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朝伟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固定
  • 4篇固定术
  • 3篇腰椎
  • 3篇术后
  • 3篇清创
  • 3篇内固定术
  • 3篇骨折
  • 2篇腰椎后
  • 2篇腰椎后路
  • 2篇手术
  • 2篇内固定术后
  • 2篇后路
  • 2篇股骨
  • 2篇固定术后
  • 1篇腰椎后路手术
  • 1篇腰椎内固定
  • 1篇腰椎内固定术
  • 1篇腰椎内固定术...
  • 1篇预后
  • 1篇植骨

机构

  • 8篇解放军第15...
  • 1篇平顶山学院

作者

  • 8篇陈朝伟
  • 7篇赵刚
  • 5篇汪号广
  • 4篇秦雨
  • 4篇胡付立
  • 2篇汪浩广
  • 2篇金军伟
  • 1篇黄耀平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腰椎后路术后感染的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腰椎后路术后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及诊治过程,总结腰椎后路术后感染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01—2015-06诊治的7例腰椎后路术后感染。对于切口渗出或有明确脓性分泌物者,诊断后即行切口清创及对流冲洗处理,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及脓性分泌物,对于横突间植骨融合者去除植骨粒,视情况保留或取出内固定物。结果 1例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控制,4例清创及对流冲洗后感染控制。1例清创及对流冲洗后感染未能控制,取出内固定清创后感染控制。1例先后2次扩创后取出内固定物感染仍未控制,给予抗生素骨水泥链置入后感染逐渐控制。7例均获得9~16个月随访,平均12.8个月。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重度功能障碍1例,中度功能障碍1例,轻度功能障碍5例。结论对腰椎后路术后早期深部感染患者进行彻底清创并保留内固定,术后采用闭式冲洗引流,并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一旦感染时间较长,则应取出内固定物。
金军伟赵刚和桓德陈朝伟胡付立汪号广秦雨尹永辉
关键词:腰椎后路手术术后感染内固定清创敏感抗生素
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保留内置物、清创联合闭式冲洗引流术治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6月本科收治的腰椎术后深部感染6例患者,均于术后7 d内出现腰部疼痛、发热,伴有炎性指标的升高,均采用保留内置物,彻底清创后给予持续闭式冲洗引流2~3周,按细菌培养结果应用敏感抗生素抗炎治疗。[结果]清创后患者体温下降,疼痛缓解,血常规迅速恢复正常,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切口顺利愈合,平均随访16.2个月,X线片显示腰椎植骨融合,内置物得以保留,JOA评分改善率为77%。[结论]对于早期发现的腰椎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病例,进行彻底清创,术后采用闭式冲洗引流,选用敏感抗生素抗炎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赵刚陈朝伟汪号广秦雨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清创术闭式冲洗
不同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解放军第152中心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2例,依照不同骨折分型方法对其实施分组,可分为A组(43例)、B组(39例)、C组(40例)、D组(42例)、E组(41例)、F组(41例),并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观察各骨折分型中患者的预后。结果 C组与E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D组与F组,不良预后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骨折分型治疗方案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陈朝伟黄耀平
关键词:骨折分型股骨颈骨折预后
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囊内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CT、MRI检查及手术情况.[结果]经1~4 a随访,本组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3例.[结论]MRI检查在诊断上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赵刚陈朝伟汪浩广
无X线异常的成人颈脊髓损伤15例报告
2005年
[目的]探讨无X线异常的成人颈脊髓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所有患者接受X线片及MRI检查,对11例MRI检查有脊髓受压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对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的高位截瘫患者,MRI检查能较清楚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及节段,从而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及时手术减压能显著改善脊髓功能。[结论]MRI是诊断无X线异常脊髓损伤的重要手段,手术减压能显著改善病程及预后。
赵刚陈朝伟汪浩广
关键词:脊髓损伤椎管减压X线片检查颈脊髓损伤成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截瘫患者
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大肠埃希菌切口感染2例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总结大肠埃希菌导致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4-08—2015-03诊治的2例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大肠埃希菌切口感染的症状、体征、体温波形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结合临床治疗过程,总结其共性临床表现。结果 1例术后6周感染控制欠佳,取出内固定物。术后8周出现L3、4椎间隙MRI信号异常,再次调整抗生素,经过12周抗生素控制,患者体温正常,复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正常后出院,随访1年,感染无复发。1例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取出内固定物,术中发现钉道松动明显,内固定物细菌培养结果同前,术后继续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患者体温多次反复升高,使用抗生素16周,患者感染控制,切口愈合,残余慢性腰背部疼痛。结论大肠埃希菌导致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治疗过程较长,变证较多,体温易出现反复,容易产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及脓毒血症等并发症。积极扩创及对流冲洗有助于此类感染的控制。
金军伟和桓德陈朝伟赵刚胡付立汪号广秦雨
关键词:腰椎后路内固定大肠埃希菌切口感染清创
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2003年1月~2007年12月本科治疗的12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按Evans分型Ⅰ型18例,Ⅱ型23例,Ⅲa型25例,Ⅲb型28例,Ⅳ型34例。对Ⅰ型采用空心螺钉固定,Ⅱ型和Ⅲa型采用动力髋螺钉固定,Ⅲb型和Ⅳ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板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8个月,平均14.3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判定标准,优良率89.3%。[结论]针对不同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常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赵刚陈朝伟汪号广胡付立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内固定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0
2014年
[目的]探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依据三柱分型指导手术治疗效果的分析。[方法]基于CT重建为基础的三柱分型方法,将23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双柱骨折15例,三柱骨折8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采用适当手术入路及钢板内固定,取自体髂骨或人工骨进行植骨。[结果]2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2个月,平均16.5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无骨不连、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Rasmussen评分,骨折解剖位置平均分为(15.1±1.5)分,优良率91.3%;膝关节功能平均分为(25.7±2.3)分,优良率82.6%。[结论]利用三柱分型方法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以起到良好的手术指导作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赵刚和桓德陈朝伟汪号广秦雨胡付立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骨折固定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