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初沂

作品数:6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稻瘟
  • 5篇稻瘟病
  • 5篇稻瘟病菌
  • 5篇瘟病
  • 5篇病菌
  • 5篇插入突变
  • 4篇T-DNA插...
  • 3篇突变
  • 3篇基因
  • 3篇T-DNA插...
  • 2篇稻瘟菌
  • 2篇突变体
  • 2篇基因组
  • 2篇基因组学
  • 2篇功能基因
  • 2篇功能基因组
  • 2篇功能基因组学
  • 2篇分子
  • 2篇分子靶
  • 2篇分子靶点

机构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潘初沂
  • 5篇鲁国东
  • 5篇王宗华
  • 3篇林艳
  • 3篇李宏宇
  • 2篇李宏宇
  • 1篇赵长江
  • 1篇陈涵
  • 1篇雷财林
  • 1篇魏艺聪
  • 1篇陈丽华

传媒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稻瘟病菌T-DNA插入方法优化及其突变体分析被引量:27
2003年
优化了农杆菌介导转化稻瘟病菌获得T DNA插入突变的条件 ,包括选择转化子的潮霉素B用量 ,抑制农杆菌的抗生素头孢噻肟钠和羧苄青霉素的配比 ,不同转化阶段培养基的选择等。转化 1× 10 6 个孢子平均可获得约5 0 0个左右的转化子 ,PCR和TAIL PCR检测表明约 85 %转化子中含T DNA插入。对 15 2 0个突变体进行形态变异观察 ,发现菌落颜色突变的有 15个 ;随机取 5 8个突变体进行比较 ,发现产孢量减少的 4个 ,孢子萌发率降低的 8个 ,附着胞形成率降低的 9个 ;还获得对水稻品种C10 1LAC(Pi 1)和 75 1 12 7(Pi 9)致病的突变体 。
李宏宇潘初沂陈涵赵长江鲁国东王宗华
关键词:稻瘟病菌T-DNA突变体功能基因组学
稻瘟菌若干T-DNA插入突变体初步分析
2007年
为揭示稻瘟菌致病分子机制,创建了该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部分突变体经表型分析,获得3个生长发育及致病性同时发生变异,5个生长发育正常但致病性变异及2个生长发育变异但致病性正常的突变体;以TAIL-PCR方法获得了这些突变体T-DNA插入位点及其边界序列,并用生物信息方法对被T-DNA标签的基因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这些基因的功能提供了重要信息.
魏艺聪潘初沂李宏宇鲁国东雷财林王宗华
关键词:稻瘟菌生物信息
稻瘟病菌与产孢相关的基因及应用
稻瘟病菌与产孢有关的基因。通过T-DNA插入突变的方法,分离与鉴定,得到稻瘟病菌产孢基因MG08093.4。该基因影响稻瘟病菌的分生孢子的形成,分生孢子梗的分化形成不受影响;孢子萌发及附着胞形成延迟;不影响侵染能力。通过...
鲁国东林艳潘初沂李宏宇王宗华
文献传递
稻瘟菌T-DNA插入所致Pi9致病突变体的获得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自建稻瘟菌菌株FJ95054B T-DNA插入突变体库,筛选获得2个对水稻品种P i9致病的突变体P i9-2-8T940017401和P i9-1-2 T940032801.以T-DNA侧翼序列为探针筛选该菌株的BAC文库,得到阳性BAC克隆.
林艳潘初沂李宏宇陈丽华鲁国东王宗华
关键词:稻瘟病菌T-DNA插入突变
稻瘟病菌T-DNA插入致病突变体的分析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无性世代为Pyricularia grisea(Cooke)Sacc.)引起的稻瘟病是全球水稻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之一(Ou,1985;Zeigl...
潘初沂
关键词:T-DNA插入突变农杆菌介导转化功能基因组学
文献传递
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b及应用
一种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b。通过T-DNA插入突变的方法,分离与鉴定,得到稻瘟病菌无毒基因Avr-Pib。该基因的敲除突变体能引起含有Pib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感病;敲除突变体以及田间感病菌株通过功能互补实验后,即...
王宗华林艳鲁国东李宏宇潘初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