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华
- 作品数:92 被引量:1,654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治疗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髋关节脱位的易发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笔者共治疗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15例,分析患者的原发病、脱位的时间、次数、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8例采用闭合复位后牵引或石膏固定,有1例再次脱位,复位后改为外支架固定。7例手术患者未出现再脱位。结论THA术后,早期脱位多与术后搬动不当或假体位置不良有关,中晚期脱位多与术前合并症及术后功能锻炼不当有关。偶发性脱位多可非手术治疗,复发性脱位多需手术矫正假体的位置。
- 赵秀祥于建华卜延民郑得志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脱位假体
- 无性别差异假体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采用无性别差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入选标准:手术时年龄在53~77岁之间,屈曲畸形<40°,内、外翻畸形<20°,单侧膝关节置换,符合骨关节炎诊断标准,膝关节局部无手术史.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40例男性和40例女性,分别组成男性组和女性组,每组中各有20例使用不保留后十字韧带的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和20例使用保留后十字韧带的旋转半月板假体.随访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比较末次随访时膝关节评分和功能评分的改善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随访时间4.5~8.4年,平均6.3年,男性组KSS膝关节评分改善(34.87±27.14)分,女性组改善(30.23±26.1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78,P=O.0519);男性组KSS功能评分改善(21.45±19.47)分,女性组改善(22.79±1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2,P=0.1635).结论 采用无性别差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中期疗效没有差异.
- 张秀丽于建华任凯晶刘勇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性别特性假体和植入物
- 小切口与标准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的比较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5年12月,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6例资料。小切口组53例,切口长度≤10cm;对照组(标准切口)63例,切口长度11~17cm。记录患者身高、体重、年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输血量、髋臼假体外展角、股骨柄假体角度,分别测量手术前后Harris评分。结果两组资料患者年龄,性别、术前诊断及HH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平均体重指数小切口组小于对照组。术中平均失血量小切口组小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围手术期输血量及术后HHS评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两组髋臼假体及股骨柄假体位置良好,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技术熟练的手术者,应用小切口技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安全、有效。与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比较,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外,单纯小切口在术后早期未能表现出明显优点。
- 郑得志于建华卜延民赵秀祥
-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小切口手术入路
- 小切口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期疗效观察
- 2006年
- 任凯晶宋立明高志国张铁良于建华
- 膝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修复的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
- 2009年
- 李晓辉于建华贾健
- 关键词:骨缺损修复翻修术假体松动病理机制应力遮挡下肢力线
- 多模式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强度影响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镇痛方式下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动态观察和记录,验证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较常规镇痛具有更明显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随机单盲分成3组,每组20例,分别给予腰硬联合(A组)、静脉全麻(B组)、腰硬联合复合手术前后局部浸润麻醉(C组)的不同镇痛方法。3组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IA)进行术后镇痛。记录术后不同时间点总疼痛程度的疼痛评分,第一次自控按压镇痛泵的时间,观察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组间疗效。结果 3组术毕总疼痛强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时C组与A、B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24h疼痛评分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PCIA第一次自控按压给药时间比较,C组和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多模式超前镇痛可较常规镇痛提供更完善的镇痛效果,并且本研究结果表明实施超前镇痛并没有因为额外追加药物而增加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闫铭朱建良邓路娟李平李晓军于建华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
- 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8
- 2004年
- 目的探讨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1997年1月~1999年12月,手术治疗32例单侧胫骨pilon骨折,术后16例出现伤口并发症、关节退行性变及关节强直,男13例,女3例;年龄25~55岁,平均36.5岁;坠落伤7例,交通伤5例,砸伤3例,其它损伤1例。开放性骨折6例,均行急诊手术;闭合性骨折1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25d,平均8.1d。根据Ruedi-Allgower分型,Ⅱ型7例,Ⅲ型9例。7例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9例行有限切开固定并辅以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可6例,其中Ⅱ型4例,Ⅲ型2例;差10例,其中Ⅱ型3例,Ⅲ型7例。术后发生创面不能闭合1例;切口感染4例,2例开放性骨折出现表浅感染,2例闭合性骨折出现深部感染;关节退行性变9例,其中2例出现较严重的踝关节内翻;关节强直11例。结论影响胫骨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有骨折类型、胫骨关节面的复位质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腓骨骨折的复位和固定、移植骨的填充及钢板支撑固定等因素。
- 张建国林枫松尹双波于建华周连兴赵欣张铁良
- 关键词:胫骨PILON骨折外科手术疗效观察
- 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骨折的处理与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 分析髋关节置换术中股骨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2002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38例髋关节置换术中发生股骨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骨折分类按照Amstutz分型或美国骨科医师协会(AAOS)分型,并据此选择治疗方法.25例予术中内固定,包括14例单纯捆绑固定,5例钢板固定和6例大段异体骨结合钢丝捆绑带捆扎固定.有12例更换长柄假体.结果 平均随访4.5年(0.5~7.5年),有36例正常愈合,2例延迟愈合,有1例4年后假体柄松动需要翻修.结论 骨质疏松、术中暴力、髓腔发育异常和假体型号过大是术中股骨骨折的主要原因.按照骨折分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多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 卜延民张铁良赵秀祥于建华郑得志
-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股骨骨折
- 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疗效的比较
- <正>目的比较应用小切口及标准切口进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例的早期疗效,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2005年12月应用 Zimmer公司Versys生物型假体进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1...
- 郑得志于建华赵秀祥卜延民
- 文献传递
- 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78例疗效分析
- 2006年
- 张金利董强马宝通于建华
- 关键词:髋关节骨折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