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琳

作品数:17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亚群
  • 5篇细胞亚群
  • 5篇疗效
  • 5篇临床疗效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5篇淋巴细胞亚群
  • 5篇患儿
  • 3篇蛋白
  • 3篇球蛋白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分析
  • 3篇临床疗效分析
  • 3篇免疫
  • 3篇免疫调节
  • 3篇间充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儿童

机构

  • 17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17篇周小琳
  • 13篇李栋方
  • 12篇何展文
  • 12篇罗向阳
  • 11篇李平甘
  • 2篇欧榕琼
  • 2篇覃丽君
  • 2篇李宇
  • 2篇陈启慧
  • 1篇王海燕
  • 1篇檀卫平
  • 1篇刘木金
  • 1篇张碧红
  • 1篇潘海涛
  • 1篇孟哲
  • 1篇李莎
  • 1篇李晓娟
  • 1篇唐丹霞

传媒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医学信息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4篇2020
  • 2篇2019
  • 8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贴壁分离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BV2小胶质细胞进行常规培养传代。实验分为PBS对照组(A组)、PBS联合MSCs处理组(B组)、LPS刺激组(C组)、LPS联合MSCs干预组(D组)。BV2小胶质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过夜后,按上述实验分组处理,24 h后收集各组培养上清液用于后续实验检测。显微镜下观察BV2小胶质细胞形态变化,Griess法检测NO浓度,ELISA法检测TNF-α、IL-1β的含量。结果:MSCs可以改善活化小胶质细胞的细胞形态;C组中LPS诱导小胶质细胞活化后,培养上清NO、IL-1β、TNF-α的含量明显上升(P<0.05);D组中予MSCs处理后NO、IL-β、TNF-α释放显著减少(P<0.05)。结论:MSCs明显降低活化小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其可能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中MSCs通过非直接接触的方式作用于小胶质细胞,推测没有进入脑内的MSCs对活化小胶质细胞亦有抑制作用。
周小琳罗向阳何展文李栋方李平甘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胶质细胞脂多糖抗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活化的BV2小胶质细胞表型转变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表型转变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并纯化大鼠MSCs.常规培养BV2小胶质细胞。实验分PBS对照组、PBS联合MSCs处理组、LPS刺激组、LPS联合MSCs干预组,应用Transwell细胞共培养系统培养MSCs与BV2小胶质细胞(共培养比例为1:1、2×10^5个/孔),上室接种MSCs,下室接种BV2细胞,LPS的刺激浓度为1μg/mL,作用24h后收集各组细胞培养上清及BV2小胶质细胞,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RT—PCR、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小胶质细胞一氧化氮合酶(iNOS)、A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MSCs干预后活化BV2小胶质细胞的“阿米巴样”形态明显改善:与PBS对照组、PBS联合MSCS处理组相比,LPS刺激组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浓度、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刺激组相比,LPS联合MSCS干预组BV2小胶质细胞分泌NO、TNF—α、IL-1β的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PBS联合MSCS处理组、LPS刺激组BV2小胶质细胞的iNOS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刺激组相比,LPS联合MSCS干预组BV2小胶质细胞iNOS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而Arg-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可抑制活化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变,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周小琳何展文李栋方李平甘吴若豪罗向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小胶质细胞脂多糖抗炎
BTR策略在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的干预效果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观察BTR策略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接受治疗的ASD患儿30例,采取BTR策略进行6个月的治疗。对患儿的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进行观察,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孤独症儿童行为量表(ABC)评定ASD患儿行为特征,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评价儿童ASD严重程度,孤独症儿童心理教育量表-3(PEP-3)评估其沟通能力。结果治疗后ASD儿童语言能力、行为情绪控制能力提升,问题行为发生减少;自我意识、目光交流状态均有提升。ASD儿童ABC量表各个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CARS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PEP-3量表对应的月龄提升,各因子及总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BTR策略在ASD儿童中治疗有效,能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李平甘吴若豪李栋方孙怡何展文周小琳李宇陈启慧罗向阳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干预效果
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小儿神经专科收治的65例儿童孤独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患儿单用利培酮治疗,治疗组34例患儿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治疗。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进行ABC量表、CARS量表评定,对比两组患儿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ABC量表中感觉能力、交往能力、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自我照顾5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CARS量表总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CARS量表总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4.11%,高于对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利培酮较利培酮单药治疗儿童孤独症疗效更佳,不良反应少。
周小琳陈雪贞李栋方何展文罗向阳
关键词: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利培酮儿童孤独症
Cohen综合征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VPS13B基因突变所致Cohe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诊断特点,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Cohen综合征遗传咨询和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确诊为Cohen综合征的2例患儿(患儿1、2)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例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对其病史采集、相关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以“Cohen综合征”“Cohen syndrome”为关键词,检索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Pub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Cohen综合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197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征得受试儿家属(父亲、母亲及表叔)知情同意。结果①患儿1病史采集:男性,4岁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提示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查提示左侧听觉传导通路损伤,双侧听觉反应阈值可疑范围;双眼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未见异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提示双侧额部脑外间隙稍增宽;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提示右侧轻度髋发育不良伴右髋关节半脱位可能;腰椎轻度左侧弯,疑为双髋关节不对称所致;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②患儿2病史采集结果:患儿1胞弟,男性,1岁4个月,亦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小头畸形和身材矮小。相关检查结果:双耳ABR正常;VEP检查提示右眼F-VEP P2波潜伏期稍延迟,振幅正常;脑电图正常;头颅MRI平扫未见异常;全脊柱正侧位X射线摄片、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均未见异常。③患儿1、2遗传性疾病大家系全外显子组检测提示,2例患儿
廖雄宇邱坤银覃丽君周小琳何展文
关键词:精神发育迟滞基因测定
免疫球蛋白对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免疫球蛋白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病例组32例选自2014年1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我院儿科的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对照组为29例健康儿童。病例组患儿给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2g/kg),治疗前、治疗后抽静脉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19+B、CD20+B、CD4+T、CD8+T、CD4+/CD8+表达水平,并与对照组相比。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后临床随访1年,了解患儿在发热时再抽搐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儿治疗前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CD4+T、CD4+/CD8+比例明显降低(P<0.05),CD8+T比例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患儿免疫球蛋白治疗后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T、CD4+/CD8+比例明显升高,CD8+T比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病例组患儿临床有效率为90.63%。结论复杂型热性惊厥时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有效调节其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周小琳曾小梅李栋方李平甘罗向阳
关键词: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
Majeed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Majeed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分析1例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就诊的Majeed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基因检测结果及诊治经过,并以"Majeed综合征"或"Majeed syndrome"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结合国内外的报道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女,汉族,双胎之一,5月龄发病;以反复发热、四肢拒碰、贫血和生长发育落后为表现;基因检测发现LPIN2有2个杂合突变,c.1794-2A>G和c.469C>T;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IL)-1受体拮抗剂疗效良好。结论Majeed综合征可在汉族人群中发生,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IL-1受体拮抗剂可能使患者获益。
欧榕琼李莎周小琳张碧红王海燕檀卫平
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收治的68例急性喉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予甲强龙治疗,治疗组36例患儿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甲强龙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84.38%(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喉喘鸣、声嘶、犬吠样咳嗽、吸气性呼吸困难缓解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联合甲强龙治疗急性喉炎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周小琳陈雪贞李栋方何展文罗向阳
关键词:急性喉炎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甲强龙临床疗效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检测的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检测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为IVIG无反应型KD患儿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80例KD患儿,发病10天内接受IVIG标准治疗,对IVIG无反应组与敏感组患儿间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NF-α水平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外周CD4^+/CD8^+、CD3^+CD4^+、CD3^-CD19^+、TNF-α水平无反应组明显高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8^+、CD3^+明显低于敏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CD16^+CD56)^+、CD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敏感型患儿,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TNF-α有更明显的异常,为早期诊断丙种球蛋白无反应型川崎病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指标,同时有助于预测KD患儿冠状动脉损害的发生几率。
陈雪贞周小琳叶佳云梁欢欣廖雄宇钟奕覃丽君
关键词:川崎病淋巴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Α
免疫球蛋白对婴儿痉挛症患儿免疫指标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婴儿痉挛症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情况及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对婴儿痉挛症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于孙逸仙纪念医院初次就诊的婴儿痉挛患儿30例作为病例组,予大剂量免疫球蛋白(2g/kg)治疗,另选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患儿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于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病例组及健康组所有儿童均抽静脉血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CD19^+、CD20^+、CD4^+、CD8^+、CD4^+/CD8^+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病例组30例患儿外周血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CD4^+/CD8^+比例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以上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儿治疗后,CD19^+B、CD20^+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病例组治疗后CD4^+T、CD8^+T、CD4^+/CD8^+比例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痉挛症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大剂量免疫球蛋白可调节婴儿痉挛症患儿免疫功能,控制病情发展。
周小琳李栋方李平甘何展文罗向阳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免疫调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