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山

作品数:15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长春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出血
  • 4篇颅脑
  • 3篇溶栓
  • 3篇手术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疗效
  • 3篇颅脑损伤
  • 3篇颅内
  • 3篇脑出血
  • 3篇脑损伤
  • 3篇高血压
  • 2篇血管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幕上高血压脑...
  • 2篇开颅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1篇地平
  • 1篇碘造影剂

机构

  • 15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15篇黄山
  • 10篇王芃
  • 8篇李铁男
  • 6篇郎晓峰
  • 5篇张铁岩
  • 5篇刘伟
  • 3篇甄勇
  • 1篇赵丛海
  • 1篇赵军
  • 1篇卢琦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理论...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疗效研究(附55例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8个月,研究组良好率、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
黄山
关键词:标准大骨瓣减压重型颅脑损伤
急性脑梗塞早期介入溶栓的药物及时间窗的临床研究
王芃索耀华张铁岩甄勇杨颐罡董长辉黄山郎晓峰
该研究总结了对于梗塞动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应该在临床表现的时间观念基础上进行针对脑组织血液动力学变化半暗带影像,即头部CT灌注检查,从而确定真正的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上的时间窗,为动脉溶栓尤其是治疗超过6小时的脑梗塞提供一种判断...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溶栓时间窗介入
破裂颅内动脉瘤的急诊治疗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行急诊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147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急诊血管内治疗84例85个动脉瘤,显微手术组63例64个动脉瘤,以出院mRS分级0~2级为预后良好,结合年龄及Hunt-Hess分级对比两种术式预后。结果:两种术式总体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65岁时,血管内治疗预后良好率显著好于显微手术(P<0.05);当患者<65岁时预后良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Hunt-Hess 1~3级和4~5级,两种术式预后良好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内治疗总体并发症及癫痫发生率显著低于显微手术。结论:显微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是破裂颅内动脉瘤急诊治疗的有效方法,血管内治疗手术风险更低,尤其适合老年及后循环动脉瘤。
王芃李铁男黄山郎晓峰李挪刘伟张铁岩
关键词:急诊血管内治疗显微手术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血管痉挛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36例患者经CT扫描或腰穿检查确诊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改良Fisher分级评估CT,对比经颅多普勒检查及颅内压变化。结果:出现脑血管痉挛13例,其中3例为重度血管痉挛,2例形成缺血性梗死,血管痉挛程度与出血量及部位有关。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加重病情,应予以重视。
王芃赵丛海董长辉黄山李铁男周泽亚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脑梗死局部动脉溶栓后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影像预测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颅脑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omputed tomography,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edangiograp hy,DSA)对脑梗死局部动脉溶栓后早期症状性颅内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nalhemorrhage,SICH)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经局部动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根据术后有无SICH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对比两组平扫CT和DSA影像。结果 5例确诊SICH,两组术前CT同一供血区内陈旧缺血病灶、DSA侧支循环分级及血管狭窄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脑梗死局部动脉溶栓前影像学综合分析可以帮助预测SICH的发生。
王芃索耀华郎晓峰刘伟李铁男李挪黄山周泽亚
关键词:血栓溶解疗法颅内出血数字减影
尼莫地平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脑出血及手术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14例,根据是否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相关手术亚组。采集年龄、GCS评分、术前血肿量、入院及出院时患肢肌力、MRS及全面衰退量表评分(GDS)、再出血等,对比分析各项指标。结果:治疗组出院时患侧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MRS评分及GDS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相应手术亚组上述指标也得出相同结果。结论: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尼莫地平术中灌洗联合术后口服或单纯口服,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有利于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王芃李挪黄山李铁男郎晓峰刘伟
关键词:尼莫地平高血压脑出血开颅灌洗
亚低温治疗颅脑重型损伤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2012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在颅脑重型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科收治的69例行亚低温治疗的颅脑重型损伤的患者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该科同期行常温治疗的62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根据GCS评分观察组生存率和死亡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P(2.63±0.41)kPa,对照组(3.52±0.53)kPa,观察组ICP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低温是治疗颅脑重型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可明显改善神经系统和促进脑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提高生命质量。
黄山
关键词:亚低温改善预后生存率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探讨颞叶皮层入路、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HIC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为选择SHICH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8例SHICH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颞叶皮层组(皮层组,39例),沟裂显微手术组(沟裂组,31例)和钻孔引流组(钻孔组,48例)。记录3组患者年龄、血肿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发病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24h病情好转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结果:沟裂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后24h病情好转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皮层组(P<0.05)。3组患者发病至手术开始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沟裂组和钻孔组中血肿量30~49mL和50~69mL亚组患者预后指标(血肿量、GCS评分、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钻孔组血肿量50~69mL亚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沟裂组(P<0.05)。结论:经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SHICH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好于颞叶皮层入路,对高龄、中等量以上脑出血患者更宜适时行钻孔引流术;大量血肿患者可采用沟裂显微手术。
王芃李挪黄山李铁男郎晓峰刘伟
关键词:幕上高血压脑出血侧裂钻孔引流
颅内压监测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意义。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30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监护组与对照组。结果监护组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ICP与预后的关系表明,ICP值越高,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结论颅内压监护可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情判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黄山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系统化治疗
2004年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 3年来采用分时段的系统化治疗方法救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结果伤后 3个月以GOS评分评估预后 ,GOSⅤ级 14例 ,Ⅳ级 2 0例 ,Ⅲ级 17例 ,Ⅱ级 5例 ,GOS死亡 17例。结论分时段的系统化治疗可提高整体救治水平 。
王芃黄山张铁岩李铁男索耀华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脑疝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