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刚

作品数:31 被引量:237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骨折
  • 5篇手术
  • 5篇股骨
  • 4篇关节
  • 4篇干细胞
  • 4篇钢板
  • 3篇髓核
  • 3篇缺损
  • 3篇髋臼
  • 3篇髋臼骨
  • 3篇髋臼骨折
  • 3篇脱位
  • 3篇内固定
  • 3篇复位
  • 3篇钢板治疗
  • 3篇创伤
  • 2篇血浆
  • 2篇血小板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机构

  • 31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作者

  • 31篇郭刚
  • 16篇裴国献
  • 14篇陈滨
  • 13篇王钢
  • 8篇李旭
  • 7篇张晟
  • 7篇朱立军
  • 6篇林昂如
  • 6篇相大勇
  • 5篇金丹
  • 5篇余斌
  • 4篇汤亭亭
  • 4篇侯筱魁
  • 3篇李惠武
  • 3篇程文俊
  • 3篇任义军
  • 3篇胡稷杰
  • 2篇陈炅昊
  • 2篇任高宏
  • 2篇王瑞金

传媒

  • 7篇中华创伤骨科...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六届全国骨...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TGF-β1基因增强组织工程化髓核修复退变腰椎间盘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人转化生长因子-β1(hTGF-β1)基因修饰山羊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对山羊退变腰椎间盘的修复作用。方法:用粗针穿刺山羊L1/2~L5/6纤维环抽取髓核制作椎间盘退变模型,同时体外培养山羊自体BMSCs并分为3组:实验组以携hTGF-β1基因重组腺病毒(Ad/hTGF-β1)转染;阴性对照组以携lacZ基因腺病毒(Ad/LacZ)转染,空白对照组为未转染细胞。抽取髓核后15d,收集3组细胞与透明质酸(HA)复合为组织工程化髓核,以细针从椎间盘原穿刺孔回植入髓核中央。L1/2至L3/4依次植入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细胞;L4/5注入不含细胞的HA;L5/6不注入任何物质。术后观察24周,定期行放射学、组织学和生化检测。结果:X线片椎间隙测量显示,24周时L1/2~L4/5的椎间隙狭窄均较L5/6明显延迟(P<0.05);4周以内L2/3间隙的X-gal染色保持阳性;组织学评估示L1/2~L4/5退变均较L5/6为轻;免疫组化示L1/2在4周内高表达hTGF-β1、CollagenⅡ和Aggrecan,但8周后L1/2至L4/5未见显著性差异;GAG定量显示整个观察期内L1/2~L4/5均高于L5/6,其含量依次为L1/2>L2/3=L3/4>L4/5;对4周时L1/2至L3/4髓核组织的RT-PCR显示,L1/2的hTGF-β1、CollagenⅡ及Aggrecan的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结论:体外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回植可延缓椎间盘早期退变的进程,经hTGF-β1基因增强的组织工程化髓核对退变延缓作用尤为显著,但均无法完全逆转整个椎间盘退变进程。
李旭侯筱魁汤亭亭李惠武陈炅昊郭刚裴国献
关键词:髓核骨髓基质干细胞
髓内钉治疗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总结被引量:22
2015年
目的总结分析髓内钉治疗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32例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19例;年龄为54~89岁,平均68.7岁。骨折AO分型:31-A2.3型18例,31-A3.3型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或InterTAN髓内钉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尖顶距、术后1年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等,综合分析髓内钉治疗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及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63.3min(42.93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63mL(137~646mL)。3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6.7个月(12.38个月)随访,2例患者于术后12个月内死亡。30例患者术后均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8.2个月(6~12个月)。尖顶距平均为19.8mm(15~28mm)。术后12个月30例患者SF-36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30例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83.6分(71~92分)。无髓内钉断裂、髋内翻畸形、塌陷、股骨头切割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复杂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前需充分理解骨折的移位机制,测量患者的解剖学参数,选择正确的内固定物;术中使用多种复位工具辅助复位可提高手术疗效。
张晟杨俊胡岩君陈滨郭刚冯卫余斌
关键词:髋骨折骨钉
外伤性股骨髁部负重区软骨缺损的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股骨髁部负重区软骨缺损的治疗并对治疗方法进行文献回顾。方法2000年至今共处理股骨髁部骨折20余例,其中2例为股骨髁部骨折并负重区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另有1例刀砍伤致负重区关节软骨全层缺损。合并股骨髁部骨折首先复位固定骨折,然后软骨缺损以骨膜移植进行修复;刀砍伤所致软骨缺损行磨削关节成形术。结果按照Brittberg-Peterson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例1随访1年,评分21分;例2随访8个月,评分29分;例3随访6个月,评分4分。结论单纯软骨缺损采用骨膜移植疗效一般;采用磨削关节成形术效果较好,与文献回顾疗效相吻合。
陈滨郭刚王钢朱立军陈国奋林昂如裴国献
关键词:外伤性股骨髁部软骨缺损
重建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分析
陈滨王钢张晟郭刚
地震伤员后方医院救治经验
2008年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中伤员的后方医院救治经验。方法2008年5月20日至2008年6月8日,对收治的53例四川地震伤员的救治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创伤骨科收治33例: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33例伤员获得较好预后,未出现骨折严重晚期并发症和手术并发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在地震等突发性灾难的救治工作中,后方医院的工作需要做到组织有效、全面诊断、个体化治疗、积极心理疏导以及预防晚期并发症。
陈滨裴国献林昂如王钢余斌任高宏胡稷杰张晟郭刚金丹魏宽海相大勇
关键词:地震创伤救治
保留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修复陈旧性髌韧带断裂2例报告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利用保留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修复陈旧性髌韧带断裂的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保留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腱横穿髌骨隧道后重叠缝合重建髌韧带并加用减张钢丝固定方法治疗2例陈旧性髌韧带断裂。结果2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分别随访18个月与24个月。术后2、3、6、12、18个月及2年分别对2例病人进行Lysho lm评分,术后1年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显示治疗结果为优。结论对于陈旧性髌韧带断裂患者,取半腱肌及股薄肌对其加强重建辅以钢丝内固定手术为临床操作方便、疗效较为可靠的方法。
陈滨王钢张晟郭刚
关键词:半腱肌股薄肌肌腱
富血小板血浆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效应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一些理论质疑富血小板血浆对骨前体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本实验拟验证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效应。方法:实验于2005-05/11在南方医科大学组织工程试验室(省级)完成。①实验方法:抽取6名健康志愿者髂前上棘骨髓5mL进行体外细胞培养扩增,静脉血10mL以二次离心法制得富血小板血浆。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时富血小板血浆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②碱性磷酸酶染色: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为两组:富血小板血浆组加入富血小板血浆使终浓度为100g/L,单纯血清培养组仅加入等量胎牛血清。培养后第7天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为胞质中呈现黑色颗粒或块状沉淀。③矿化结节染色: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同上。培养后第19天以0.1%茜素红-TrisHcl(pH8.3)37℃下放置30min,矿盐沉积染色阳性为红色。④Cbfa1基因表达:取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组同上。培养后第3,7,12,16天RT-PCR法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fa1基因的表达。⑤形态学观察:实验过程中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学变化。结果: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培养后第7天,富血小板血浆组碱性磷酸酶阳性细胞数量较单纯血清培养组明显减少,且阳性细胞内灰黑色颗粒也明显减少,为弱阳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矿化结节染色结果:培养后第19天,单纯血清培养组可见细胞表面有较多的矿盐沉积,但未形成明显的矿化结节。富血小板血浆组细胞表面只有稀少的矿盐沉积。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bfa1mRNA的表达:培养后第3,7,12,16天,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单纯血清培养组与富血小板血浆组cbfa1基因表达量均逐渐增高,同一时间点两组间cbfa1基因的表达基本相似。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富血小板血浆组骨髓间充�
程文俊金丹郭刚李旭黄爱文相大勇胡稷杰裴国献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分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与技巧,以提高髋臼骨折的诊疗水平。 方法: 对32例移位髋臼骨折行术前CT平扫或三维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和制定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骨盆重建钢板和螺丝钉...
王钢裴国献顾立强朱立军郭刚夏霆林昂如
关键词:髋臼骨折手术技巧三维CT骨折复位螺丝钉固定
文献传递
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辅助Mosaicplasty技术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整合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以基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与自体骨软骨柱镶嵌移植术(Mosaicplasty)相结合的方法修复骨软骨及促进缺损间隙的整合效果。方法12只中国山羊于术前2周抽取骨髓,体外培养自体BMSCs。术中以自制器械分别制造山羊双后肢股骨内髁负重区直径5 mm、深3 mm的复合骨软骨缺损各一处。在Mosaicplasty技术填充缺损后,即以动物自体BMSCs与透明质酸凝胶相复合,注射填充于左后肢骨软骨柱之间及与周围组织的间隙内,右后肢单纯自体骨软骨柱移植作为对照组。术后第4、8、16周分别取材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及蛋白聚糖含量等检测。比较16周时两组的缺损区惨复软骨组织与正常软骨的蛋白聚糖含量。结果两组自体骨软骨柱移植软骨均以透明软骨存活,与周围正常软骨间无明显差异。实验组骨软骨柱的间隙内可见新生软骨修复,组织学表现与周围正常软骨相同。交界区整合良好,间隙消失;对照组各时间点软骨间的间隙为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填充,仍有间隙存留。移植软骨的基质、实验组骨软骨柱间隙内的新生软骨基质及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蛋白聚糖含量比较显示,对照组骨软骨柱间隙内新生组织的蛋白聚糖含量均低于正常软骨和实验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基于BMSCs的组织工程技术结合Mosaicplasty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骨软骨缺损间隙的整合,改善修复效果好,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促进骨软骨缺损修复的方法。
郭刚李旭孙骏侯筱魁汤亭亭王钢陈炅昊裴国献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缺损
使用跟骨钢板治疗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回顾研究跟骨钢板治疗的肱骨大结节骨折病例,以探讨该类内固定物在肱骨大结节骨折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对2006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31日在三家医院采用跟骨钢板治疗肱骨大结节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及随访,治疗结果采用UCLA肩关节功能评定系统进行评分。[结果]肱骨大结节骨折采取跟骨钢板治疗31例,女15例,男16例;年龄34~71岁(平均53.6岁)。合并损伤情况:25例合并肩关节前脱位;合并冈上肌部分损伤4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1例;合并肱骨干中上骨折1例。31例大结节骨折病例均采用经三角肌入路;其中27例的固定方法只应用剪切、塑形的跟骨钢板,4例加用缝线。全部病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32个月(平均18.7)个月。伤侧肩关节UCLA评分结果:优28例;良2例;差1例。[结论]本组病例研究提示,应用经过剪裁、塑形的跟骨钢板固定肱骨大结节骨折,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内固定方法。
唐小松郭刚燕华余斌朱立军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治疗跟骨钢板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