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骆芳

作品数:29 被引量:82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省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帕金森
  • 21篇帕金森病
  • 16篇多巴
  • 16篇细胞
  • 13篇凋亡
  • 13篇细胞凋亡
  • 13篇黑质
  • 12篇帕金森病大鼠
  • 11篇左旋多巴
  • 11篇黑质细胞
  • 8篇行为学
  • 8篇黑质细胞凋亡
  • 5篇多巴胺
  • 5篇叶提取物
  • 5篇银杏叶
  • 5篇银杏叶提取物
  • 5篇提取物
  • 4篇蛋白
  • 4篇毒性
  • 4篇神经毒

机构

  • 27篇华中科技大学
  • 24篇湖北省新华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29篇骆芳
  • 28篇曹非
  • 22篇孙圣刚
  • 22篇童萼塘
  • 11篇梅元武
  • 9篇陈吉相
  • 8篇刘昌勤
  • 5篇王涛
  • 5篇乔娴
  • 5篇曹学兵
  • 4篇魏桂荣
  • 4篇王涛
  • 1篇李红戈
  • 1篇陈涵
  • 1篇陈莉
  • 1篇胡波
  • 1篇菜敬杰
  • 1篇胡靖琛
  • 1篇许辉
  • 1篇刘燕杰

传媒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第九次全国神...
  • 3篇医药导报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神经免疫...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神经电生...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第一届全国医...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7篇2003
  • 7篇2002
  • 2篇200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形态学及行为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防止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细胞损伤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采用 TUNEL 法、Nissl’s染色、HE 染色、旋转行为观察的方法,观察造模成功后 GBE 治疗1、5、10d 大鼠旋转行为及黑质病理变化。结果:GBE 组黑质凋亡细胞数、旋转圈数均较 PD 组减少,HE 染色结构均得到改善。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防止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损伤。
曹非孙圣刚刘昌勤梅元武童萼塘骆芳
关键词:帕金森病黑质细胞银杏叶提取物
全文增补中
银杏叶提取物抑制左旋多巴神经毒性作用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观察左旋多巴神经毒性作用,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左旋多巴神经毒性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通过细胞凋亡、行为学、Nissl 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选择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治疗后3、5、7d 为观察时点,比较 L-dopa 治疗组和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与 L-dopa联合治疗组(E-D 组)PD 大鼠的效果。结果:与 L-dopa 治疗组比较,E-D 组大鼠黑质细胞凋亡数、旋转行为减少,而尼氏细胞计数、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则增加(P<0.05)。结论:L-dopa 具有神经毒性作用,GBE 可减轻 L-dopa 的神经毒性作用。
曹非孙圣刚王涛刘昌勤梅元武陈吉相曹学兵童萼塘骆芳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细胞凋亡左旋多巴
全文增补中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调查急性脑出血患者首发症状、发病时间和诱因,旨在更有效预防脑出血发病。方法搜集调查近8年728例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首发症状、发病时间和诱因。结果6:00~18:00发病582例占79.9%。18:00~6:00发病146例,占20.0%。脑出血发病第1位诱因是麻将棋牌,达117例,占16.1%,其次分别为争吵93例(12.8%),过劳85例(11.7%),酗酒53例(7.2%)等。首发症状最多见的是偏身麻木,118例,占16.2%;其次为突发眩晕,其他排列顺序依次为:头痛、一过性黑朦、言语含糊、短暂性视力障碍。结论脑出血发病预防重点应放在白天,尤其是上午;16种脑出血好发诱因应引起高血压患者和医务人员的重视,偏身麻木、眩晕等13种症状是脑出血的先兆。
曹非骆芳胡波魏桂荣许辉菜敬杰
关键词:脑出血
正常及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凋亡与左旋多巴剂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2002年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对黑质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 ,探讨合理应用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方法 通过 6-羟基多巴胺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制作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采用TUNEL方法观察左旋多巴小(每天每公斤 10mg)、中 (每天每公斤 5 0mg)、大 (每天每公斤 10 0mg)三种不同剂量、不同的作用时间 (1d、3d、5d、7d)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并观察治疗后 7d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帕金森病大鼠细胞凋亡数随着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剂量增加而增加。结论 左旋多巴能加速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凋亡 ,小剂量。
曹非孙圣刚王涛陈吉相刘昌勤梅元武曹学兵童萼塘骆芳
关键词:细胞凋亡帕金森病左旋多巴黑质细胞神经毒性
银杏叶提取物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自由基、凋亡、超微结构作用研究
目的:本试验旨在通过生化、免疫组织化学、TUNEL、电镜的方法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 EGb)在大鼠帕金森病形成过程中对大鼠黑质细胞的保护作用,从而论证EGb能够通过多途径防治PD...
曹非孙圣刚乔娴陈吉相梅元武童萼塘骆芳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帕金森病自由基热休克蛋白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 (PD)大鼠模型行为学变化特点。方法 通过改良 PD大鼠模型 ,观察 30只大鼠模型成功后 1、7、14天旋转行为的多项指标变化 ,如 :启动时间、持续时间、最高转速、旋转圈数等。结果 1~ 14天时 PD大鼠启动时间逐渐延长、持续时间逐渐缩短 ,最高转速与旋转圈数不变。结论 改良 PD大鼠模型制作方法科学、简单 ,定位可靠 ;PD大鼠最高旋转速度。
曹非孙圣刚王涛曹学兵陈吉相刘昌勤梅元武童萼塘骆芳
关键词:帕金森病病理
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凋亡与Bax蛋白表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观察6-羟基多巴胺(6-OHDA)能否诱发黑质细胞凋亡以及Bax蛋白表达与黑质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7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6只及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6-0HDA的方法建立的大鼠帕金森病模型组(PD)组36只,采用TUNEL方法、免疫组织化学、电镜等观察术后l、7、l4及2ld时2组大鼠脑黑质细胞凋亡的数量及超微结构变化,并检测黑质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术后TUNEL法发现,与对照组比较,PD组存在明显的黑质细胞凋亡(P<0.05),且在1-21d时细胞凋亡数逐渐增高;电镜观察显示,PD组黑质细胞存在典型细胞凋亡,Bax蛋白表达在ld为最高,其后很快下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6-羟基多巴胺能诱发大鼠黑质细胞凋亡,Bax蛋白是黑质细胞凋亡的关键启动因素。
曹非孙圣刚童萼塘骆芳
关键词:6-羟基多巴胺帕金森病细胞凋亡BAX蛋白
帕金森大鼠黑质细胞凋亡、bcl-2mRNA、P53 mRNA表达及行为学变化与左旋多巴剂量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本课题通过行为学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数检测、分子原位杂交等方法研究不同剂量L-dopa致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毒性作用的基因调控机制,从而为临床更合理地运用L-dopa治疗帕金森病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
曹非孙圣刚乔娴童萼塘王涛陈吉相刘昌勤梅元武骆芳
关键词:左旋多巴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帕金森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纹状体区乙酰胆碱水平动态变化及行为学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采用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动态观察乙酰胆碱(Ach),同时观察相应PD大鼠行为学改变。方法采用Wistar大鼠,观察正常、PD模型制作后7、14、21 d后纹状体Ach、PD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 1~21 d,Ach、旋转圈数逐渐增加。结论 Ach呈现动态改变在P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曹非骆芳陈涵魏桂荣乔娴孙圣刚梅元武童萼塘
关键词:帕金森病乙酰胆碱多巴胺
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的行为学影响及相应形态学研究和分子机制探讨
2002年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左旋多巴对帕金森病大鼠及黑质形态学作用 ,探讨左旋多巴合理的方法。方法 通过 6- OHDA脑立体定向注射术建立大鼠帕金森病模型 ,采用行为学、TUNEL、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左旋多巴不同剂量 (1 0 mg/ kg/ d、50 mg/ kg/ d、1 0 0 mg/ kg/ d)、不同的作用时间 (× 1 d、× 3 d、× 5 d、× 7d)对帕金森病大鼠黑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并观察治疗后 7d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PD大鼠旋转行为、黑质细胞凋亡数及 bcl- 2 m RNA随着左旋多巴治疗的时间、剂量增加而增加。除小剂量组外 ,中、大剂量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P<0 .0 5) ,停止治疗后 7d,左旋多巴治疗各组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 左旋多巴能加速 PD大鼠黑质细胞凋亡 ,这种作用受到 bcl- 2 m RNA调控 ,小剂量、间隔使用左旋多巴能有效减少黑质细胞凋亡。
曹非孙圣刚童萼塘骆芳
关键词:行为学左旋多巴帕金森病原位杂交PD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