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晓峰
- 作品数:1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春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急诊治疗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行急诊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147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84例85个动脉瘤,显微手术组63例64个动脉瘤,以出院mRS分级0~2级为预后良好,结合年龄及Hunt-Hess分级对比两种术式预后。结果:两种术式总体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65岁时,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率显著好于显微手术(P<0.05);当患者<65岁时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Hunt-Hess 1~3级和4~5级,两种术式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总体并发症及癫痫发生率显著低于显微手术。结论: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是破裂颅内动脉瘤急诊治疗的有效方法,血管内治疗手术风险更低,尤其适合老年及后循环动脉瘤。
- 王芃李铁男黄山郎晓峰李挪刘伟张铁岩
- 关键词:急诊血管内治疗显微手术
- 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5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行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53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53例患者动脉瘤50例获得良好栓塞,死亡3例(5.7%)。随访6个月~2.5年,患者均恢复良好,无复发,无蛛网膜下腔再出血,5例出现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明显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 郎晓峰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疗效
- 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的药物及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 王芃索耀华张铁岩甄勇杨颐罡董长辉黄山郎晓峰
- 该研究总结了对于梗塞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应该在临床表现的时间观念基础上进行针对脑组织血液动力学变化半暗带影像,即头部CT灌注检查,从而确定真正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上的时间窗,为动脉溶栓尤其是治疗超过6小时的脑梗塞提供一种判断...
- 关键词:
-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溶栓时间窗介入
- 高血压脑出血与ACE基因多态性相关性被引量:3
- 2011年
-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发病呈年轻化趋势,部分有家族聚集倾向,从分子水平研究该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郎晓峰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ACE基因多态性家族聚集发病机理分子水平多发病
- 随机扩增多态DNA指纹图技术对颅内感染病原菌的研究
- 2000年
- 目的 :研究颅内感染病原菌。方法 :1998年 5月至 1999年 1月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指纹图技术对 5例疑似颅内感染患者的脑脊液进行了检测。结果 :共检出了 3例病原菌 ,其中 1例宋内志贺氏菌阳性 ,2例铜绿假单胞菌 ,分别根据药敏性及血脑屏障透过率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颅内感染 3例病人最后体温及脑脊液细胞数均恢复正常 ,临床治愈。结论 :RAPD方法在检测颅内感染病原菌方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 郎晓峰赵宝友焦立新关希金张莉
- 关键词:颅内感染病原菌颅脑手术
- 脑梗死局部动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像预测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angiograp hy,DSA)对脑梗死局部动脉溶栓后早期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nalhemorrhage,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局部动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术后有无SICH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比两组平扫CT和DSA影像。结果 5例确诊SICH,两组术前CT同一供血区内陈旧缺血病灶、DSA侧支循环分级及血管狭窄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局部动脉溶栓前影像学综合分析可以帮助预测SICH的发生。
- 王芃索耀华郎晓峰刘伟李铁男李挪黄山周泽亚
-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颅内出血数字减影
- 尼莫地平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及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4例,根据是否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相关手术亚组。采集年龄、GCS评分、术前血肿量、入院及出院时患肢肌力、MRS及全面衰退量表评分(GDS)、再出血等,对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出院时患侧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MRS评分及GD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相应手术亚组上述指标也得出相同结果。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尼莫地平术中灌洗联合术后口服或单纯口服,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有利于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 王芃李挪黄山李铁男郎晓峰刘伟
-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开颅灌洗
-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颞叶皮层入路、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HIC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为选择SHICH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8例SHICH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颞叶皮层组(皮层组,39例),沟裂显微手术组(沟裂组,31例)和钻孔引流组(钻孔组,48例)。记录3组患者年龄、血肿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发病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24h病情好转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结果:沟裂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后24h病情好转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皮层组(P<0.05)。3组患者发病至手术开始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沟裂组和钻孔组中血肿量30~49mL和50~69mL亚组患者预后指标(血肿量、GCS评分、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钻孔组血肿量50~69mL亚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沟裂组(P<0.05)。结论:经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SHICH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好于颞叶皮层入路,对高龄、中等量以上脑出血患者更宜适时行钻孔引流术;大量血肿患者可采用沟裂显微手术。
- 王芃李挪黄山李铁男郎晓峰刘伟
- 关键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侧裂钻孔引流
- 颅脑损伤并发电解质紊乱48例治疗体会
- 2012年
-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后电解质紊乱治疗方法及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对颅脑损伤后发生高钠血症患者48例的救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48例高钠血症患者中,死亡27例,死亡率56.2%。结论:颅脑损伤越严重,发生高钠血症程度越大,死亡率越高,应早发现、早治疗。
- 郎晓峰
- 关键词:重度颅脑损伤高钠血症电解质紊乱
- CT灌注成像对脑缺血半暗带的识别及在动脉溶栓中的价值被引量:1
- 2009年
- 动脉内局部溶栓(local intra-arterial lhrombolysis, LIAT)治疗颈动脉系统血管急性闭塞成为临床有效的方法之一,如何在时间窗内快速选择合适的病例,成为日益受剑关注的问题。若基于病理生理学改变,而非单纯凭缺血时间来来选择患者,能够确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 王芃索耀华甄勇马首艳郎晓峰李铁男刘伟黄山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