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东

作品数:134 被引量:949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7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5篇地震
  • 20篇地震活动
  • 18篇地震预报
  • 18篇震前
  • 15篇地震前
  • 15篇强震
  • 13篇前兆
  • 12篇水库
  • 11篇地震预测
  • 11篇震源
  • 9篇紫坪铺水库
  • 8篇地震前兆
  • 8篇波速
  • 7篇地震活动性
  • 7篇M
  • 6篇地壳
  • 6篇地震前后
  • 6篇发震
  • 6篇潮汐
  • 5篇地震科学

机构

  • 64篇中国地震台网...
  • 52篇中国地震局地...
  • 43篇中国地震局
  • 29篇中国地震局地...
  • 11篇北京市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兰...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青海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海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院遥...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工...
  • 2篇中国科学院力...
  • 2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应急...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空...

作者

  • 133篇张晓东
  • 16篇张永仙
  • 14篇卢显
  • 12篇黎明晓
  • 10篇黄辅琼
  • 10篇武安绪
  • 9篇刘杰
  • 9篇时振梁
  • 8篇周龙泉
  • 8篇张国民
  • 7篇李平安
  • 6篇汪素云
  • 6篇环文林
  • 6篇吕梅梅
  • 5篇蒋海昆
  • 5篇王健
  • 5篇田文君
  • 4篇杨志高
  • 4篇林向东
  • 4篇马宏生

传媒

  • 22篇地震
  • 17篇中国地震
  • 16篇地震学报
  • 15篇国际地震动态
  • 4篇西北地震学报
  • 4篇地球与行星物...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地震地质
  • 2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东北地震研究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地震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地震海啸与地...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地震研究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1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2篇2005
  • 12篇2004
1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质雷达技术指标的标定研究被引量:30
2005年
近年来,地质雷达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工程无损勘探方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目前,引进的地质雷达和我国自己生产的地质雷达种类很多,但对地质雷达设备本身性能指标的标定或评价方法却是个空白,本文参照美国德克萨斯交通学院和全美地质雷达使用者协会建议的方法对我们使用的地质雷达系统进行了性能标定,并根据勘探实践需要的指标,对地质雷达辐射子波和频率域参数的技术指标进行了标定方法的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结果.
郭铁拴刘兰波张晓东
成丛强震前调制地震异常分布图像及预测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对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发生的1丛Ms≥7地震、7丛Ms≥6地震、2丛Ms5~6地震前的调制地震活动图像进行逐日时空扫描,发现强震丛前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的图像有一定的规律可寻。强震丛前,不同时段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会出现2种以上异常图像的相互转化,且强震丛开始前或活动期间,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和强震的走向有一定的一致性,这对预报地点有一定的指示意义。研究结果还显示,成丛强震前,同一时段在未来丛发地震的周围出现不同形式的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分布图像,表明同一时段出现不同形式和不同地域的调制地震异常分布图像后,可能会是一组强震的连发。研究结果表明,成丛强震前4级以上朔望调制地震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好的中、短期前兆意义。
王慧敏吕梅梅张晓东张永仙
关键词:地震异常调制地震地震预报
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初步研究
紫坪铺水库是都江堰灌区和成都市的水源调节工程,对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进行研究不仅具有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具有经济建设和抗震减灾方面的实际意义。
卢显张晓东
文献传递
地震预报回顾与展望被引量:40
2005年
回顾了古代的地震记录和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经历的几个阶段的发展进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包括初期的地震考察、新中国的地震预报开展、地震预报的大发展、90年代新技术发展几个阶段,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预报实践的经验与教训,并展望未来地震预报持久科学探索的长远发展。
张国民张晓东吴荣辉江在森刘杰张永仙李刚黎明晓
关键词:地震预报
潮汐应力与大震关系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选用1976—2009年全球震源深度小于70km,MW≥7.0的地震为研究对象,利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对每个地震的发震断层面进行了判断,得到233个地震的发震断层面解。据此,本文讨论了发震时断层面上的地球固体潮汐剪应力方向与滑动方向的关系以及潮汐正应力在发震时所处的相位,发震时断层面的库仑应力值。结果表明,当潮汐剪应力方向与滑动方向一致时触发作用最为明显,逆断层地震与潮汐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当潮汐剪应力方向与滑动方向相反时,地震较少发生。
李智蓉张晓东
关键词:潮汐应力库仑应力全球大震
1604年泉州海外7(1/2)级大地震发震构造研究
<正>据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认为,1604年泉州海外71/2级大地震震中位于泉州海外,前人在研究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时,也认为这次地震发生在乌丘屿—兄弟屿一线的滨海断裂带上,然而其存在位置至今仍是人们争论的焦点,由于该断裂位于...
环文林时振梁张晓东
文献传递
长宁—兴文地区应力降等震源参数与区域内显著地震的时空关系
2023年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提供的震相观测报告,利用双差方法对长宁—兴文地区2019—2020年1 948个M_(L)≥2.0地震事件进行了重定位,重定位后的1 823个M_(L)≥2.0地震事件分布显示长宁—兴文地区北区地震序列沿NW—SE方向背斜展布,而南区地震分布较分散。之后计算了四川长宁—兴文地区2019年6月17日至2020年12月31日208个M_(L)≥3.0地震事件的地震矩和应力降等震源参数,分析了2019年6月17日长宁MS6.0地震后研究区内地震应力降的演化特征,结果显示长宁—兴文地区中强地震发生前M_(L)3.0—3.9地震的应力降显著升高,且M_(L)≥4.0地震多发生在ML3.0—3.9地震的应力降高值区。
何鑫俊张晓东孟令媛王月
关键词:重定位应力降
理解前兆异常变化机理和地震短临前兆被引量:34
2005年
本文概要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在地壳形变地球自转日长变化十年尺度相关性、静寂地震、前驱波三方面的重要研究发现,并分析了这三项研究发现在地震前兆异常机理认识中的作用。初步分析表明深部核幔耦合作用引起的地壳形变、地球物理场十年尺度波动,是数年至十年尺度地震场兆波动性变化的重要调制因素之一;源于断层脆韧转换带(过渡层)的静寂地震慢地震缓慢破裂过程,是数天至数月尺度地震短期异常变化产生的重要原因;源于脆韧转换层上部或弹脆性层薄弱部分慢地震过程所辐射出来的低频前驱波(慢地震波),是目前已发现的可重复出现的短临前兆信号,具有数小时至7天左右的地震短临预报指标意义。
王庆良张晓东崔笃信王文萍胡亚轩
关键词:前驱波地震前兆
芦山地震前后介质波速变化与GPS应变场相关性研究
地震背景噪声研究地下介质波速变化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基于该方法的连续监测能力,通过分析研究区内各台站对间介质波速的时变曲线,可以提取地震发生前后介质波速变化的时空分布;并可通过进一步的对比分析,寻找引起介质波速...
戴宗辉张晓东
关键词:地震背景噪声
印尼苏门答腊8.7级大震对我国陆区的影响
<正> 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尼苏门答腊8.7级地震,是全球有地震台网以来100多年中记录到的少数几次特大地震之一。从历史上看,苏门答腊海域发生8级左右大震后,往往影响到中国大陆地区,并在不长的时间内(一年左右...
张国民张晓东刘杰刘耀伟田勤俭郝平马宏生焦明若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