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海朋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髓鞘
  • 2篇缺血
  • 2篇脱髓鞘
  • 2篇脱髓鞘疾病
  • 2篇放射学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因子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灶性
  • 1篇张量成像
  • 1篇神经元
  • 1篇神经元死亡
  • 1篇受体

机构

  • 3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丽水市人民医...

作者

  • 4篇董瑞国
  • 4篇马海朋
  • 2篇郑双双
  • 2篇黎普刚
  • 2篇胡坤
  • 1篇卢丽萍
  • 1篇许鹏程
  • 1篇杨荣礼
  • 1篇汤亚男
  • 1篇耿德勤
  • 1篇陈伟康
  • 1篇徐超
  • 1篇徐凯
  • 1篇吴昊泽
  • 1篇陈丹

传媒

  • 2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HET0016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花生四烯酸P450ω-羟化酶抑制剂HET0016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50±10)g,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剂组、HET0016治疗组,每组15只。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缺血再灌注模型。HET0016组大鼠于再灌注前通过尾静脉给予HET0016(1mg/kg),于缺血再灌注24h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取脑,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氯化-2,3,5-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法测定缺血侧顶叶皮质脑组织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及ZO-1表达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h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明显增高(P〈0.05);缺血侧顶叶皮质脑组织炎症细胞明显增加,正常神经元明显减少,核固缩,胞质染色浅;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加(P〈0.05);缺血侧顶叶皮质脑组织IL-1β表达明显增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及ZO-1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HET0016组大鼠缺血再灌注后24h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P〈0.05);缺血侧顶叶皮质脑组织炎症细胞明显减少,正常神经元增多,核固缩减轻,胞质染色较深;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缺血侧顶叶皮质脑组织IL-1β表达明显减少,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Occludin及ZO-1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溶剂组各个指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HET0016能够有效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控制炎性因子IL-1β及血脑屏障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对脑组织的损伤。
马海朋吴嶛胡坤吴昊泽陈丹许鹏程耿德勤董瑞国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脑屏障炎性因子紧密连接蛋白
放射学孤立综合征的MR扩散张量成像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 应用MR DTI技术研究放射学孤立综合征(RIS)患者在常规MRI上表现正常的脑白质(NAWM)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收集RIS患者27例(RIS组),同时选取16名年龄和性别均与RIS组相匹配的常规头颅MR检查无明显异常的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2组患者均行头颅常规MRI及DTI横断面扫描.测量受试者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压部以及额叶白质、枕叶白质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平均扩散系数(MD)值.2组之间不同区域的FA值、MD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同一研究者的2次测量值采用类内相关系数(ICC)分析.结果 同一研究者2次测量各参数基本一致,ICC值为0.934 ~0.989,显示2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RIS组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的FA值分别为0.705±0.040、0.632±0.042、0.628±0.043,相比于正常对照组0.738±0.045、0.675±0.042、0.666±0.045,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526、4.487、-3.890,P值均<0.01);RIS组胼胝体压部、额叶和枕叶白质的FA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7、-0.683、-1.243,P值均>0.05).RIS组胼胝体膝部、体前部、体后部的MD值分别为(0.891±0.038)、(0.839±0.047)、(0.833±0.039)×10-3 mm2/s,相比于正常对照组(0.874±0.035)、(0.794±0.031)、(0.792±0.057)×10-3 mm2/s,均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1、5.836、5.146,P值均<0.01);胼胝体压部、额叶白质和枕叶白质的MD值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1、1.702、1.624,P值均>0.05).结论 应用DTI技术可检测到RIS患者的NAWM存在异常.
黎普刚郑双双徐凯徐超马海朋董瑞国
关键词: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胼胝体
放射学孤立综合征与经典多发性硬化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6年
目的 比较放射学孤立综合征(RIS)与经典多发性硬化(CMS)的临床特点,提高对RIS的认识.方法 对35例RIS和32例CMS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脑脊液、神经电生理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IS和CMS患者性别构成、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S患者就诊症状以头痛(45.7%,16/35)、头晕(40.0%,14/35)、记忆力减退(20.0%,7/35)及精神症状(11.4%,4/35)为主,CMS患者以肢体无力(75.0%,24/32)、感觉异常(68.8%,22/32)和眼部症状(34.4%,11/32)为主.CMS患者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眼部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RIS患者[75.0%(24/32)比0、68.8%(22/32)比0、34.4%(11/32)比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8例RIS患者和21例CMS患者进行了脑脊液检查,两者白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IS患者蛋白、IgG指数〉0.7发生率明显低于CMS患者[0.175(0.03~0.69)g/L比0.440(0.04~1.09)g/L、3/18比47.6%(1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RIS患者和22例CMS患者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RIS患者视觉诱发电位(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异常率明显低于CMS患者[4/15比63.6%(14/22)、3/15比54.5%(1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体感诱发电位(SEP)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上,RIS与CMS患者的病灶均主要分布于侧脑室旁、半卵圆中心及近皮质的脑白质,部分累及胼胝体和皮质;RIS患者的病灶位于脑干、小脑发生率明显低于CMS患者[5.7%(2/35)比34.4%(11/32)、2.9%(1/35)比25.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与CMS相比,RIS病灶以斑片状和斑点状小病灶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RIS患者MRI增强示病灶强化和脊髓受累发生率明显低于CMS患者[2/17比45.0%(9/20)、1/14比43.5%(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黎普刚郑双双陈伟康汤亚男卢丽萍董瑞国马海朋
关键词: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
RIP3-DAXX在全脑缺血诱导神经元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
2015年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Fas死亡结构域相关蛋白(DAXX)在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死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建立SD大鼠全脑缺血模型,缺血15 min后分别灌注6 h、5天。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 Necrostatin-1,Nec-1组)和溶媒( DMSO)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IP3、DAXX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焦油紫染色法检测神经元细胞死亡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6 h,大鼠海马神经元中RIP3、DAXX的表达明显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NEC-1组RIP3、DAXX的表达明显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鼠脑缺血再灌注5天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C-1组大鼠海马CA1区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IP3、DAXX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诱导神经元死亡的调控。
胡坤马海朋杨荣礼董瑞国
关键词: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