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棲庆

作品数:26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基础学科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5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叙事
  • 3篇地方感
  • 3篇夜色温柔
  • 3篇隐喻
  • 3篇尼采
  • 3篇自我
  • 3篇《夜色温柔》
  • 2篇托尼·莫里森
  • 2篇女性
  • 2篇小说
  • 2篇伦理
  • 2篇麦尔维尔
  • 2篇莫里森
  • 2篇华顿
  • 2篇疾病叙事
  • 2篇表演
  • 1篇帝国
  • 1篇动物
  • 1篇信仰
  • 1篇性命

机构

  • 25篇北京外国语大...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北京交通大学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建筑大学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上海工程技术...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26篇郭棲庆
  • 5篇唐建南
  • 4篇郝运慧
  • 3篇云玲
  • 2篇蒋桂红
  • 1篇潘志明
  • 1篇李毅峰
  • 1篇许辉
  • 1篇许晶

传媒

  • 7篇外国语文
  • 6篇外语研究
  • 5篇外国文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2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英语研究
  • 1篇浙江外国语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198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麦尔维尔的宗教求索之路:兼论麦尔维尔与尼采的宗教亲缘性被引量:2
2015年
作为被时代疏离的孤独者,麦尔维尔与尼采都有着很深的宗教浸淫和宗教思考。本文旨在探究麦尔维尔从颠覆到幻灭的宗教求索之路,并继而论证麦尔维尔的"上帝的沉默"与尼采的"上帝之死"之间超越性的亲缘关系,揭示在上帝的失声与不在场的世界里麦尔维尔与尼采二人对存在主义生命价值观的肯定。
郝运慧郭棲庆
关键词:麦尔维尔尼采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医生形象研究——以《夜色温柔》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医生形象创作承载了特殊的社会意义和作家的审美理想,体现了作家的人文精神。文章主要从移情困境、医德困境以及医生身份的消解去研究其代表作品《夜色温柔》中各具独特性和鲜活性的医生个体。融入了作家个人疾病经历的多维度医生形象创作不仅展示了作家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视,渗透了他对理性医学的局限性及社会弊端的认识,表达了他对人类未来精神出路何去何从的思考,而且也凸显了其于当下社会的现实意义。
蒋桂红郭棲庆
关键词:医生移情医德消解
再析《我弥留之际》中的本德仑一家被引量:6
2007年
长久以来,对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中人物的评论,尤其是对本德仑一家的评析,呈现出一高一低两种倾向。低的倾向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蔑视他们,夸大小说人物的不足,把他们贬为"白人垃圾"并给予无情批评;高的倾向则拔高小说人物,把超越现实可能的哲理赋予小说人物,颂扬"贫穷的白人"的普遍人性价值。然而,不管我们是否把《我弥留之际》作为一部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对小说人物的评析都必须以人物生活的现实为基础。就此而言,把《我弥留之际》的人物评析建立在小说文本所提供的人物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并把它置于当时城乡矛盾的历史语境中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该文本,还小说人物以真实面目。
郭棲庆潘志明
关键词:福克纳《我弥留之际》文本
身体、自我与环境——解读奥德莉·劳德的自传体作品《癌症日记》被引量:2
2012年
奥德莉.劳德是黑人、女同性恋者和女权主义者,作为一名英勇无畏的女战士,她一直将自己的多重身份当作为边缘个体伸张正义、争取平等的战斗旗帜。在其自传体作品《癌症日记》中,她将罹患不治之症的身体视为剖析自我、关注环境的战场,呼吁乳腺癌患者通过呐喊实现自我治愈,号召女性透过身体解读社会压迫。同时,她的《癌症日记》被认为是"物质传记"的前驱代表,在书中作者将癌症起因与生态危机联系起来,为日后人们更好地理解身体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提供了现实依据。
唐建南郭棲庆
“地方感”的失落:重读《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被引量:3
2011年
人和地方的纽带关系在当代哲学、社会学和文学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安德森的作品《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在近百年前就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无地方感的痛苦,"畸形人"在追寻爱和理解的背后,隐藏着他们对地方归属感的渴望,他们也是徘徊在田园农村和喧哗都市之间的作者本人的写照。他们地方感的失落是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带来的后果,在社会发展更为迅速的今天,《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能提供给我们回归地方的启示,呼唤我们通过交流建立有凝聚力和渗透性的地方,找回失落的地方归属感,抵制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影响。
唐建南郭棲庆
关键词:地方感凝聚力渗透性
痛定思痛 姐妹携手——托尼·莫里森小说《爱》中姐妹情谊与父权制的较量被引量:6
2013年
托尼·莫里森发表于2003年的第八部小说《爱》延续了她在《秀拉》、《天堂》等作品中对黑人女性之间关系的关注。小说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希德和克里斯汀的姐妹情谊在与比尔.科西代表的父权制的较量中以完败告终。50年的争斗让两位女主人公身心疲惫,痛苦不堪。希德临终之际,她们终于冰释前嫌,重新找回了失落的姐妹情谊,并且认识到是她们自己创造了科西这个"大男人",赋予了他权力,她们"本该手拉手地生活"。这是主人公对黑人女性间关系痛定思痛之后的深刻感悟,是她们对父权制的有力控诉,也是黑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和幸福的希望。
郭棲庆李毅峰
关键词:《爱》姐妹情谊父权制
悬疑案中的战争揭秘——《迦太基》的叙事策略探析
2017年
《迦太基》是美国当代作家欧茨(Joyce Carol Oates,1939—)2014年的新作。在表层框架上,作者利用读者对悬疑小说这一文类的阅读期待,采用悬疑线性叙事情节讲述女主人公克蕾茜德(Cressida)深夜突然失踪和七年后的回归以及整个家庭因之发生的变化;表层叙事背后则是借用失踪案嫌疑人金凯德(Kincaid)在案件中的自首、受审和监禁,嵌入其在伊拉克战争中的所见、所闻和所历。本文分析作品叙事策略,指出欧茨采用悬疑小说这一文类的目的在于吸引读者进入所预设的战争故事空间。小说中的后现代写作手法如多元叙述声音、时空错序则使得战争叙事情节断裂,需要读者如同阅读悬疑小说一样不断回读、拼凑并还原出战争真相,这种对战争故事中的悬疑情节及碎片化的处理更能唤起读者对9.11后美国政府开展的系列反恐战争的记忆、质疑和反思。
许辉郭棲庆
关键词:欧茨战争叙事策略
《国家风俗》中双面性的安丁形象解读——从叙事视角谈起被引量:2
2018年
伊迪丝·华顿的《国家风俗》讲述了女主人公安丁与纽约上层名流、法国贵族和富翁新贵的四次婚姻历程。安丁在这些婚姻中的积极主动使其经常以"最具破坏性的黑色天使"或"有进取心的女性"这两种迥异的形象出现在关于这部小说的主题阐释中。本文拟关注该部小说中的视角问题,指出小说中采用的多维度视角——第三人称有限视角、选择性全知视角与全知视角的不断转换导致读者对安丁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评价出现两极化。这种多维视角的切换也折射出华顿对20世纪初期美国家庭、婚姻、道德等社会问题的伦理思考。
许辉郭棲庆
文化的断裂、孤独的抗争——《秀拉》之尼采式解读被引量:6
2011年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描写了黑人女性秀拉以颠覆性的方式,在脱离民族之根、断裂的文化语境中为构建自我身份所进行的孤独抗争。从尼采哲学的角度来看,秀拉是一位具有酒神特质的女勇士,她的"试验性"生活颠覆了男权,解构了黑人社区传统。她的"恶"是向"善"的生成之力,她的破坏之中孕育着建设。
郭棲庆郝运慧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尼采哲学
"语言的戏法"--《比利·巴思格特》中的身份构建与美国梦被引量:1
2020年
E.L.多克托罗的小说《比利·巴思格特》以第一人称回忆视角,讲述了少年比利在美国大萧条期间加入黑帮打拼的一段往事。小说中,比利在不同的身份间自由切换,且在他者的影响下不断重塑自我,这反映了后现代身份不仅缺乏连续的同一主体,而且依赖于语言的建构。比利以父辈为模板,试图将自己塑造成美国梦故事的主人公,然而叙事的自省性和内在矛盾曝露了他的刻意洗白,让整个身份建构呈现造假之嫌疑。这建构/解构过程不仅揭示了美国梦荣光背后隐藏的罪恶与黑暗,也暗示着个体和民族身份认同的虚构属性。
汤瑶郭棲庆
关键词:他者叙事美国梦虚构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