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永仙

作品数:106 被引量:43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2篇天文地球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87篇地震
  • 37篇震前
  • 32篇地震前
  • 32篇前兆
  • 23篇地震前兆
  • 16篇响应比
  • 16篇加卸载响应比
  • 15篇地震预测
  • 15篇图像
  • 9篇数值模拟
  • 9篇M
  • 9篇值模拟
  • 8篇地震活动
  • 7篇地震预报
  • 7篇信息方法
  • 7篇孕震
  • 7篇大地震
  • 6篇图像信息
  • 6篇前兆异常
  • 5篇地震孕育

机构

  • 64篇中国地震台网...
  • 36篇中国地震局
  • 24篇中国地震局地...
  • 16篇北京市地震局
  • 1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1篇中国科学院力...
  • 10篇中国地震局地...
  • 10篇辽宁省地震局
  • 7篇国家地震局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河北省地震局
  • 4篇天津市地震局
  • 4篇山东省地震局
  • 4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燕山大学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昆士兰大学

作者

  • 106篇张永仙
  • 19篇张小涛
  • 17篇武安绪
  • 16篇尹祥础
  • 16篇张晓东
  • 14篇彭克银
  • 12篇张国民
  • 11篇石耀霖
  • 11篇余怀忠
  • 8篇刘杰
  • 7篇王海涛
  • 7篇宋治平
  • 7篇李平安
  • 7篇吴永加
  • 6篇薛艳
  • 5篇黎明晓
  • 5篇李纲
  • 5篇程佳
  • 4篇林向东
  • 4篇王裕仓

传媒

  • 26篇地震
  • 13篇国际地震动态
  • 9篇地震学报
  • 7篇中国地震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东北地震研究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地震预报论坛...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山西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5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5篇2000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年8月9日精河6.6级地震前LURR异常时空演化特征
2017年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对2017年8月9日新疆精河6.6级地震前加卸载响应比时空演化特征和异常区的孕震积分时程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精河6.6级地震前,研究区出现了明显的加卸载响应比高值异常区域,异常区呈现环状特征;而且,异常区域随时间逐渐向震源附近迁移,异常演化过程中异常区域内部和周围发生了6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2次6级地震发生在异常高值减弱过程中,异常峰值到发震的时间分别为11、22个月,大于以往研究的理论发震时间,这可能是受构造应力区域性特征影响的缘故。
尼鲁帕尔.买买吐孙王海涛张永仙刘月唐兰兰魏芸芸
关键词:加卸载响应比
汶川M_S8.0地震前地磁短临异常与强震预测探索被引量:21
2009年
强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化异常主要表现在幅度与相位上的变化.利用中国地磁台网多年观测资料,研究了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地磁垂直分量日变极小值出现的时间(低点时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异常特征,即低点位移现象;并用此方法预测了汶川8.0级地震6级余震平静2个月后的一组6级强余震.这种少见的异常现象与强震发生有较好的相关性.发震日期为异常出现后的第27天或第41天的前后4天,强震发生地区在低点位移突变分界线附近.此外,还研究了汶川8.0级地震临震前,震中周围出现的地磁日变幅异常现象.
王武星丁鉴海余素荣张永仙
关键词:地磁低点位移汶川8.0级地震强震预测
多方法联合分析未来地震发生趋势被引量:7
2012年
综合多种前兆方法分析地震活动规律,研究目标地区未来地震发生的趋势。首先采用图像信息法(PI)进行扫描,从长期尺度上找出研究区域内地震活动异常的地区,并结合相关的活动断裂分布及区域地震活动确定未来地震的发震危险区;然后采用加卸载响应比(LURR)、态矢量(SV)、矩张量加速释放(AMR)等中短期前兆方法分析这些区域的地震发生可能,并对地震发生的相关信息做进一步估算;在空间上实现向地震危险区域的逐渐逼近,时间上实现从长期预测到中短期预测的自然过渡。作为回顾性震例研究,我们对近3年来发生在中国西部的强震(ML>6.5)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算法而言,将不同前兆方法适当组合结合能够更为明确地为未来地震危险性评估提供信息和约束。
余怀忠程佳张小涛刘杰李纲张永仙
关键词:地震趋势图像信息加卸载响应比地震前兆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图像信息演化及可能的前兆分析技术
2017年
以汶川8.0级地震震中(31°N,103.4°E)为中心,选取±20°范围的DEMETER卫星电离层电子浓度、电子温度参量,采用改进的图像信息(Modified Pattern Informatics)方法,固定资料时间长度,按1天滑动,系统扫描了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电离层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的图像信息演化过程.
张永仙宋程
关键词:电离层地震前前兆电子温度
利用多方法对我国西部地区强震进行回溯性检验研究
本研究运用多方法联合模式对我国西部地区(20~50°N,70~110°E)2007-01-01至2010-01-01期间的ML≥6.5级地震进行了回溯性研究。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采用图像信息方法(PI)进行全国扫描,从长期...
张小涛余怀忠程佳张永仙
关键词:地震前兆
文献传递
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提取地震电离层扰动异常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首先总结了国内外利用法国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识别和提取地震电离层中主要参量扰动异常的常规研究方法,介绍了图像信息方法(pattern infoimatics method,简称PI方法)研究地震活动性异常及其应用于中长期地震危险性预测的研究进展和成果.然后主要介绍了改进型图像信息方法(modified pattern informatics methodd,简称MPI方法)在提取电磁卫星数据资料中的进展应用.该方法的震例研究结果显示,地震电离层中电子浓度(N_e)、电子温度(T_e)异常出现的时间一般在震前一个月左右,相对于其它方法提取到的异常在震前几小时至数天内,这一突出特点将使得MPI方法在短临地震预报中更具有可操作性.然而,该方法能否作为提取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实用数据处理方法并应用于地震短临预测中,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最后本文提出了将MPI方法应用于提取地震电离层异常信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几个问题.
夏彩韵张永仙尼鲁帕尔.买买吐孙张小涛
关键词:DEMETER震例研究
PI方法的修改及其在中强地震前电离层异常识别中的应用
在电磁卫星观测资料的各种分析处理中,时空背景场的分析与短临异常的提取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通过对法国DEMETER电磁卫星观测资料的时空分析和异常提取研究,初步认为图像信息PI方法(Pattern Informatics ...
武安绪张永仙张小涛
文献传递
流量与水温关系的模型研究及地震水温前兆机制的探讨被引量:14
1991年
应力的变化可以导致孔隙水压和渗透率变化,从而引起水流量变化而导致地下水温变化。本文建立了两类热泉的含水层模型和一种自流井模型,讨论了流量与水温之间的定量关系,并对水温前兆的机制包括前兆时间、升降温特点、灵敏度等方面作了初步讨论。
张永仙石耀霖张国民
关键词:地震前兆水温
基于图像信息方法的日本东北M_W9.0地震回溯性预测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以日本局部地区(32.0°~46.0°N,136.0°~148.0°E)为研究区域,应用图像信息方法,选用8a滑动预测窗长,1°×1°网格为主要计算参数,系统计算了研究区域内2000年以来的"地震热点"(显著异常地区)并获得了区域内7级以上大震特别是2011年日本东北M_W9.0地震的热点演化图像。结果表明:①包含M_W9.0地震的预测时间窗内,其震中的邻近网格持续有热点出现,并且其中有4个连续滑动的窗口中该地震震中所在网格亦存在热点。②在回溯时间段内发生的21个M≥7.0地震中,除2004年9月5日发生于日本近畿南岸近海的M7.1地震前无地震热点外,绝大多数在震前皆有热点出现。③与其他M≥7.0地震相比,M_W9.0地震前热点图像分布范围更广,稳定性更好,持续时间更长。
宋程张永仙夏彩韵吴永加
天祝地区垂直地电场观测试验及数据初步分析
<正>利用卫星观测技术开展地震电磁异常变化监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地震预测研究一个全新的领域。为推进卫星观测技术在地震研究中的应用,我国拟将发射地震电磁试验探测卫星,与地面地震观测网络相结合,形成立体观测系统。为配合我国...
王兰炜申旭辉张永仙张世中朱涛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