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琦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血管
  • 3篇造影
  • 3篇脑血
  • 2篇动静脉
  • 2篇动静脉瘘
  • 2篇血管照影
  • 2篇血液流动
  • 2篇影像
  • 2篇硬脑膜
  • 2篇硬脑膜动静脉...
  • 2篇造影剂
  • 2篇手术
  • 2篇手术计划
  • 2篇图像
  • 2篇平板
  • 2篇平板DSA
  • 2篇脉管
  • 2篇脑部
  • 2篇脑膜

机构

  • 10篇西门子(中国...
  • 4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民航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孙琦
  • 4篇马廉亭
  • 4篇李俊
  • 3篇陈刚
  • 2篇李国栋
  • 2篇向伟楚
  • 2篇杨铭
  • 2篇潘力
  • 2篇介鸣
  • 2篇范顺杰
  • 1篇蔡明俊
  • 1篇李欢欢
  • 1篇伍杰
  • 1篇盛柳青
  • 1篇严丙
  • 1篇孙彪
  • 1篇万峰
  • 1篇林成
  • 1篇朱安林
  • 1篇王强

传媒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第16届中南...
  • 1篇中华中青年神...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脑血容量软件评估降血压球囊闭塞试验前后脑血容量与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应用脑血容量软件评估降血压球囊闭塞颈内动脉试验(BOT)前后脑血容量与临床表现变化的相关性。方法经全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为脑血管病并需在治疗前评估颈内动脉能否闭塞而行降血压BOT的1O例患者,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1例,CCF伴假性动脉瘤1例。降血压BOT前后在15min内经肘静脉注射碘普罗胺注射液(370g/L)60ml后进行平板CT扫描,应用脑血容量后处理软件生成CBV图像,比较降血压BOT前后轴位相同层面、感兴趣区域平均相对脑血容量(rCBV)值,将其与临床表现变化进行对比。结果临床监测10例患者降血压BOT前后临床症状变化与轴位相同层面rCBV变化的对比结果,降血压BOT阴性8例,暂时闭塞颈内动脉后平均rCBV为1.02±O.06,具有很好的灌注对称性,且临床表现没有改变,其中1例栓塞病灶同时行颈内动脉永久性闭塞,7例行病灶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8例阴性患者术后均无脑缺血表现。2例患者降血压BOT阳性,暂时闭塞颈内动脉后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对侧肢体偏瘫,且与降血压BOT前对比rCBV分别降低了24%和21%,呈脑血容量低灌注;2例均行病灶栓塞,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术后恢复好,无脑缺血并发症。结论降血压BOT前后临床表现变化与rCBV变化明显相关。
伍杰杨铭马廉亭潘力孙琦李俊陈刚
关键词:脑血容量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确定造影剂使用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成像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造影剂使用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成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一系列脉管系统的图像数据集合;根据获取的图像数据集合重建脉管系统的三维体积模型;在重建的三维体积模型中选择感兴趣区域以及与该感兴趣区域对...
孙琦韩静峰
文献传递
用于异常检测的机器学习分类任务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提供了用于异常检测的机器学习分类任务的优化方法和装置。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方法包括:收集用于反映生产过程或产品的状态的样本数据以形成样本数据集,其中,样本数据集中的每一条样本数据具有多个特征;确定针对样本数据集的一个或...
孙琦范顺杰介鸣
文献传递
基于平板DSA三维血管像的“双血管融合”技术在硬脑膜动静瘘的诊断和手术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构筑的影像学新方法。方法:在10例DAVF病例采用平板DSA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病变血管行三维血管成像。在三维工作站采用“双容积重建”技术进行两支血管三维像的融合,研究DAVF的血管构筑...
李俊严昺孙琦马廉亭万峰盛柳青李国栋李欢欢陈刚向伟楚王强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平板DSA手术计划
基于平板DSA三维血管像的'双血管融合'技术在硬脑膜动静瘘的诊断和手术计划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研究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构筑的影像学新方法. 方法:在10例DAVF病例采用平板DSA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病变血管行三维血管成像.在三维工作站采用'双容积重建'技术进行两支血管三维像的融合,研究DAV...
李俊严昺孙琦马廉亭万峰盛柳青李国栋李欢欢陈刚向伟楚王强甘志强
关键词:硬脑膜动静脉瘘影像诊断手术计划
文献传递
修正脑血容积的方法及装置、血管照影设备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修正脑血容积的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在患者脑部动脉几何结构的图像序列中的每帧图像上检测出各动脉的分叉点;对于任一组地位相同的动脉,在每帧图像上为各动脉选取感兴趣区域;对于每个感兴趣区域,从图像序列中提...
孙琦黄凯怡
文献传递
末端执行器的障碍检测装置、末端执行器及机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末端执行器的障碍检测装置、末端执行器及机电系统,所述障碍检测装置包括:柔性基底,适于固定至所述末端执行器上;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柔性基底上,所述检测组件包括金属箔、电容式接近传感器以及通信接口;所述金...
孙琦李季牛铸介鸣范顺杰
文献传递
确定造影剂使用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成像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造影剂使用参数的方法、装置以及成像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一系列脉管系统的图像数据集合;根据获取的图像数据集合重建脉管系统的三维体积模型;在重建的三维体积模型中选择感兴趣区域以及与该感兴趣区域对...
孙琦韩静峰
文献传递
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融合技术要点及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讨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融合技术条件与要点及对颅内大与巨大型动脉瘤诊断、对脑深部微小动脉瘤与静脉瘤实施神经导航手术的价值。方法早期应用手工操作,目前在Siemens Artis Zee Biplane双大平板DSA机的SystemSyngo X-WP三维后处理工作站上,将符合三维融合条件的DSA与MRI或MRA影像数据,利用Inspace 3D-3D-Fustion软件分析合并数据后,将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进行融合,获得融合后影像供临床诊断、评估颅内大与巨大型动脉瘤以及治疗脑深部小型动脉瘤、静脉瘤时输入神经导航实施手术。结果对1例左颈内动脉后交通巨大型动脉瘤伴血栓形成病人,通过DSA与MRI或MRA双三维融合影像,提高了巨大型动脉瘤血管內治疗前后对瘤体大小及瘤内血栓与临床占位效应相关性的认识;对1例脑室岀血铸型病人,经DSA确诊为moyamoya病合并胼胝体下室旁脉络膜后动脉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及1例脑深部动静脉畸形合并血流相关性静脉瘤病人成功实施了神经导航手术。结论 DSA与MRI或MRA双三维影像融合是一项用特制软件后处理新技术,融合后三维影像对颅内大与巨大型动脉瘤的诊断有新认识,发现DSA影像瘤体小于MRI影像瘤体而大于MRA影像瘤体,以及对脑深部血流相关性动脉瘤及静脉瘤融合数据输入神经导航实施手术有很高应用价值。
向伟楚杨铭李俊潘力陈刚李国栋蔡明俊刘鹏严丙孙琦孙彪马廉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DSAMRIMRA
头颈部3D-CTA与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头颈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术(3D-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融合技术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之间我院收住的经头颈CTA检查诊断为脑血管疾病(动脉瘤或动脉狭窄)患者30例。其中17例患者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病变血管进行3D-DSA检查,并将患者3D-CTA图像融合于血管造影机中,分别将2D-DSA和3D-DSA图像进行融合对比,验证CTA与DSA图像位置准确度、血管直径、病变大小的差别。另13例拟进行介入治疗患者,将头颈3D-CTA融合于血管机,利用3D-CTA实时引导并完成介入治疗操作,评价融合的准确度,比较射线照射剂量及造影剂使用量。结果17例患者头颈CTA图像与2D、3D-DSA图像的匹配准确。13例介入患者头颈CTA图像可以成功的应用于神经介入操作过程中3D路图的实时引导,准确完成介入手术;两组患者造影剂使用量分别为(68.5±6.9)ml和(109.5±12.4)ml,接受射线照射剂量分别为(910.1±95.8)mGy和(1769.0±303.2)mGy,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TA影像融合技术因其高度的准确性,可以应用于脑血管病的诊治。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引导神经介入操作,增加工作效率,同时又能显著降低射线辐射量和造影剂使用量,因此可以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林成张强朱安林孙琦张浩单桐辉潘文龙赵浩
关键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