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束沛镒

作品数:37 被引量:148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2篇地震
  • 10篇波速
  • 9篇S波
  • 6篇S波速度
  • 5篇震源
  • 5篇台站
  • 4篇地震台
  • 4篇地震图
  • 4篇波速比
  • 3篇低速层
  • 3篇地壳
  • 3篇地震波
  • 3篇岩石
  • 3篇岩石圈
  • 3篇震波
  • 3篇震源参数
  • 3篇深部
  • 3篇深部构造
  • 3篇深源
  • 3篇小震

机构

  • 36篇中国科学院
  • 15篇河北省地震局
  • 5篇中国地震局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广东省地震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家地震局
  • 1篇唐山市地震局

作者

  • 37篇束沛镒
  • 13篇刁桂苓
  • 11篇李幼铭
  • 10篇张学民
  • 4篇张立敏
  • 4篇李钦祖
  • 4篇于利民
  • 3篇高锡铭
  • 3篇马林
  • 3篇武有文
  • 2篇夏乱保
  • 2篇焦丞民
  • 1篇蒋维强
  • 1篇张中杰
  • 1篇赵英萍
  • 1篇胡家富
  • 1篇夏国辉
  • 1篇姚振兴
  • 1篇王为民
  • 1篇王为民

传媒

  • 6篇华北地震科学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地震
  • 3篇地震学报
  • 2篇南极研究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壳形变与地...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中国地震
  • 1篇极地研究
  • 1篇石油科技论坛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90
  • 7篇1989
  • 1篇1983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冀东油田磁偏角现场实测研究及其实用意义被引量:3
1995年
本文以冀东油田磁偏角现场实测数据结合采油井的钻探效果进行探讨,事实表明,由于受到构造运动、风化沉积和岩浆侵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地下浅层构造比深部存在更多的横向不均匀,导致局部小范围磁偏角较大波动,它对油田定向斜井钻探将带来一定影响。
夏国辉束沛镒郑双良张凤玉李宝岱
关键词:磁偏角油田采油井
华北地区地下介质波速比值(V_P/V_S)研究被引量:30
2004年
文中利用分别独立反演得到的华北地区 16个台的S波和P波速度结构 ,计算了各台站下方分层速度结构各层的波速比值 ,发现在强震区的波速比总体上高于弱震区 ,且地壳中的一些低速层位会出现 >1 8的波速比值 ,而在弱震区或稳定块体内部 ,各层波速比一般都低于正常波速比 1 732 ,平均值甚至 <1 7;在过渡区域 ,如位于盆地边缘或稳定块体边缘的台站 ,其波速比值有高有低 ,一般情况下 >1 732。在此基础上 。
张学民刁桂苓束沛镒刘素英
关键词:波速比低速层地震学地下介质
山西省部分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研究及与地震关系探讨被引量:17
2003年
收集山西省数字台网记录的深源远震S波 ,采用S波理论波形拟合的方法 ,获得了山西省境内共 6个台站下方的剪切波速度结构 .结果显示 ,该省区域内地壳厚度普遍较厚 ,其中 4个台站地壳厚度均在 4 0km以上 ;同时地壳均为高低速层相间结构 ,且不同地区的台站呈现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 ,同一构造区域周围的台站显示了区域相似的特点 .最后 ,结合多次中小地震的优势深度层位 ,讨论了多震层与高低速层结构的相关性 .
张学民束沛镒刁桂苓
关键词:S波低速层多震层剪切波
山西省部分台站下方S波速度结构研究及与地震关系探讨
<正>本文利用山西省数字台网的深源远震S波记录,利用直接拟合S波波形的方法反演得到了山西境内山自皂(113.71,40.08)、右玉(112.37,40.02)、苛岚(111.72,38.78)、昔阳(113.72,37...
张学民束沛镒刁桂苓
文献传递
三维实时自动磁导向技术为定向井地下巡航绕障精准中靶指路
2012年
当前我国油田钻井工艺磁导向基础磁参数精度不高,以不准确井口值延伸至钻井轨迹二维、三维全程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差,因此偏靶、脱靶常有发生。鉴于此,根据17年来多个油田精密磁测事实和地质演化等情况,论述了我国油田钻采区开展高精度、高密度磁测为钻井精确中靶导向服务的必要性,并从地磁场高斯理论出发,结合地面三维磁测,以旧井和油田钻采区地下磁性边界为约束条件,求解地下钻采空间三维磁场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三维显示技术,实现钻井实时可视化操作,为钻机地下自动巡航、防碰绕障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笔者认为,若把磁导向和地质导向集成于MWD,将是定向钻井导向的完整组合。所述理论方法及其成功实施对于我国油田钻井磁导向及其显示方式来说是创新性的进步。
区家明郭清杜爱民束沛镒
利用合成地震图研究东北地区壳幔介质结构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采用计算合成地震图与分布在东北地区的11个地震台记录的深源远震波形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该区壳幔结构.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地下100km 以上壳幔介质为分层结构,并存在有低速层.莫霍界面较清晰.地壳厚度在31.8—35.8km 之间.
姚殿义于利民李钦祖束沛镒李幼铭
关键词:地震图地质构造地壳
陕西省数字地震台下方壳幔速度结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利用广义反、透射系数的传递矩阵计算理论地震图,用快速模拟退火法搜索最佳模型,通过与地震台站实际记录的P波波形进行拟合对比,反演了陕西省13个数字地震台下方的P波速度结构。台站分布区域涉及到秦岭造山带、渭河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台三个构造区域。结果显示,3个构造区的地下速度结构差异明显,呈现了各自的构造特点,其中秦岭造山带上地壳乃至地表速度高,中下地壳出现多个低速层,可能与岩石脱水、构造滑脱带等有关;渭河盆地内上中地壳高低速度层交替出现,反映了断层活动在浅部的影响;鄂尔多斯地台有部分台站保持稳定的匀速构造,反映了古老地台地层稳定发展的特性,部分台站受到后期改造,低速层位增多。因为变化剧烈的台站分布在盆地的南部和西部,而且震源机制解显示该区主应力场方向为近东西向,可以说秦岭北缘的断裂作用以及后来来自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是导致渭河盆地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我们讨论了速度结构与强震、地震分布以及不同构造演化的关系。
张学民刁桂苓王为民束沛镒
关键词:低速层渭河盆地
山西省地下S波速度结构研究
<正> 利用山西省数字台网的深源远震S波记录,利用直接拟合S波波形的方法反演得到了山西境内山自皂、右玉、苛岚、昔阳、离石、夏县6个台站下的剪切波速度结构。1 波形拟合原理对于位错点源,SV波地表位移径向分量和垂直分量的频...
张学民束沛镒刁桂苓
文献传递
南极沿167°E子午线横贯南极山脉岩石圈速度结构被引量:6
1999年
依据沿大圆弧穿越南极点和斯科特站两地震台的地震瑞利面波波形资料,计算了两台之间的相速度频散,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台间地下200km 岩石圈剪切波速度细结构。结果表明,横贯南极山脉地壳厚度约为45km ,55~75km 之间存在明显低速带,它预示着这一深度有熔融的岩浆存在。
束沛镒焦丞民
关键词:瑞利面波岩浆子午线岩石圈
全文增补中
利用深源远震记录波形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边缘台站区域的地下介质分层结构
为了研究新疆准噶尔盆地深部地壳和上地幔介质分层结构,本文根据Delta矩阵分解形式,按波场基本传播项进行有效组合,使得深源远震P波的综合地震图的计算变得十分简洁.本文以盆地边缘五个地震台站的短周期地震仪记录的十个深源远震...
朱碚定李幼铭张立敏梁尚鸿束沛镒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