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军伟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脊髓
  • 3篇术后
  • 3篇脊髓损伤
  • 3篇骨质
  • 2篇腰椎
  • 2篇椎管
  • 2篇唑来膦酸
  • 2篇颈椎
  • 2篇绝经
  • 2篇绝经后
  • 2篇骨质疏松
  • 2篇固定术
  • 2篇固定术后
  • 1篇单开门
  • 1篇蛋白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胸椎
  • 1篇胸椎管
  • 1篇胸椎管狭窄

机构

  • 9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夏英鹏
  • 9篇高军伟
  • 8篇于斌
  • 6篇李辉南
  • 3篇杜文君
  • 3篇杜文军
  • 2篇苏彦慧
  • 2篇于正刚
  • 2篇宋海峰

传媒

  • 2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3篇201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颈椎单开门椎管成形微钛板与丝线或锚钉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比较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使用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和使用丝线或锚钉于铰链侧固定椎板对C5神经根麻痹及再关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1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根据控制开门方式将患者分为铰链侧固定组(使用丝线或锚钉于铰链侧固定椎板)和开门侧固定组(使用微钛板于开门侧固定椎板)。铰链侧固定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42~68岁,平均59岁。开门侧固定组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44~71岁,平均57岁。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C5神经根麻痹情况,比较两组开门角度、颈椎曲度指数、脊髓后移及脊髓压迫程度等。结果铰链侧固定组和开门侧固定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均超过12个月;两组患者均一期愈合。铰链侧固定组术后9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1.5%(9/78);微钛板开门侧固定组1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为1.6%(1/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铰链侧固定组开门角度及脊髓后移量大于微钛板开门侧固定组。10例C5神经根麻痹者的脊髓后移量为(3.97±1.19)mm,较无C5神经根麻痹者[(2.57±1.01)mm]高。铰链侧固定组和开门侧固定组术前(12.23%±3.70%和11.38%±4.29%)及术后1周(12.12%±3.77%和11.31%±4.35%)颈椎曲度指数无差异;术后12个月JOA评分[(12.35±1.09)分和(13.55±0.91)分]、JOA评分改善率(64.24%±9.49%和61.78%±11.48%)及脊髓受压程度(0.74%±0.71%和0.75%±0.67%)无差异。术后6个月CT示铰链侧固定组27%患者椎板开门角度丢失〉100,微钛板开门侧固定组开门角度无变化�
于斌夏英鹏杜文军李辉南高军伟周六杰
关键词:脊神经根
唑来膦酸盐治疗重度绝经后骨质疏松及腰背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分析应用唑来膦酸盐5 mg治疗重度绝经后骨质疏松及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以腰背痛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接受钙剂600 mg及维生素D 124 IU/d和骨化三醇0.25μg/d,连续使用1年。治疗组患者接受唑来膦酸盐5 mg静脉滴注1次。治疗前及治疗12个月后行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钙、胸腰椎X-ray检查及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定(ODI)。结果治疗组39例、对照组40例患者得到随访。治疗组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分别增加5.8%和3.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分别增加2.0%和1.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增加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VAS评分、VAS评分改善量、ODI评分及ODI评分改善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新的临床骨折,治疗组患者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5 mg唑来膦酸盐1次即可显著改善重度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腰椎及髋部的骨量及腰背痛。患者接受5mg唑来膦酸盐治疗的顺应性及耐受性较好,是临床治疗重度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于斌夏英鹏杜文军李辉南高军伟
关键词:骨质疏松绝经后腰背痛
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影响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1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55例。A组采用常规干预;B组采用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并根据测评管理情况进行个体化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24 h排尿指标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B组有效率92.7%(51/55),显著高于A组的70.9%(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排尿次数、漏尿次数、残余尿量均小于治疗前,且B组小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膀胱安全容量均大于治疗前,且B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9%(6/55),明显低于A组的36.4%(2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尿压测评系统可改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促进患者正常排尿,并有助于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风险。
宋海峰张庭继夏英鹏于正刚高军伟苏彦慧于斌关钊
关键词: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有限元分析法在我国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及医工合作前景展望被引量:3
2018年
当前,有限元分析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脊柱外科领域中,应用的成效也是相对良好的,得到普遍的认可。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问题,诸如软硬件获取受限、通用模型匮乏以及非骨性结构建模缺少精准度等,属于对其发展构成影响的重要方面。在此文中,对于有限元分析法应用于我国脊柱外科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医工合作前景的展望。
高军伟夏英鹏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法脊柱外科
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临床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病原因及与颈椎曲度变化、脊髓后移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3年采用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74例,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11例设定为A组,其余63例患者设为B组。术前、术后均行MR、CT及CR明确诊断,行JO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并计算改善率,以Ishihara法测定颈椎曲度指数(cervical curvatureindex,CCI),测定C2-7Cobb角计算颈椎曲度变化量,MR矢状位测量脊髓后移量等。所有患者随访1年以上。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术前JOA评分、C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CCI、曲度变化量、脊髓后移量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改善量和术后CCI之间、JOA评分改善量和脊髓后移量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颈椎椎板切除侧块螺钉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有较高的发生率(14.9%),术中应避免过度矫正后凸,可行预防性切开椎间孔。术后颈椎曲度及脊髓后移与神经功能恢复无相关性。
于斌夏英鹏杜文军李辉南高军伟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后路融合
手术治疗氟中毒性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氟中毒性胸椎管狭窄症是指氟中毒引发的骨质增生,压迫脊髓神经根、骨化、韧带肥厚,导致不全瘫或全瘫,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甚理想。为给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借鉴之处,本文就手术治疗氟中毒性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李辉南杜文君夏英鹏于斌高军伟
关键词:胸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氟中毒中毒性骨质增生
三磷酸腺苷通过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转录和转导激活因子3通路促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激活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录和转导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在脊髓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80只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体重250~300g,随机分为4组(n=20):A、B、C组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作1、8~TIOSCI模型后,A组以ATP(40mg/Kg)、B组以等量生理盐水、C组以ATP(40mg/kg)加雷帕霉素(3mg/kg)分别治疗7d;D组仅行椎板切除术,不损伤脊髓,等量生理盐水治疗7d。术后1、2、3、4周采用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各时间点取材行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CFAP)和通路因子mTOR、STAT3的表达。结果术后1—4周A组大鼠BBB评分分别为2.30±0.44、6.65±0.46、9.88±0.52、12.16±0.54,B组为1.52±0.52、3.62±0.53、5.14±0.79、6.01±0.76,C组为1.60±0.52、3.30±0.61、5.25±0.71、6.06±0.70,D组均为21.00±0.00。A组大鼠BBB评分高于B、C组,低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eal—timePCR检测显示,术后1—4周A组mTOR(4.28±0.13、4.57±0,09、2.89±0.08、1.78±0.06)、STAT3(2.42±0.10、2.56±0.09、2.25±0.07、2.08±0.11)、NSEmRNA(3.18±0.09、2.48±0.05、2.60±0.05、4.68±0.05)表达持续升高,NestinmRNA(8.69±0.15、7.03±0.15、5.02±0.11、2.41±0.07)表达逐渐降低,但各时间点均高于B、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术后1—4周A组GFAPinRNA表达持续升高(1.71±0.05、2.03±0.07、2.44±0.07、1.95±0.06),但各时间点均低于B组(1.99±0.06、2.57±0.07、2.83±0.07、2.16±0.10)及c组(2.25±0.11、2.58�
李辉南杜文君夏英鹏于斌高军伟
关键词:脊髓损伤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术后早期应用唑来膦酸的疗效。方法选择自2012年8月-2015年3月因腰椎退变性疾病同时合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行腰椎融合术患者病例资料共38例,患者入院前未曾行任何抗骨质疏松治疗,全部患者采用的术式均为后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术后1~2周给予唑来膦酸5 mg,同时口服钙尔奇600 mg/d及骨化三醇0.50μg/d;对照组18例,术后仅给予钙尔奇600 mg/d及骨化三醇0.50μg/d。比较术前与术后3、6、12个月时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两组术前与术后12个月L1~4、股骨颈、Ward's三角区骨密度变化,分析随访期末时的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治疗组术前ODI评分平均(38.70±4.16)分,术后3个月为(15.80±3.70)分,术后6个月为(10.60±2.72)分,术后12个月为(8.20±1.75)分。对照组术前ODI评分平均(37.52±4.43)分,术后3个月为(16.31±4.32)分,术后6个月为(11.26±2.75)分,术后12个月为(10.03±1.83)分。术后与术前各时间点的ODI评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ODI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L1~4、股骨颈、Ward's三角区骨密度:治疗组为(0.86±0.08)g/cm^2、(0.695±0.04)g/cm^2和(0.618±0.09)g/cm^2,对照组为(0.716±0.02)g/cm^2、(0.607±0.01)g/cm^2和(0.55±0.13)g/cm^2,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均获得坚实融合,对照组2例未融合。结论唑来膦酸具有显著的抗骨质疏松作用,能够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减少骨丢失,腰椎融合术后患者早期应用唑来膦酸无不利影响,可作为骨质疏松患者腰椎融合术后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措施。
李辉南杜文君夏英鹏于斌高军伟
关键词:腰椎融合术骨质疏松症唑来膦酸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有下尿路症状患者临床与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下尿路症状的特点和尿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将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下尿路症状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节段分为高位椎间盘突出组(A组,T 12-L 3节段,26例)和低位突出组(B组,L 3-S 1节段,32例),并根据不同椎管内容积侵占率(腰椎CT图像)、临床JOA评分评分分组,观察患者所表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特点和尿动力学检查情况。结果:①本组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有尿路刺激症状、尿路梗阻症状或者混合型症状。但B组中有2例不能自主排尿,而A组则没有。②根据JOA评分将其分为15分以上组(>15分)与0~15分组;但两组均为评分较低患者占更高,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③两组间在重度和轻、中度侵占率者占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尿动力学检查发现,低位突出组残余尿量分别(36.1±22.0)ml和(132.9±63.50)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的膀胱顺应性间数值分别为19.50(16.2~49.8)ml/cmH2O和44.0(30.2~63.4)ml/cmH2O,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和低位腰椎间盘突出均可出现下尿路功能障碍表现,且椎管侵占严重者、临床评估神经功能评分较低者所占比例更高。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低顺应性膀胱发生率较高;而低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高顺应性膀胱发生率较高,可发生尿潴留。
宋海峰张庭继于正刚夏英鹏苏彦慧高军伟于斌关钊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尿动力学脊髓损伤排尿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