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伟平

作品数:8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北辰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角膜
  • 4篇视觉质量
  • 4篇角膜塑形
  • 4篇角膜塑形镜
  • 3篇近视
  • 2篇瞳孔
  • 1篇滴眼
  • 1篇滴眼液
  • 1篇调制传递函数
  • 1篇眼库
  • 1篇眼内
  • 1篇眼液
  • 1篇眼轴
  • 1篇眼轴长
  • 1篇眼轴长度
  • 1篇圆锥角膜
  • 1篇直径
  • 1篇散光
  • 1篇散射
  • 1篇视觉分析

机构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北辰医...

作者

  • 8篇林伟平
  • 7篇魏瑞华
  • 6篇厉娜
  • 5篇李颖
  • 2篇赵少贞
  • 2篇刘桂华
  • 1篇粘红
  • 1篇张红梅
  • 1篇王希莲
  • 1篇杨丹
  • 1篇祝颖
  • 1篇李静
  • 1篇周佳
  • 1篇张琛

传媒

  • 6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圆锥角膜的光密度分析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使用Pentacam对圆锥角膜和健康角膜的光密度进行测量,比较健康角膜与不同等级圆锥角膜的透明度。方法使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对照组(30例30眼正常角膜)以及圆锥角膜组(36例36眼圆锥角膜)的光密度,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分别测量0~2 mm、2~6 mm、6~10 mm、10~12 mm直径范围的前层(120μm)、后层(60μm)以及中间层的角膜光密度。使用Amsler-Krumeich分级方法对圆锥角膜进行分级,对比不同等级光密度差异。分析圆锥角膜光密度与厚度、陡峭K值的相关性。结果总直径的全层角膜光密度圆锥角膜组(17.96±3.23)和对照组(17.39±1.9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4);但是在0~2 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中层、全层,2~6 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以及总直径的前层中,圆锥角膜组的光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按照圆锥角膜等级分组,对照组角膜光密度与轻度圆锥角膜组各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对照组角膜光密度与中度圆锥角膜组0~2 mm直径范围内的前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圆锥角膜在0~2 mm直径范围内各层光密度较对照组、轻度圆锥角膜组、中度圆锥角膜组均显著增高(均为P<0.05),在2~6 mm直径范围和总直径的前层、中层和全层与其余三组相比均显著增加(均为P<0.05)。圆锥角膜组的陡峭K值与0~2 mm直径范围的总角膜光密度显著相关(P<0.05)。圆锥角膜组的角膜顶点以及角膜最薄点的厚度与光密度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相比正常角膜,轻度圆锥角膜光密度不发生改变,中度圆锥角膜光密度增高主要发生于角膜前层0~2 mm直径范围内,重度圆锥角膜光密度增高主要发生于角膜前层0~6 mm直径范围内和角膜中层2 mm直径范围内,而且圆锥角膜光密度随疾病发展而增高。角膜光密度是圆锥角膜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可以用来检测圆锥角膜发病进�
杨丹谷天瀑李颖林伟平厉娜魏瑞华
关键词:圆锥角膜光密度PENTACAM透明性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库84例角膜捐献者资料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通过对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库角膜捐献者资料分析,探讨角膜捐献和眼库发展的策略.方法 对2006年8月至2013年7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库身后捐献眼角膜的84例的资料进行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职务、文化程度、捐献动机等.结果 84例年龄分布在4个月至85岁之间,其中50岁以上的老人70.23% (59/84);捐献者死因以肿瘤58.33% (49/84)及心脑血管疾病17.86% (15/84)为主;捐献角膜的应用率为100%.结论 天津市身后捐献眼角膜人数逐年增多,但离现实需要差异甚远,需要加强法制和宣传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角膜捐献,帮助更多的需要角膜来重见光明的人.
林伟平赵少贞魏瑞华张琛
关键词:眼库
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QAS-Ⅱ)在青少年人群中测量重复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评估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optical quality analysis system,OQAS)-Ⅱ测量青少年近视人群视觉质量的重复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于2013年5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近视防控门诊就诊的患者中随机选取8~16(12.03±2.56)岁32例(32只右眼,男16名,女16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屈光度为-1.00^-5.75(-3.77±1.78)D,散光度数为(-0.45±0.57)D。每位患者使用OQAS-Ⅱ检测3次,检查间隔5 min,由同一位有经验的检查者完成操作。OQAS-Ⅱ检查包括: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频率、客观散射系数(objective scatter index,OSI)、不同对比度下OQAS-Ⅱ值(OV100%、OV20%、OV9%)。测量视觉质量时统一使用4.0 mm瞳孔直径。统计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可重复性统计学指标评估使用:组内标准差Sw、组内变异系数CVw、组内相关系数ICC、重复性系数CR、相对重复性RR。ICC使用双侧混合作用模型。结果 3次测量的MTF截止频率为(30.97±12.49)c·d-1,OSI为0.80±0.82,OV100%为1.03±0.30,OV20%为1.04±0.33,OV9%为1.11±0.36。重复性检验的参数分别为:ICC:MTF截止频率为0.96 c·d-1,OSI为0.97,OV100%为0.94,OV20%为0.94,OV9%为0.93;CVw:MTF截止频率为0.08 c·d-1,OSI为0.18,OV100%为0.08,OV20%为0.08,OV9%为0.09;CR:MTF截止频率为6.83 c·d-1,OSI为0.39,OV100%为0.21,OV20%为0.23,OV9%为0.26;RR:MTF截止频率为0.22 c·d-1,OSI为0.49,OV100%为0.21,OV20%为0.22,OV9%为0.24。结论 OQAS-Ⅱ对于青少年近视人群视觉质量检测的重复性良好,适合用于临床评估青少年的视觉质量。
林伟平谷天瀑厉娜魏瑞华
关键词:近视可重复性
停戴角膜塑形镜期间角膜前表面形态恢复情况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不同屈光度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2 a后停戴不同时间角膜前表面形态的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近视防控门诊就诊且配戴角膜塑形镜2 a的8~14岁近视患者60例(60只右眼)进行自身对照研究。根据近视度数分为A组(等效球镜度数≤-2.00 D)、B组(等效球镜度数为>-2.00^-4.00 D)、C组(等效球镜度数为>-4.00^-6.00 D),分别在停戴角膜塑形镜1周、2周、1个月观察患者角膜前表面形态,包括平K值(FK值)、陡K值(SK值)和平均K值的恢复情况,同时观察眼轴长度以及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结果A组角膜FK值、SK值、平均K值在停戴2周后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角膜FK值、SK值、平均K值在停戴1个月后基本恢复至戴镜前水平;C组停戴1个月后FK值、SK值、平均K值与戴镜前相比,差异仍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中央角膜厚度在停戴2周后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与C组的眼轴长度,停戴2周与停戴1周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停戴1个月与停戴2周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停戴1个月后,A组、B组、C组眼轴长度较戴镜前分别增长了(0.43±0.36)mm、(0.35±0.21)mm和(0.36±0.29)mm。结论不同屈光度停戴后角膜参数恢复到戴镜前水平所需时间不同;短时间停戴未见眼轴长度明显增长。
周佳林伟平刘桂华李颖厉娜粘红魏瑞华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眼轴长度
双通道视觉分析系统评估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视觉质量和眼内散射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使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仪器OQAS-Ⅱ对8~16岁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的视觉质量和眼内散射变化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3年4月至10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验配角膜塑形镜患者中随机选取8~16(12.03±2.56)岁32例患者,屈光度为-1.00^-5.75(-3.77±1.78)DS,散光度数为0^-1.50(-0.45±0.57)DC。患者在配戴塑形镜前、配戴后7 d、1个月、3个月分别接受OQAS检查,包括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MTF)截止频率、客观散射系数(objective scatter index,OSI)、不同对比度下OQAS值(OV100%、OV20%、OV9%、OV平均)。OQAS检查视觉质量时统一使用4 mm瞳孔直径。结果 MTF截止频率配戴前为30.13±11.45,配戴后7 d为23.33±6.58,1个月为22.52±7.11;OV100%配戴前1.01±0.29,配戴后7 d为0.81±0.21、1个月0.85±0.18;OV20%配戴前1.06±0.33,配戴后7 d为0.87±0.22、1个月0.89±0.20;OV9%配戴前1.14±0.37,配戴后7 d 0.88±0.23、1个月0.92±0.22;OV平均配戴前1.07±0.32,配戴后7 d为0.85±0.21、1个月0.89±0.21;OSI配戴前0.84±0.85,配戴后7 d 1.25±0.75、1个月1.26±0.90,均有升高(P<0.01)。配戴角膜塑形镜后3个月和配戴前各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配戴后3个月时MTF截止频率30.59±5.23、OV100%0.98±0.24、OV20%1.04±0.27、OV9%1.10±0.32、OV平均1.04±0.27、OSI 0.71±0.36,均为P>0.05)。配戴前后MTF截止频率与眼轴长度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初期视觉质量下降,表现为MTF截止频率和各对比度下OQAS值下降,OSI升高。配戴塑形镜后3个月视觉质量逐渐恢复到配戴前水平。
谷天瀑魏瑞华林伟平厉娜李颖赵少贞张红梅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视觉质量调制传递函数
Toric设计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散光近视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散光近视患者配戴散光设计角膜塑形镜后有效性及安全性,通过OQAS-Ⅱ视觉质量分析系统观察戴镜前后视觉质量的变化,并使用pentacam角膜地形图仪观察戴塑形镜后镜片偏心的情况及视觉质量改变与偏心的关系。  方法...
林伟平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视觉质量
0.1g·L^(-1)阿托品滴眼液对瞳孔直径和调节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评估0.1 g·L^(-1)阿托品滴眼液对瞳孔直径和调节的影响,以及不同溶剂对阿托品药理作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23名(46眼)受试者采用队列研究,根据0.1g·L^(-1)阿托品配制溶剂不同,将受试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和玻璃酸钠组,每组各23眼。试验前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电脑验光、调节幅度、近视力、瞳孔直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的测量,阿托品点眼后不同时间依次进行瞳孔直径的测量,当瞳孔散至最大时,我们将再次进行电脑验光、剩余调节力、近视力、瞳孔直径及瞳孔对光反射检查,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理盐水组用药前瞳孔直径为(5.15±0.22)mm,调节幅度为(10.09±0.35)D,瞳孔充分散大后,瞳孔直径为(6.52±0.21)mm,剩余调节力为(8.79±0.36)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玻璃酸钠组用药前瞳孔直径为(5.04±0.22)mm,调节幅度为(10.17±0.46)D,瞳孔充分散大后,瞳孔直径为(6.86±0.21)mm,剩余调节力为(8.83±0.39)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两组0.1 g·L^(-1)阿托品滴眼液点眼后,近视力均轻度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0.1 g·L^(-1)阿托品点眼后会出现轻微不适,但不影响近距离工作。结论 0.1 g·L^(-1)阿托品会造成瞳孔散大,但保留了功能性调节,不会引起明显的不适症状,对近距离工作和生活学习无明显影响;溶剂的类型不会影响阿托品的药理作用。
贺美男祝颖王希莲李颖林伟平厉娜魏瑞华
关键词:阿托品瞳孔直径近视力
角膜塑形镜配戴后瞳孔与光学区的大小对视觉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究角膜塑形镜治疗后暗室对比敏感度与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cutoff,MTF cutoff)变化,并分析瞳孔与光学区的大小对暗室下对比敏感度以及MTF cutof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进行角膜塑形镜治疗的近视青少年40人(右眼40眼),戴镜前、戴镜后6个月分别测量角膜地形图、暗室瞳孔大小、光学区大小、暗室及暗室眩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log 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AULCSF)及MTF cutoff,戴镜前后视觉质量参数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暗室瞳孔与光学区对视觉质量参数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戴镜后6个月等效球镜度数降低(P<0.001),柱镜度数无变化(P=0.879);暗室对比敏感度及暗室眩光条件下对比敏感度均下降(均为P<0.001);MTF cutoff下降(P<0.001)。戴镜前后瞳孔直径为(6.50±0.34)mm。戴镜后6个月光学区直径为(4.05±0.24)mm。暗室条件下AULCSF变化与暗室瞳孔直径及光学区直径均不相关(r=0.159,P=0.307;r=-0.223,P=0.167),暗室眩光条件下AULCSF变化与暗室瞳孔直径及光学区直径均不相关(r=0.174,P=0.289;r=-0.200,P=0.216)。MTF cutoff变化与暗室瞳孔直径及光学区直径相关(r=0.509,P=0.001;r=-0.511,P=0.001),暗室、暗室眩光条件下AULCSF及MTF cutoff变化均与瞳孔直径和光学区直径之差相关(均为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配戴后暗室对比敏感度及MTF cutoff均降低,且较小的暗室瞳孔与较大的光学区可获得更好的视觉质量。
刘桂华谷天瀑李颖厉娜林伟平贺美男李静魏瑞华
关键词:角膜塑形镜视觉质量瞳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