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东

作品数:14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关节
  • 6篇关节置换
  • 5篇髋关节
  • 4篇术后
  • 4篇截骨
  • 4篇假体
  • 3篇置换术
  • 3篇全髋
  • 3篇全髋关节
  • 3篇髋关节发育
  • 3篇髋关节发育不...
  • 3篇膝关节
  • 3篇股骨
  • 3篇关节发育
  • 3篇发育不良
  • 2篇置换术后
  • 2篇生物型
  • 2篇手术
  • 2篇全膝关节
  • 2篇全膝关节置换

机构

  • 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作者

  • 14篇张振东
  • 10篇陈继营
  • 8篇李恒
  • 6篇张庆猛
  • 6篇杨帆
  • 4篇徐驰
  • 3篇杨云建
  • 2篇柴伟
  • 2篇宋俊雷
  • 2篇罗殿中
  • 2篇倪明
  • 2篇张洪
  • 2篇李睿
  • 1篇李想
  • 1篇黄炎
  • 1篇王岩
  • 1篇耿磊
  • 1篇徐驰
  • 1篇李勇
  • 1篇李昕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骨伤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伴或不伴转子下短缩截骨治疗Crowe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临床特点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21例(21髋)CroweⅣ型DDH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THA,其中9例术中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截骨组),12例未行截骨(未截骨组)。两组除术前双下肢长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0,P=0.005)外,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及术前Harris评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并行影像学及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截骨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多于未截骨组(P〈0.05)。两组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截骨组1例(1髋)出现一过性坐骨神经症状。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88个月,平均53个月。X线片复查示,截骨组截骨面均于3-6个月愈合;两组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发生。末次随访时,截骨组及未截骨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分别为(90.67±4.06)、(92.17±3.27)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8,P=0.360)。截骨组及未截骨组双下肢长度差值分别为(0.22±0.26)、(0.18±0.27)cm,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000,P=0.546);截骨组6例、未截骨组5例存在下肢不等长。截骨组1例存在大腿部疼痛,未截骨组2例Trendelenburg征阳性。结论 THA治疗CroweⅣ型DDH可显著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患肢长度。根据术前模板测量、下肢短缩程度和术中软组织牵拉程度情况选择是否行转子下短缩截骨术,可获得较好疗效。
张振东柴伟宋俊雷杨帆李恒张庆猛徐驰陈继营
关键词:CROWE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假体
11例瘤源性骨软化症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分析瘤源性骨软化症(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规律,提高对TIO的识别及早期诊治能力。方法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11例确诊TIO患者,分析其手术前、后临床症状及血生化变化情况。结果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19—54岁,平均37.7岁。发病到确诊的时间2—15年,平均5.5年。11例均有骨痛和肌无力症状,血磷低而尿磷高,血钙正常,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升高。3例发现皮下软组织包块。8例行奥曲肽扫描(99m Tc—OCT)均提示有生长抑素受体高表达病变。11例手术治疗后均获得病理确诊,术后10例血磷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骨痛及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TIO临床症状典型,99m Tc—OCT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定位肿瘤。手术切除病灶后血磷可恢复正常,症状改善明显。
杨云建陈继营杨帆张振东李恒
关键词:低血磷
个性化截骨技术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临床应用和疗效分析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个性化截骨技术(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价值和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6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25例31膝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截骨技术(SignatureTM,Biomet公司)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同期选择27例33膝采用传统手术技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下肢机械轴线(站立位髋-膝-踝角)及功能评分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前瞻性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刀口长度、术后下肢机械轴线(站立位髋-膝-踝角)和术后3个月时KSS功能评分。[结果]术后个性化截骨组髋-膝-踝角为(1.44±0.25)°,传统手术组为(2.28±0.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个性化截骨组为(177.1±13.34)ml,传统手术组为(219.7±9.72)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刀口均一期愈合,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无血管神经损伤及心肺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未见感染、假体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个性化截骨技术操作简便,具有提高下肢机械轴线的精确性、减少出血量等优势。
杨帆张庆猛李恒徐驰张振东陈继营
关键词:个性化膝关节
细菌培养阴性的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特点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患者中,细菌培养阴性与培养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4例关节翻修患者,其中66例符合PJI诊断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术前关节穿刺与术中关节液或组织培养结果将66例患者分为培养阴性组(CN组,21例)和培养阳性组(CP组,4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及假体生存时间,术中取炎性组织行石蜡切片,根据Morawietz等分型方法进行组织学分型;并将术前及术中关节穿刺液行细菌培养。结果 CN组患者术前CRP和ESR分别为(1.29±1.84)mg/dL和(22.86±28.42)mm/1 h,均显著低于CP组的(5.08±9.57)mg/dL和(36.74±31.26)mm/1 h(t=2.094,P=0.038;t=7.761,P=0.000)。CN组假体生存时间为8~504个月,中位时间72个月;CP组为15 d^300个月,中位时间25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231,P=0.026)。组织学分型示CN组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2例;CP组Ⅰ型6例,Ⅱ型25例,Ⅲ型13例,Ⅳ型1例。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占PJI患者的68.18%(45/66),其中葡萄球菌属为主要致病菌(68.89%)。结论细菌培养阴性的PJI患者发病较缓慢,炎性反应较弱,必须结合病理学、实验室检查及术中组织学情况综合诊断。
李恒杨瑞耿磊杨云建张振东陈继营
关键词:细菌培养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
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截骨矫形术后股骨偏心距和下肢力线改变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截骨矫形术后,股骨偏心距、下肢力线改变对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5月,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联合股骨近端截骨术治疗并符合选择标准的62例(62髋)成年DDH患者临床资料。男6例,女56例;年龄18~38岁,平均24.4岁。身体质量指数15.8~31.8 kg/m^(2),平均21.8 kg/m^(2)。Hartofilakidis分型:Ⅰ型44例,Ⅱ型18例。改良Tönnis骨关节炎分期:0期46例,Ⅰ期16例。骨盆前倾13例,正常40例,后倾9例。记录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和国际髋关节评分(iHOT)评价临床疗效;于X线片测量颈干角、股骨偏心距、髋-膝-踝角(hip-knee-ankle angle,HKA)、膝外翻角、外侧CE角(Wiberg central-edge angle)、前CE角、臼顶倾斜角,观察截骨愈合情况。将患者根据术后偏心距分为≥48 mm组、<48 mm组,以及根据HKA分为膝内翻组(HKA<177°)、力线正常组(HKA 177°~183°)和膝外翻组(HKA>183°),进行组间功能评分比较。结果术中失血量200~1550 mL,平均476 mL。住院时间8~21 d,平均13.3 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6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4.5年,平均2.8年。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iHOT评分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复查显示颈干角、股骨偏心距、HKA、膝外翻角、外侧CE角、前CE角以及臼顶倾斜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önnis骨关节炎分期0期38例、Ⅰ期24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62,P=0.124)。骨盆前倾11例、正常38例、后倾13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4,P=0.623)。术后发生耻骨支截骨未愈合9例、股骨近端截骨未愈合2例,耻骨下支应力骨折5例。62例患者中,股骨偏心距≥48 mm组10例、<48 mm组52例,组间Harris评分及iHO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内翻组13例
李勇张振东任宁涛程徽罗殿中张洪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偏心距下肢力线
组配式生物型股骨柄在复杂髋翻修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讨组配式生物型股骨柄MP假体应用于复杂髋翻修的手术技术要点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MP假体翻修的患者,共246例获得随访,男148例,女98例;年龄26~83岁,平均62.5岁。术后随访0.5~11年,平均5.7年。翻修原因:无菌松动107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04例,其他35例有不明原因疼痛、假体周围骨折、磨损及脱位等。根据Paprosky分型,股骨骨缺损Ⅰ型14例,Ⅱ型39例,ⅢA型171例,ⅢB型22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37.4±7.5。随访患者行影像学检查、临床疗效评估及主观满意度调查。结果:随访时Harris评分提升至87.8±4.2,高于术前(t=92.13,P=0.00)。双下肢长度、术后稳定性及患者总体主观满意度结果:非常满意分别为27、60及61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骨折29例,其中术中21例,术后8例;其他并发症包括感染7例,脱位5例,坐骨神经不全损伤所致患肢麻木6例、肿胀3例。随访X线显示4例假体下沉(〉1 cm),其中2例翻修。结论:MP假体用于复杂髋翻修(尤其是股骨近端严重骨缺损)患者,远、近期随访效果良好,且用于感染翻修成功率高。为避免并发症,提高手术效果,术中需要仔细操作,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技术要点。
张振东卓奇张庆猛宋俊雷杨帆陈继营
关键词:假体植入手术后并发症
对降钙素原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本院骨科关节病区80例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疑似假体周围感染患者入组。依据肌肉与骨骼感染协会(MSIS)诊断标准划分为假体周围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均常规筛查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评价PCT的诊断价值。结果 80例中,感染组38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31~80(62.8±12.9)岁;非感染组4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5例,年龄21~85(53.3±16.0)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WBC、ESR、CRP、IL-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7)。IL-6、CRP、ESR、WBC、PCT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依次为0.915(P=0.000)、0.911(P=0.000)、0.910(P=0.000)、0.771(P=0.000)、0.509(P=0.893)。结论 PCT检测对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无诊断价值。
李睿李想倪明张庆猛李恒张振东徐驰李珂李於聪陈继营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清标记物关节置换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进行药物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THA手术患者,筛选出处于活动期的76例(124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进行药物治疗分为治疗组35例(53髋)、对照组41例(71髋)。采用Harris评分、总被动活动度、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和Bath评分评价临床疗效。采用动态血沉仪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术后随访时采用X线片评价各组假体松动及发生异位骨化的情况。结果随访的平均时间为49个月(25~97个月)。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术后Harris评分提高,VAS、Bath评分、CRP、ESR降低(P均<0.05)。术后治疗组的Harris评分、VAS、CRP、ES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X线片示,4髋于髋臼侧Ⅰ、Ⅱ区出现宽度<2mm的透亮线;21髋发生异位骨化,其中治疗组3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发生异位骨化的风险小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THA术后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髋关节功能,但活动度变化不明显。
杨帆张国强张振东李恒张庆猛徐驰陈继营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药物治疗髋关节功能
膝关节注射治疗的频次、药物及医院等级对注射后膝关节感染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分析膝关节注射治疗的注射频次、药物及治疗医院等级对注射后膝关节感染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预行关节置换术且有膝关节腔注射史患者121例,其中男58例,女63例,平均年龄(65±11)岁。根据急性化脓性关节感染诊断标准和假体周围感染国际共识,25例诊断为关节感染,设为感染组,其余96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组间关节注射频次、注射药物(玻璃酸钠/糖皮质激素)及注射医院等级(三甲医院/非三甲医院)等因素。结果感染组和对照组关节腔注射频次分别为(4.6±2.2)次和(4.1±2.4)次,组间关节腔注射频次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60%和34.4%的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两组关节腔注射的药物有统计学差异(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2%和66.7%的患者在非三甲医院行关节腔注射治疗,两组关节腔注射医院的等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关节腔注射糖皮质激素和非三甲医院行关节腔注射均可增加注射后感染风险,但注射频次的增加不会引起注射后感染风险的增加。
徐驰倪明张庆猛李恒张振东李睿李昕陈继营
关键词:医源性感染
髋关节发育不良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成人患者联合截骨术的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对比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接受髋臼周围截骨术(periacetabular osteotomy,PAO)联合股骨近端去旋转截骨术(derotational osteotomy,PFDO)与单纯PAO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医学部接受PAO联合PFDO的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的DDH患者,共计55例,按照接受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手术组(n=29)和PAO组(n=26)。联合手术组接受PAO联合PFDO治疗,PAO组仅接受PAO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LCEA、ACEA、Tönnis角术前及术后1年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2年)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结果共计随访55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年1个月~9年11个月。术后6个月,联合手术组与PAO组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相近(P>0.05)。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2年)的改良Harris评分和iHot-12评分,联合手术组优于PAO组(P<0.05)。结论对于年龄≥30岁伴股骨前倾角异常增大(>40°)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而言,PAO联合PFDO手术效果优于单纯PAO手术。
谷旺程楠楠张振东李小娅罗殿中罗殿中程徽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周围截骨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