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杰军

作品数:295 被引量:3,506H指数:29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6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8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22篇肿瘤
  • 69篇细胞
  • 52篇胃癌
  • 49篇血管
  • 28篇蛋白
  • 27篇基因
  • 25篇恶性
  • 24篇血管形成
  • 23篇肠癌
  • 22篇内皮
  • 22篇化疗
  • 22篇癌症
  • 21篇腺癌
  • 20篇晚期
  • 19篇预后
  • 18篇恶性肿瘤
  • 17篇肿瘤转移
  • 15篇疼痛
  • 15篇肺癌
  • 14篇血管内皮

机构

  • 28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8篇上海市疾病预...
  • 16篇解放军第81...
  • 14篇中国医学科学...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解放军第30...
  • 8篇同济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7篇上海市第一人...
  • 7篇江苏省肿瘤医...
  • 7篇北京大学肿瘤...
  • 5篇大连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第一...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四川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上海市胸科医...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92篇王杰军
  • 65篇于观贞
  • 45篇许青
  • 42篇钱建新
  • 32篇高勇
  • 26篇王喜
  • 23篇顾小强
  • 22篇郭静
  • 21篇陈颖
  • 19篇王兵
  • 18篇曹传武
  • 18篇潘军
  • 16篇郑莹
  • 16篇武清
  • 16篇邹建军
  • 15篇柳珂
  • 15篇骆益宙
  • 13篇秦叔逵
  • 12篇焦晓栋
  • 11篇李睿

传媒

  • 5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3篇肿瘤
  • 13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国外医学(肿...
  • 10篇第三届中国抗...
  • 9篇中国肿瘤
  • 8篇肿瘤防治研究
  • 5篇癌症
  • 5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实用医药杂志
  • 5篇癌症进展
  • 5篇国际肿瘤学杂...
  • 5篇2014第十...
  • 4篇世界华人消化...
  • 4篇中国癌症杂志
  • 4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国疼痛医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肿瘤学杂志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10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22篇2011
  • 10篇2010
  • 17篇2009
  • 32篇2008
  • 19篇2007
  • 29篇2006
  • 21篇2005
  • 9篇2004
  • 10篇2003
  • 5篇2002
  • 30篇2001
  • 14篇2000
2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血管形成的转基因鼠模型
2001年
RIP-Tag转基因鼠、BPV1.69转基因鼠以及 K14 -HPV16转基因鼠 ,是目前用于肿瘤血管形成研究常见的 3种动物模型。在实体瘤形成前各个阶段的组织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变化均可检测到 ,且能够反映 VEGF、FGF等血管形成刺激因子的相应变化。已开始用于验证 AGM14 70 (TN P470 )、α干扰素、米诺环素等抗肿瘤血管形成药物前临床试验 ,结果满意 。
许青王杰军
关键词:转基因鼠血管形成肿瘤
BxPC-3条件培养液对PC12细胞株DA和NE代谢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BxPC-3条件培养液影响分化的PC12细胞神经递质代谢的机制.方法:用去除IL-6的BxPC-3条件培养液处理分化的PC12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HPLC检测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DA、5.HT和NE的含量.在不含血清的条件培养液中加入IL-6(0.01mg/L,0.1mg/L,0.25 mg/L,0.5 mg/L,1mg/L,1.5 mg/L,2 mg/L),分别收集上清和细胞裂解液,采用HPLC检测DA和NE的含量.结果:各组细胞凋亡率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条件培养液中加入IL-6抗体后,上清中DA和NE的含量明显增加,而细胞内DA和NE代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加入不同剂量IL-6后,随着浓度的增加,DA和NE的代谢近似呈现剂量依赖性降低,当IL-6浓度为1mg/L时DA和NE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xPC-3条件培养液主要通过IL-6影响分化的PC12神经递质代谢.
李荣王杰军吴欣郭静王妙苗王喜解静何晓静
关键词:条件培养液白介素6PC12细胞代谢
Beclin1和PTE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预后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Beclin1和PTEN蛋白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意义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99例胃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Beclin1和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的关系;用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15例新鲜胃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Beclin1和PTEN蛋白的表达率。所有标本均来自上海长征医院。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提示癌组织中Beclin1和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94/199)和55.8%(111/199),均低于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率E94.5%(188/199)和92.5%(184/199),P〈0.01]。胃癌组织中Beclin1和PTEN蛋白的低表达均与性别、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以及疾病分期有关(P〈0.05)。胃癌组织中Beclin1和PTEN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0,P〈0.01)。生存分析表明Beclin1和PTEN均是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Beclin1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67.0%(63/94),阴性者为33.30(35/105);PTEN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1.2%(79/111),阴性者为21.60(19/88)(P值均d0.01)。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结果提示胃癌标本中Beclin1和PTEN蛋白含量明显低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P值均G0.01)。结论Beclin1和PTEN的异常表达可能和胃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李捷于观贞王杰军潘军柳珂李萍周洲陈颖
关键词:胃肿瘤自噬肿瘤抑制蛋白质类预后
干扰素介导的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被引量:5
2001年
机体抗血管形成的主要因子之一是β-干扰素 (IFN -β)。经常 (或每日 )应用低剂量 IFN (α或β)或直接将 IFN-β基因转导到肿瘤细胞内 ,在一些临床前原位肿瘤模型中已经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对干扰素抗血管形成作用的进一步认识 。
曹传武王杰军
关键词:干扰素新生血管抗血管形成
视黄酸对肿瘤血管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1年
血管形成是肿瘤增殖及转移所依赖的基础。多种因素影响肿瘤血管形成 ,视黄酸在此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及机制 ,在多种实验模型中 ,视黄酸均表现有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细胞因子活性、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
许青王杰军
关键词:视黄酸肿瘤血管形成
Bevacizumab与Iressa对高转移肝癌原位移植瘤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Bevacizumab与Iressa对人高转移肝癌模型LCI-D20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动物模型制备7d后,分别采用空白对照Bevacizumab、Iressa以及二者联合治疗LCI-D20,用药28d后处死裸鼠,测量肿瘤质量,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结果裸鼠模型分为对照(A)组、Bevacizumab(B)组、Iressa(C)组、Bevacizumab与Iressa联合应用(D)组:各组平均瘤重分别为2.01、0.10、1.18、0.04g,A、B、C、D四组做完全随机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为42.81,P<0.01,A、B、C、D四组有统计学差异;A、B、C、D组做两两均数比较,AB、AC、AD、BC、CD均有差异,BD无差异。平均MVD为39.57、4.87、14.10、2.03人/HP,A、B、C、D四组做完全随机方差分析,检验统计量F为2283.65,P<0.01,A、B、C、D四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血管形成抑制剂Bevacizumab与Iressa有抑制肝癌血管形成及肿瘤生长的活性;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
陈方国王杰军薛琼于观贞侯亮郭子姮
关键词:肝癌血管形成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结构及其调节机制被引量:81
2001年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家族是细胞外基质降解过程中的重要酶类 ,在多种病理过程尤其是肿瘤侵袭和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
陈华江王杰军
关键词: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转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被引量:85
2001年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家族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酶类。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TIMP)是 MMP的天然抑制物。在细胞外基质中 MMP和 TIMP的失衡已证实与多种病理状态 ,尤其是与肿瘤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抑制
陈华江王杰军
关键词:肿瘤转移肿瘤侵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
新一代抗肿瘤药物Marimastat被引量:4
2001年
:m arim astat是一类作用于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的全新的抗肿瘤药。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能作用于细胞外基质 ,其过高的活性能破坏后者的正常生理作用 ,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临床前和临床试验都发现作为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 m arimastat能有效地抑制其活性 ,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同时该药还具有毒副作用小、病人耐受好等特点 。
黄杨卿王杰军
关键词:MARIMASTAT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抗肿瘤药
抗肿瘤转移新药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01年
抗肿瘤转移新药的研究主要包括抗癌细胞粘附、抗基底膜降解、抗癌细胞的运动、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 4个方面 ,其中的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是国内外抗肿瘤转移新药研究的重点。
高勇王杰军
关键词:抗肿瘤转移新药研究药物抗肿瘤药
共3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