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宓真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基因
  • 7篇细胞
  • 6篇神经母细胞
  • 6篇神经母细胞瘤
  • 6篇细胞瘤
  • 6篇母细胞
  • 6篇母细胞瘤
  • 4篇突变
  • 4篇基因突变
  • 4篇肌萎缩
  • 4篇骨发育
  • 4篇骨发育不全
  • 4篇发育不全
  • 3篇性肌萎缩
  • 3篇软骨
  • 3篇软骨发育
  • 3篇软骨发育不全
  • 3篇髓性
  • 3篇基因诊断
  • 3篇脊髓性

机构

  • 18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 1篇上海铁道医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0篇宓真
  • 12篇麻宏伟
  • 8篇王阳
  • 6篇武盈玉
  • 5篇赵颇
  • 5篇张锦华
  • 5篇赵淑霞
  • 3篇吉士俊
  • 3篇姜梅
  • 3篇董贵章
  • 2篇杨威
  • 2篇张宇瑾
  • 2篇张继红
  • 2篇高红
  • 2篇王旸
  • 1篇李爱敏
  • 1篇李爱敏
  • 1篇王跃红
  • 1篇王继东
  • 1篇姜俊

传媒

  • 4篇中华医学遗传...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小儿外科...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优生优育...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华儿童保健...
  • 1篇上海铁道大学...

年份

  • 3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3067例遗传咨询患者的遗传代谢病筛查
1995年
本文应用尿筛查试验、尿氨基酸双相纸层析、尿粘多糖双向电泳和糖醛酸测定,对3067例遗传咨询患者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诊断苯丙酮尿症199例,粘多糖沉积症21例,同型胱氨酸尿症3例,巨幼细胞贫血伴同型胱氨酸尿症、甲基丙二酸尿症3例,胱氨酸尿症1例,亚氨基甘氨酸尿症1例,Hartnup病1例,一过性酪氨酸血症1例。
佟秉玫董贵章宓真付爱莲
关键词:遗传代谢病筛查试验同型胱氨酸尿症巨幼细胞贫血糖醛酸纸层析
酸性粘多糖微量分析——醋酸纤维素薄膜双向电泳技术的应用被引量:1
1991年
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双向电泳技术检测9例粘多糖病患儿尿液。结果显示硫酸皮肤素、硫酸乙酰肝素、硫酸角质素3种异常组分,由此作出分型诊断。粘多糖组分吸光度测定亦有助于分型。该方法具有高分辨率,敏感性及准确性均比单向电泳强,操作简单,经济,取样方便等优点,适宜临床应用。
王旸傅爱莲宓真麻宏伟董贵章
关键词:粘多糖病双向电泳酸性粘多糖
一种简便、快速筛查软骨发育不全FGFR3基因G380R突变的检测方法
1999年
麻宏伟王姜梅赵颇宓真高红
关键词:软骨发育不全基因突变
一种脊髓性肌萎缩快速简便的基因诊断方法被引量:8
1997年
一种脊髓性肌萎缩快速简便的基因诊断方法王蜴麻宏伟宓真武盈玉赵淑霞吉士俊PCR-SSCP分析技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基因变异筛查技术。对脊髓性肌萎缩(spinalmuscularatrophy,SMA)的SMN(survivalmotorneuron,SM...
王蜴麻宏伟宓真武盈玉赵淑霞赵淑霞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基因诊断肌萎缩
TrkA基因在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及形态分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观察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基因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生长、诱导其分化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TrkA cDNA重组质粒转染入人神经母细胞瘤(NB)SH-SY5Y细胞系中,应用RT-PCR技术鉴定转染后基因的表达,比较转染前后SH-SY5Y细胞的增殖率及细胞的分化程度。结果 成功转染TrkA基因并在SH-SY5Y细胞中稳定表达,转染后SH-SY5Y细胞的增殖率较亲代细胞明显下降(P<0.01),细胞的分化程度增加(P<0.01)。结论 TrkA基因的高表达能有效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生长,并能促其向良性分化,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张继红张锦华陈冬松宓真李爱敏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增殖形态分化
Pfeiffer综合征的遗传异质性研究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为揭示Pfeifer综合征的分子病理缺欠。方法采用SSCP-DNA直接测序及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技术,对4个Pfeifer综合征家系的外周血DNA进行了分析。结果2个家系是由FGFR2基因突变所致:1例发生在FGFR2基因第8内含子3′剪切位点部位A→G突变;1例为FGFR2基因第9外显子Asp321Ala突变。另外1个家系是由FGFR1基因第5外显子Pro252Arg突变所致。结论该项研究结果表明了Pfeifer综合征的遗传异质性。
麻宏伟王阳宓真郝明革杨露赵淑霞吉士俊荆泽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和基因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的临床和基因研究麻宏伟王阳宓真武盈玉赵淑霞赵颇脊髓性肌萎缩(SMA)国外发病率为1/10000。国内至90年代已达180余例,其中儿童时期诊断的病例约为1/3。多以临床和肌肉病理确诊,尚没有基因研究的资料。我们近两年观察了4例SM...
麻宏伟王阳宓真武盈玉赵淑霞赵颇
关键词:外显子缺失基因研究心肌酶谱检查腱反射股四头肌肌纤维萎缩
全文增补中
小儿急性白血病血清总SOD锰-SOD铜-锌-SOD活力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4年
目的 为了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在小儿急性白血病 (A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该文探讨急性白血病 (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 SOD)、锰 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铜 锌超氧化物酶 (Cu Zn SOD)活力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法对 2 1例AL患儿化疗前后血清T SOD ,Mn SOD ,Cu Zn SOD活力进行检测 ,并与 2 1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 AL患儿化疗前血清T SOD ,Mn SOD活力低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Cu Zn SOD活力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经化疗达完全缓解后T SOD ,Mn SOD活力较化疗前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总SOD ,Mn SOD活力变化可能与小儿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二者的动态检测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
李爱敏张继红孙洪亮宓真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白血病
脊髓性肌萎缩患儿的NAIP基因分析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脊髓性肌萎缩的基因型与临床表型(survivalmotorneurone,SMN)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对13例运动神经元型基因缺失的脊髓性肌萎缩患儿进一步进行神经原性细胞凋亡抑制蛋白(neuronalapoptosisinhibitoryproteinNAIP)基因分析(Ⅰ型5例,Ⅱ型4例,Ⅲ型4例)。结果2例Ⅰ型患儿携有NAIP基因缺失(2/5,40%)。
麻宏伟王阳宓真武盈玉武盈玉赵淑霞赵颇李永昕
关键词:脊髓性肌萎缩基因缺失肌萎缩儿童
软骨发育不全和FGFR3基因突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探讨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特点和FGFR3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对22例软骨发育不全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及限制性内切酶酶解技术对其中7例软骨发育不全家系进行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突变分析。结果86%为散发病例,全部患儿均在出生时即表现为头大,7例软骨发育不全患儿均显示出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G380R突变(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的380位甘氨酸被精氨酸取代),而临床诊断为2例软骨发育低下的患儿均未携带该外显子突变,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结论FGFR3基因第10外显子G380R突变可能为中国人软骨发育不全患儿突变热点之一,FGFR3基因突变分析可应用于软骨发育不全的基因诊断和对临床可疑患儿进行鉴别诊断。
麻宏伟吉士俊赵颇高红王阳宓真武盈玉
关键词:软骨发育不全FGFR3基因突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