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
- 作品数:29 被引量:152H指数:8
-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腹腔镜治疗消化道穿孔的研究进展
- 姜海
-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Ultrasound guide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D)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价值....
- 程峰邱兆磊王振杰宋琦徐志鹏姜海王强杜杰夏雅琴郭捷都小英
- 关键词:胆源性超声引导穿刺引流
- 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活动性出血休克大鼠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液体限制性复苏对活动性出血休克大鼠血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晶体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胶体组)和晶胶液复苏组(晶胶组),各实验复苏组分别制作活动性出血休克模型,于休克前、休克后平均动脉压(MAP)为40 mmHg(1 mmHg =0.133kPa)维持30 min后(0时相)、MAP为60 mmHg维持30 min后(1时相)、MAP为80 mmHg维持60 min后(2时相)以及复苏成功24h后(3时相)分别取外周血,对照组只在实验前和3时相取血,各组均采用EHSA法测定血浆IL-6和TNF-α含量.结果 各组大鼠休克前及休克开始复苏前(0时相)血浆中IL-6和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复苏过程中,晶体组血IL-6和TNF-α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3时相血IL-6和TNF-α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胶体组和晶胶组在复苏过程中IL-6和TNF-α的含量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3时相血IL-6和TNF-α的含量均较对照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1时相、2时相和3时相晶胶组血IL-6和TNF-α的含量均较胶体组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晶胶液比晶体液、胶体液能更好地抑制活动性出血休克大鼠的促炎介质释放,可能是一种相对较好的复苏液体.
- 房漫军王林李磊王振杰邱兆磊纪忠姜海刘超
- 关键词: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 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内科治疗,包括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肥皂水低压灌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胃肠外营养支持,抗生素预防感染等;观察组除常规内科治疗外,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与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禁食时间及中转手术治疗率,观察2组治疗后第24、48h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水平及腹腔压力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禁食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中转手术治疗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24、48h白细胞计数、血清降钙素原与内毒素水平及腹腔压力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于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并可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及有利于促进胃肠道黏膜屏障的修复有关。
- 郑传明王振杰蔡腾姜海杜召辉
- 关键词: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生长抑素丙氨酰谷氨酰胺疗效
- JAK/STAT信号通路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相关疾病指标的影响,从而推测该信号通路在SAP大鼠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4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SAP组、AG490组,每组18只,AG490组造模前给予AG490,其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5%牛磺胆酸钠逆行胆胰管内注射法制作SAP模型,造模后6、12、24 h每组分别处死6只大鼠,取心房血测血淀粉酶、血钙、TNF-α、IL-1、IL-6,留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病理检查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胰腺组织中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G490组在6、12、24 h淀粉酶值分别为(2049.17±257.00)U/L、(2915.00±188.42)U/L、(3746.50±181.05)U/L,高于对照组、低于SAP组,SAP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AG490组6、12、24 h血钙浓度高于SAP组,2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AG490组6、12、24 h TNF-α、IL-6、IL-1均低于SAP组,2组均高于对照组;SAP组胰腺组织STAT3表达量随时间增加,24 h明显高于AG490组,其他时间点差异不明显。SAP组、AG490组胰腺病理切片可见胰腺细胞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差异不明显。结论SAP早期阶段可能是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诱导多种炎性因子分泌,促进胰腺炎的进展。
- 程峰邱兆磊郑传明夏雅琴李磊杜召辉姜海王振杰解福臣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酪氨酸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急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PBL-网络-高仿真模拟人结合传统授课四位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蚌埠医学院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0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名。传统教学组采用班级授课;教学改革组采用PBL-网络-高仿真模拟人结合传统授课四位一体化教学法。课程结束进行统一考核,对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及教师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教学改革组的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核成绩、总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教学改革组学习兴趣评分、积极性评分、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但2组临床思维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改革组学生对教师满意度、教师对学生满意度评分、学生自我满意度评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1)。结论: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急诊医学的学习成绩、提升学习效果、提高师生之间的满意度。
- 程峰李磊窦贺贺姜海邱兆磊陈辉王磊王振杰吴晓飞
- 关键词:教学模式PBL教学互联网教学模拟人
- 消化道穿孔所致复杂腹腔感染的ICU诊治研究进展
- 复杂腹腔内感染(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cIAI)是临床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其中消化道穿孔是较为常见的原因,消化道存在特殊解剖结构分层,所以不同部位穿孔所致 c...
- 姜海
- 关键词:消化道穿孔
- 推进急诊医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急诊医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蚌埠医学院2015级进行《急诊医学》课程学习的168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传统的教学组及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多媒体+高仿真模拟人三位一体教学组,每组各84名。两组学生采取相同内容进行教学,分别采用技能考核、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传统的教学组相比,PBL+多媒体+高仿真模拟人三位一体教学组在问卷调查、电除颤、心肺复苏、胸腔穿刺、气管插管、病例分析、腹腔穿刺等方面得分均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多媒体+高仿真模拟人三位一体教学组学生在知识掌握的程度、课堂气氛、理解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得分以及总得分均高于传统的教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BL+多媒体+高仿真模拟人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学生急救意识和临床技能,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 邱兆磊王振杰程峰张福龙姜海杜召辉
- 关键词:PBL教学急诊医学教学改革
- 扩大创伤重点超声评估法对多发伤患者气胸诊断价值的研究
- 目的:探讨急诊胸部超声评估作为扩大重点超声创伤评估法(extended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EFAST)的一部分对于急诊科多发伤患者气胸的临床诊断价...
- 程峰邱兆磊李磊窦贺贺姜海宋琦王强王振杰
- 关键词:气胸超声床边胸片计算机断层扫描
- 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比较乳酸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液限制性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外周血细胞因子、动脉血乳酸值、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为筛选相对理想的复苏液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4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住院病人,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应用碳酸氢钠林格液进行复苏,对照组应用乳酸钠林格液进行复苏,2组均采用限制性补液复苏策略。分别测定复苏前、复苏1 h后病人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以及动脉血的乳酸值、外周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复苏1 h后,观察组除TNF-α,其余因子均较复苏前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只有IL-6和IL-10较复苏前显著增加(P<0.01)。观察组复苏1 h后外周血细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6和TNF-α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1 h后,观察组动脉血乳酸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血小板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林格液早期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能更好地抑制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能够更好地降低血乳酸值,比乳酸钠林格液复苏更有优势。
- 赵德俊张福龙徐志鹏宋琦姜海李磊邱兆磊纪忠王振杰
- 关键词:休克乳酸钠林格液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