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直肠
  • 8篇疗效
  • 8篇肠癌
  • 7篇直肠癌
  • 5篇疗效观察
  • 4篇术后
  • 4篇排便
  • 4篇切除
  • 4篇肛门
  • 3篇直肠癌前切除
  • 3篇直肠前
  • 3篇直肠前突
  • 3篇手术
  • 3篇术后排便
  • 3篇前切除
  • 3篇前突
  • 3篇切除术
  • 3篇结肠
  • 3篇后排
  • 3篇化疗

机构

  • 21篇大连大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21篇程卫东
  • 9篇张文俊
  • 9篇于登峰
  • 8篇张福杰
  • 7篇孙哲
  • 4篇韩玲玲
  • 3篇董毅
  • 2篇李成刚
  • 1篇丛圆圆
  • 1篇孙昱
  • 1篇王慧娟
  • 1篇宫爱民
  • 1篇刘艳茹
  • 1篇周丽
  • 1篇宋长满
  • 1篇张晓微
  • 1篇白景舒
  • 1篇苏志钊
  • 1篇赵雪峰
  • 1篇许广大

传媒

  • 11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结直肠肛门外...
  • 1篇中外医疗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ST治疗混合痔3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为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PPH治疗,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术后出血、肿物脱出、排尿及排便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果表明,TST治疗混合痔疗效与PPH相似,但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于登峰董毅张文俊程卫东
关键词:疗效观察
TSTSTARR+治疗女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2020年
目的观察经肛TSTstarr+治疗女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排便障碍型便秘诊断标准的女性病人50例,比较治疗前后Wexner便秘评分、直肠肛管压力变化及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实验组ODS病人Wexner便秘评分,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个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直肠最大耐受阈值与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月直肠最大耐受阈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人术后满意度调查,非常满意28.0%,满意18.0%,基本满意40.0%,无效14.0%。结论TSTstarr+治疗女性排便障碍型便秘简单、安全、有效。
张文俊于登峰张福杰刘莹孙哲程卫东
关键词:便秘直肠前突直肠黏膜内脱垂
TST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盆底肌痉挛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为观察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术(TST)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合并盆底肌痉挛的疗效,对23例女性直肠前突合并盆底肌痉挛患者采用TST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结果显示,TST术后采用生物反馈治疗,患者排便次数及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78.3%,肛管直肠角也有明显变化。结果表明,TST联合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盆底肌痉挛是一种微创、简单有效的方法。
苏志钊程卫东孙哲
关键词:直肠前突生物反馈
改良括约肌问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UFT)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将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42例,采用经改良LIFT手术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指数、创口愈合时间、术后控便功能及治愈率。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较研究组短,但研究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指数及术后控便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统计术后1年内2组患者的治愈率。研究组的治愈率为83.3%(35/42),对照组为87.5%(3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同传统切开挂线手术相比,改良LIFT手术具有术后痛苦小、创口愈合快及肛门括约肌功能保护更好等优势。
孙哲李成刚张文俊于登峰张福杰程卫东
关键词:复杂性肛瘘切开挂线术疗效
直肠癌前切除结肠J型储袋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直肠癌行低住前切除术后应用结肠“J”型储袋行直肠或肛管吻合能否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 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1年1月间连续行低位前切除术的72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吻合方式分...
程卫东
关键词:直肠癌排便功能
文献传递
西妥昔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大肠癌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miR-29b和miR-92a-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大肠癌的效果及其对血清miR-29b与miR-92a-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肛肠科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4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SOX组和联合组,每组42例。SOX组采取SOX方案化疗,21 d为1个周期,共8个周期。联合组在SOX方案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每2周1次。比较两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化疗前后的血清miR-29b与miR-92a-1表达水平、不良反应、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结果两组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85.71%,高于SOX组的66.67%(P<0.05)。化疗后,两组血清miR-29b和miR-92a-1表达水平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化疗后的血清miR-29b和miR-92a-1表达水平均低于SOX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19年4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长于SO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SOX方案治疗大肠癌可提高疾病控制率,延长生存时间,并下调患者血清miR-29b和miR-92a-1表达,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较好。
于登峰张文俊张福杰程卫东孙哲
关键词:大肠癌西妥昔单抗
直肠癌前切除、结肠“J”型储袋对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为探讨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应用结肠"J"型储袋行直肠或肛管吻合能否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1年1月间连续行低位前切除术的72例中、下段直肠癌患者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吻合方式分为两组:"J"型储袋组,共33例;直接吻合组,共37例。分别于术后1、3、6及12个月,对手术并发症及排便功能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两组均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出血病例。直吻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储袋组及直肠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分别为2例及1例;局部复发者各为3例;肝转移分别为2例及3例。"J"型储袋组较直接吻合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之日排便次数及夜间排便人数比率均明显减少(7次vs3次,P<0.05;3次vs1次,P<0.05),(64%vs31%,P<0.05;30%vs3.9%,P<0.05)。前者大便失禁综合评分显著优于后者(8vs2,P<0.05;5.2vs1.5,P<0.05)。结论结果表明直肠癌行低位前切除术后,应用"J"型储袋行直肠或肛管吻合,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且在术后1年内,可以在某些方面改善患者排便功能。
程卫东孙哲冯能宙
关键词:下段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
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临床观察
2014年
为观察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的疗效,对36例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采用生物反馈疗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及肛门直肠压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经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后:(1)治疗患者便秘临床症状的有效率为77.8%,治疗后大便性状、排便次数、伴随症状等有所改善;(2)肛管静息压、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最大耐受量、肛管直肠反射阈值降低(P〈0.05)。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效果满意,是一种无创、简单有效的治疗手段。
韩玲玲程卫东孙昱
关键词:便秘生物反馈肛门直肠压力
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预后及血清标志物影响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探讨术前同步放化疗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FOLFOX4)新辅助化疗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血清血清脂肪酸合成酶(FAS)、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表达的影响,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00例进展期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前同步放化疗5周后行4周期FOLFOX4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进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术后4周再行4周期FOLFOX4化疗;对照组同步放化疗5周,结束后6~8周行TME术,术后4周行8周期FOLFOX4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pCR)、手术根治性切除率(R0切除率)、降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于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脂肪酸合成酶(FAS)、肿瘤型M2丙酮酸激酶(Tu M2-PK)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降期率、R0切除率、pCR率(80%、86%、27%)显著高于对照组(48%、64%、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P=0.013);试验组术后随访2年的局部复发率、远期转移率(8%、27%)显著低于对照组(24%、46%)(P=4.581,P=0.032;χ2=4.054,P=0.044),两组生存率(OS)log-rank检验显示具有统计学差异,生存曲线上显示log-rank P=0.035;试验组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LFOX4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清FAS、Tu M2-PK水平相比术前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血清FAS、Tu M2-PK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9.791,4.508,P均<0.001)。结论:FOLFOX4联合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不仅可以提高肿瘤降期率以及总生存期限,可显著降低血清FAS、Tu M2-PK水平,抑制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于登峰张文俊张福杰程卫东孙哲
关键词:直肠癌同步放化疗脂肪酸合成酶丙酮酸激酶预后
两种术式治疗慢性肛裂对肛肠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2011年
本研究旨在于通过肛肠动力学检测探讨两种术式治疗慢性肛裂埘肛门功能的影响。将120例肛裂患者分别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试验组60例)和后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照组60例)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直肠肛门反射(RAR),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直肠静息压(RRP)和肛管静息压(ARP)等指标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肛管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两组均取得良好效果,无明显的并发症;试验组ARP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两组间术前术后ALCT、RRP和AM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肛裂手术后可引起一定的肛肠动力学变化,但肛门自制功能基本维持正常。
韩玲玲程卫东
关键词:肛裂手术肛肠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