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震

作品数:27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7篇胆道
  • 6篇手术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小儿
  • 5篇胆道闭锁
  • 5篇外科
  • 5篇细胞
  • 5篇细胞瘤
  • 5篇母细胞
  • 5篇母细胞瘤
  • 5篇结肠
  • 5篇巨结肠
  • 5篇腹腔
  • 5篇腹腔镜
  • 5篇闭锁
  • 4篇预后
  • 4篇术后
  • 4篇切除
  • 4篇先天性巨结肠

机构

  • 27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山东省千佛山...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27篇张震
  • 23篇李龙
  • 13篇乔国梁
  • 12篇魏延栋
  • 9篇葛军涛
  • 9篇张军
  • 9篇李颀
  • 8篇刘树立
  • 7篇李旭
  • 7篇王琛
  • 6篇张金山
  • 6篇陈震
  • 4篇管考平
  • 4篇叶茂
  • 3篇刁美
  • 3篇姜茜
  • 3篇于蒲
  • 2篇刘垚
  • 2篇王海斌
  • 2篇肖萍

传媒

  • 13篇中华小儿外科...
  • 5篇临床小儿外科...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6
  • 8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总管内注射无水乙醇致胆道闭锁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应用胆总管内注射无水乙醇建立SD大鼠胆道闭锁模型。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组中经静脉留置针插入胆总管注入无水乙醇,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观察SD大鼠的生化及病理结果。结果在实验组中SD大鼠根据病理及生化检测分为肝功能持续恶化组和肝功能修复组,肝功能持续恶化组在8周以后生化明显高于对照组及肝功能修复组。常规HE染色及SMA、Masson染色也出现明显变化。结论胆总管无水乙醇注射诱导胆道闭锁模型是一种可靠的动物模型,此动物模型会帮助人们进一步研究胆道闭锁提供更多的研究手段。
葛军涛李龙魏延栋王海斌乔国梁张震刘垚明安晓
关键词:胆道闭锁肝硬化无水乙醇大鼠模型
肠门分流术治疗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分流断流术后复发出血的探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分流术(mesenteric-to-left portal vein bypass,MLPVB又称Rex Shunt,RS手术)治疗小儿肝前型门静脉高压分流或断流术后复发出血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3年6月共对15例肝前性门静脉高压分流、断流术后复发出血的患儿实施RS手术.本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76.9±31.9)个月.15例患儿均于本次入院前1~3年接受过分流或断流手术,其中接受分流术6例,断流术9例;患儿术后复发呕血、黑便,需输血维持血红蛋白,输血量平均(1 280.0±280.8)ml.15例患儿术前红细胞降低,5例白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血生化检查肝功能正常;无肝性脑病表现.术前影像学检查门静脉左支直径平均为(1.9±1.3)mm,其中3例门静脉左支未显示,5例直径小于3mm.手术采用上腹肋缘下横切口,测定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并行门静脉造影.分离矢状部肝组织,游离肝门静脉左支,穿刺测压并造影,确认门静脉左支通畅,阻断钳阻断并纵行劈开矢状部.根据门静脉造影及探查情况选择游离胃冠状静脉、或脾静脉.然后以6-0 Prolene线将胃冠状静脉、脾静脉与门静脉左支行端侧吻合.再次测定肠系膜上静脉压力,并行血管造影.术后随访6~60个月.结果 15例患儿均成功实施RS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03.3±25.3)min,出血约20~50ml,分流完成后造影显示分流血管均通畅无狭窄.分流前门静脉压力平均为(40.6±6.6)cmH2O,分流后平均降(20.6±4.8)cmH2O,平均住院时间(6.5±1.7)d.随访期间,无复发呕血,B型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分流血管通畅.本组术中造影显示,15例患儿门静脉左支直径平均为(4.5±1.0)mm,与术前影像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6.1);术后超声检查显示,门静脉左支直径为(6.0±0.7)mm,与术中造影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本组术后血生化肝功能及血�
刘树立李龙张军李旭管考平张金山陈震乔国梁张震
关键词:复发
胆道闭锁患儿家属心身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胆道闭锁患儿家属的心身健康状况。方法对255名胆道闭锁患儿家属采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胆道闭锁患儿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其中女性家属显著高于男性(P<0.05);年龄≤3个月患儿生存率显著高于>3个月的患儿,其家属焦虑、抑郁、恐怖情绪检出率显著低于年龄>3个月的患儿家属(P<0.01)。结论胆道闭锁患儿家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性家属心理问题更为突出,应对其予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身健康水平。
葛军涛葛汝刚乔国梁张震魏延栋王琛刘树利张军李龙
关键词:胆道闭锁家属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常模抑郁
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与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缺乏与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的关系,明确Rex手术对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影响。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23例患儿因"门静脉海绵样变"就诊于我院,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1-17.5岁,平均6.5岁。18例患儿接受Rex手术治疗,2例患儿接受腹腔镜下脾动脉结扎术治疗,2例为门静脉海绵样变Rex术后复发患儿入院后保守治疗,1例接受Warren手术治疗。所有患儿术前收集血液样本,17例Rex手术后、1例Warren术后、1例脾动脉结扎术后患儿收集静脉全血样本,2例Rex术后复发患儿入院后收集静脉血样本。18例正常儿童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试剂盒,利用ELISA技术检测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的血清浓度和抗凝血酶Ⅲ的活性。结果术前患儿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P=0.001和P=0.000);术前患儿抗凝血酶Ⅲ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Rex手术后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P=0.000,P=0.001和P=0.000); Rex术后抗凝血酶Ⅲ浓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9)。Rex术后蛋白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3);Rex术后蛋白S、抗凝血酶Ⅲ浓度和抗凝血酶Ⅲ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P=0.134和P=0.612)。结论小儿肝外门静脉高压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显著降低,Rex手术有利于改善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Ⅲ水平,可能与门静脉血流恢复有关。
张金山李龙李颀刁美李旭管考平魏延栋张震陈震
关键词:儿童高血压门静脉
肝尾状叶小儿肝母细胞瘤切除
2015年
目的对肝尾状叶小儿肝母细胞瘤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和方法进行探索,以期扩大手术的适应证,提高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对24例肝尾状叶小儿肝母细胞瘤施行肿瘤切除手术,患儿年龄8个月~7岁,其中6个月~1岁6例,1~3岁11例,3~7岁7例,平均2.8岁;其中男15例,女9例;肿瘤直径4.2~8.7cm,平均6.8cm;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本组患儿的生存率。结果本组24例患儿均顺利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150-375min(平均242min),术中出血50-500ml,5例未输血。第一肝门阻断时间20~30min(平均24min),其中5例患儿(20.8%)行全部或部分尾状叶切除,19例(79.2%)行全部或部分尾状叶切除联合其他部分肝切除。2例患儿因肿瘤浸润下腔静脉前壁需行下腔静脉部分切除和下腔静脉修补术。本组肝母细胞瘤患儿的1、3、5年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1.7%(22/24)、79.2%(19/24)、46.4%(11/24)。其中最长的无瘤生存期为95个月。24例患儿术后门诊行规律定期复查,其中有12例(50%)患儿复发,发现复发后继续行化疗。5例发生肺转移的患儿中,2例手术后经化疗转移灶消失,另3例于术后1年内死亡。结论肝尾状叶小儿肝母细胞瘤切除仍是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结合本组经验,肿瘤的完整切除仍具有一定可行性。这类肿瘤的完整切除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长期生存率,对于改善肝母细胞瘤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乔国梁李龙葛军涛刘树立张军王琛张震陈震
关键词:肝肿瘤尾状叶肝切除术
超声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经腹壁联合经会阴超声对先天性巨结肠儿童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检查的114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的超声声像图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和临床特征为诊断“金标准”,计算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评价超声检查与诊断“金标准”的一致性。结果114例患儿中,23例(20.2%)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包括巨结肠相关小肠结肠炎(HAEC)6例,吻合口漏2例,各种瘘道形成3例,吻合口裂开2例,脱出肠管扭转2例,吻合口狭窄2例,病变段残留4例,术后出血2例。超声发现19例并发症,漏诊2例HAEC、1例吻合口裂开和1例脱出肠管扭转。超声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6%、100.0%、100.0%、95.8%。超声检查与诊断“金标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83,P<0.001)。结论经腹壁联合经会阴超声检查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症的监测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马亚李颀张震肖萍闫淯淳姜茜
关键词:巨结肠HIRSCHSPRUNG病手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治疗小儿肝囊肿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小儿肝囊肿腹腔镜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肝囊肿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4例;年龄12d~3岁7个月;全部为单发囊肿。全部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经脐部单切口腹腔镜5例),及术中胆道造影。1例患儿行腹腔囊肿切除术,4例患儿行腹腔镜囊肿开窗术,2例患儿行腹腔镜囊肿胆囊吻合术。结果无术中中转开腹。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02.9±23.6)min。出血量2~5ml。无死亡病例,无创面出血,腹腔感染,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患儿术后3~7d出院。术后每3个月门诊复查超声及生化指标,全部患儿肝功能及胆红素正常。囊肿切除及开窗术患儿无囊肿复发,胆囊吻合术患儿囊肿明显减小,无不适症状;无胆道感染、腹腔感染积液等并发症。结论小儿肝囊肿应用腹腔镜及经脐部单切口腹腔镜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如果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可考虑行囊肿胆囊吻合术。
李颀李龙刁美张震
关键词:肝囊肿腹腔镜检查
Currarino综合征基因MNX1新突变位点分析
2019年
目的寻找Currarino综合征患儿在已知基因MNX1上的新发突变位点,探索新发突变对原基因与基因产物的结构及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以其影响为根据阐述Currarino综合征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抽取2014~2016年入院治疗的5例Currarino综合征患儿及其核心家属(患儿父母)的外周血液作为样本,应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5个家族的成员进行外显子测序,通过结果分析,筛选出存在MNX1基因突变的个体,后针对存在MNX1基因突变的个体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已报道的关于Currarino综合征患儿中MNX1突变位点进行对比,寻找新的突变位点。结果根据测序与验证试验结果,我们发现了2种发生在外显子上的突变c.863N>T,c.723N>A,其中c.863N>T属于已报道过的突变类型,c.723N>A并未报道过,为新发位点。通过对MNX1基因结构的分析,由于c.723N>A位于基因同源结构域上游,且为终止密码子突变,故该突变的发生对于MNX1基因的功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结论目前对于Currarino综合征的基因研究还不能充分解释该病的发病机制,故在已发表的文献中尚无其下行信号传导通路实验及动物模型试验的相关报道,现阶段对于Currarino综合征的研究仍处于基因探索阶段,该综合征的研究仍任重而道远。
高擎李龙张震陈震肖辉
关键词:基因外显子测序CURRARINO综合征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20年第7期导读
2020年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小儿外科的进展,小儿外科不仅包括我们传统的普外、胸外、泌尿、新生儿外科等领域,更进一步发展出气道,甲状腺甲状旁腺,血管等新的儿外科领域,而随着ECMO技术在儿外科的广泛应用,其相关的技术和问题也得以进一步的研究。2020年第7期重点介绍了创伤、内分泌疾病、新生儿疾病、气道和胸部疾病等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国际热点问题进行文献综述。本文对该期杂志内容进行初步摘录和归纳。
李颀张震张军刘雪来李旭冯翠竹尹彤刁美王雪琪张金山陈兴海李龙
关键词:小儿外科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外科内分泌疾病SURGERY
腹腔镜在小儿胰腺囊性占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对腹腔镜在小儿胰腺囊性占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探讨总结分析.方法 2006,4-2014,2 腹腔镜手术治疗腹腔镜在小儿胰腺囊性占位病变5 例,患儿年龄13-56m,女孩2,男孩3 例.占位直径4-12cm.其中假性胰...
刘树立李龙李旭张军管考平马丽霜王琛张震魏延栋乔国梁于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