯水化组154例)纳入统计。丹参多酚组与单纯水化组相比,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率(13.2%比26.6%,P=0.003)和CIN的发生风险(OR 0.340,95%CI 0.170~0.678,P=0.002)降低,术后Scr绝对升高值[(28.99±22.59)μmol/L比(36.79±35.26)μmol/L,P=0.022]和相对升高幅度[(39.15±29.07)%比(51.00±41.84)%,P=0.009]较低,术后e GFR绝对降低值[(29.03±20.11)ml/(min·1.73 m2)比(34.29±19.82)ml/(min·1.73 m2),P=0.004]和相对降低幅度[(28.46±15.11)%比(33.22±17.08)%,P=0.010]较小。丹参多酚组术后1个月内的联合不良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单纯水化组(13.8%比26.6%,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峰值水平(OR 1.245,95%CI1.064~1.457,P=0.006)和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峰值水平(OR 1.158,95%CI 1.011~1.327,P=0.034)是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对急诊PCI术后CIN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可降低近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的CK和NT-pro BNP峰值水平是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
黄晶袁敏杰马士新杭靖宇魏钧伯赵钢李京波魏盟陆志刚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剂肾病丹参多酚酸盐
起搏器植入术中双极导线单、双极模式参数的比较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比较起搏器植入术中双极导线单、双极模式的参数。方法共入选117例患者,术中共植入78根心房双极导线和117根心室双极导线,以Medtronic 5318起搏分析仪测试起搏参数,固定脉宽为0.42 ms。结果术中双极导线单极模式与双极模式的起搏阈值无差异(P均>0.05);双极模式的P/R波振幅高于单极模式(P均<0.01);心房、心室双极模式的阻抗均大于单极模式(P均<0.05)。术后随访无1例有阈值异常增高,导线脱位或断裂发生。结论双极导线单、双极模式的起搏阈值无差异;双极模式的感知优于单极模式,而阻抗较单极模式高。
张旭东李京波刘铭雅潘晔生张庆勇黄冬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导线阻抗
他汀类药物预防心房颤动的作用被引量:2
2008年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脂药物之一,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发现,除调脂作用外,其尚有预防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等多种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其预防房颤发生及减少房颤复律后复发的作用。
黄冬刘铭雅李京波
关键词:调脂药他汀类药物心房颤动
锁骨下静脉穿刺与头静脉切开途径安置心脏起搏器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2
2003年
为比较锁骨下静脉穿刺与头静脉切开途径安置心脏起搏器的价值 ,将 1 0 0例需安置心脏起搏器的病人随机分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和头静脉切开组 (均包括单腔亚组和双腔亚组 ) ,每组各 5 0例。观察两种手术径路安置起搏器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并发症及病人对手术切口及囊袋的满意度。结果 :无论是手术时间 ,还是X线曝光时间 ,锁骨下静脉组中单腔亚组及双腔亚组均比头静脉组中的对应亚组为短 ( 64.1± 1 4.2minvs 73.8± 1 1 .6min ,86.4± 1 3.2minvs 1 0 6.5± 1 9.4min和 3.45± 0 .83minvs 4.5 1± 2 .2 7min ,5 .5 9± 0 .78minvs 8.2 7± 4.91min ,P均 <0 .0 5 )。锁骨下静脉穿刺组心室电极导线放置成功率为 1 0 0 % ,而头静脉切开组则为 5 6% ,二者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病人对切口及囊袋满意程度的积分 ,锁骨下静脉组明显高于头静脉组 ( 2 .2 4± 0 .5 6vs 1 .92± 0 .5 7,P <0 .0 1 )。结论 :只要锁骨下静脉穿刺技术熟练 。
李京波魏盟陆志刚杭靖宇马士新黄蓓丽孙继红
关键词:锁骨下静脉穿刺心脏起搏器心血管病学
他汀类药物对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被引量:8
2012年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近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通过非降脂作用起到稳定动脉斑块、抗肿瘤、促进缺血性疾病血管生成、抑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虽然进一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的这些作用部分是通过促进或抑制血管形成来实现的,但其调节血管生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现对他汀类药物在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对血管形成的作用及相关机制予以综述。
王法斌李京波
关键词:他汀类药物分子机制非降脂作用缺血性疾病动脉斑块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协助心房颤动复律的维持
2006年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inhibitor,ACEI)能否改善胺碘酮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的转律效果。方法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74例,口服胺碘酮0.6g/d,疗程2周。随机分为2组,即ACEI组和非ACEI药组,观察转律成功率和转律成功所需的时间。结果ACEI组胺碘酮转律成功率67.6%(23/34),显著高于非ACEI组(42.5%,17/40)(P<0.05);ACEI组转律平均时间为9.2d,显著少于非ACEI药组11.5d(P<0.01)。结论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病人进行胺碘酮转律治疗时,加用ACEI可增加转律成功率,并缩短转律所需时间。
贾新未王晓娜邸丕凡李京波魏盟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胺碘酮心房颤动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