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云志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胰腺
  • 2篇细胞外
  • 2篇细胞外基质
  • 2篇基质
  • 2篇胞外基质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损伤
  • 1篇胰腺体尾部
  • 1篇胰腺组织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病毒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乙肝病毒感染...
  • 1篇乙型

机构

  • 7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陈云志
  • 2篇张启瑜
  • 2篇余华军
  • 2篇孙洪伟
  • 1篇周蒙滔
  • 1篇俞富祥
  • 1篇郑飞云
  • 1篇卢明芹

传媒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祝您健康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胰腺组织工程载体—胰腺体尾部去细胞化支架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
本文对胰腺组织工程载体—胰腺体尾部去细胞化支架的制备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鼠选择性胰腺去细胞化支架的制备和评价。  目的:通过去细胞技术,经全新的动脉灌注途径,创新性选择胰腺体尾部作为灌...
陈云志
关键词:生物材料细胞生物学
文献传递
分段缩窄犬门、脾静脉制备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实验研究
目的: 通过门静脉主干缩窄附加3周后脾静脉缩窄及其属支结扎的方法建立犬的动物模型,并且与传统的单纯门静脉主干缩窄的方法建立门静脉高压症模型的方法进行比较,选择特定的时间点观察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门静脉侧枝循...
陈云志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悔不当初,会演变成肝癌的乙型肝炎
2022年
病毒性肝炎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卫生挑战,其中乙肝和丙肝影响到全球近3.25亿人,每年导致140万人死亡。我国目前有约7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由于乙肝病毒目前无法彻底清除,患者如果早期不接受治疗或得不到规范的诊治,随着时间的推移,病程可能会逐步往肝硬化的方向发展,进而由肝硬化发展为肝癌,这就是俗称的“乙肝-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卢明芹陈云志
关键词:法定报告传染病乙肝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肝癌
一种新型大鼠胰腺去细胞化支架的制备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通过经胃左动脉途径灌注,选择胰腺体尾部作为灌注主体,应用各种去细胞化灌注技术,以制备新型天然胰腺去细胞化生物支架,并全面评价其理化特性,以期为胰腺组织再生工程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应用载体。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离体获取胰体尾部作为灌注主体,采用胃左动脉作为灌注入路,通过物理冻融、酶解法及曲亚通(TritonX-100)为主辅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洗脱剂组合进行顺行灌注,获取胰腺去细胞支架。并通过大体形态观察、美兰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基因组DNA定量分析、电镜观察、胶原蛋白成分鉴定、免疫原性分析等对去细胞化后的胰腺支架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本研究方法可成功制备肉眼透明的胰腺去细胞化支架,组织学检测和电镜观察均表明去细胞支架内无细胞残留,内部脉管网络和空间结构保存完整;免疫荧光分析表明去细胞化后支架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保留得较为完整,且支架DNA残留量为(42.3±10.6)ng/mg,不足正常胰腺的5%;皮下移植实验证实获得的去细胞化支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结论以胰腺体尾部作为灌注主体,经胃左动脉途径灌注的策略能够成功制备一种新型的去细胞化胰腺支架,并且支架的基质成分和理化特性较完整地保留,能够为胰腺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一种良好的载体选择。
陈云志余华军孔鸿儒孙洪伟张启瑜周蒙滔
关键词:胰腺细胞外基质
骨髓源性与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调节肝纤维化的功能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比较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在调节肝纤维化方面的差异.方法 分别从Sprague-Dawley大鼠骨髓、脂肪分离纯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采用0.4 μm Transwell小室半透膜建立共培养体系,分别将第3代ADSC、BMSC与肝星状细胞(HSC)共培养,另将大鼠正常肝细胞系(BRL)与HSC共培养作为阴性对照组,单独HSC培养作为空白对照组.培养72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比色法检测HSC增殖情况,Western印迹法检测HSC细胞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HSC凋亡情况.分别将BMSC、ADSC和BRL单独培养72 h,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10、神经生长因子(NGF)及TGF-β1的浓度.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大鼠分为BMSC治疗组、ADSC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BMSC治疗组、ADSC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经门静脉输注1.5 mL(5×106个)BMSC、ADSC、BRL细胞悬液,空白对照组输注等量无细胞培养液,2周1次,共4周.检测肝组织病理切片和肝纤维化指标.两样本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多个样本均数间的比较用方差分析.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BMSC、ADSC.BMSC与ADSC在细胞表型上类似.ADSC共培养组和BMSC共培养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两者均能抑制HSC增殖、促进凋亡(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ADSC共培养组和BMSC共培养组增殖程度依次为2.43±0.27、2.39±0.33、1.92±0.38、2.18±0.31,FBMSC=25.61,FADSC=38.63,P均<0.05;凋亡率依次为(5.59±0.40)%、(6.82±0.57)%、(8.31±1.03)%、(9.36±0.54)%,FBMSC=73.69,FADSC=97.41,P均<0.05),且ADSC比BMSC作用更强(增殖,t=5.76;凋亡,t=5.18,P均<0.05).ADSC与BMSC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也有所不同[NGF为(7.46±0.54) pg/mL比(3.95±0.71) pg/mL,t=10.92,P<0.05; TGF-β1为(8.79±0.93) pg/mL比(6.
俞富祥古妮孙克龙陈云志张启瑜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脂氧素A4改善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的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脂氧素A4(lipoxin A4,LXA4)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ulmonary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PMVECs)炎症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PMVECs,第一阶段:分为空白对照组(完全培养基培养)和TNF-α组(分别以5、10、20 ng/mL共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各组PMVECs存活率,用针头式滤器检测TNF-α损伤前后PMVECs的单层通透性。第二阶段:分为TNF-α组(20 ng/mL处理24 h)和LXA4干预组(1、10、100μg/L处理24 h),检测PMVECs存活率和单层通透性,RT-PCR检测PMVECs IL-1β、VCAM-1、NF-κB p65 mRNA的表达。结果 (1)5、10、20 ng/mL TNF-α组的PMVECs存活率分别是(76.39±9.3)%、(61.87±11.7)%、(49.54±12.6)%,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 <0.05),而经1、10、100μg/L三种浓度LXA4干预后,20 ng/mL TNF-α组的PMVECs存活率均得到提高,其中100μg/L LXA4干预后的PMVECs存活率为(82.32±8.7)%,有统计学差异(P <0.01);(2)与损伤前[(0.021±0.011)mL/min·cm^2·kPa]比较,TNF-α处理60、90min后PMVECs单层通透系数(Kf值)显著增高[(0.067±0.007)和(0.096±0.007)mL/min·cm^2·kPa,P <0.05)],而LXA4干预60、90 min时Kf值则显著降低[(0.039±0.008)和(0.058±0.011) mL/min·cm^2·kPa,P <0.05)];(3)与对照组比较,TNF-α组的IL-1β、VCAM-1、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升高(P <0.01或P <0.05),而LXA4干预组显著改善(P <0.01或P <0.05)。结论 TNF-α能引起PMVECs的急性炎症损伤,LXA4对TNF-α引起的PMVECs急性炎症损伤有改善作用。
陈云志连泽来余华军孔鸿儒戴胜杰黄超豪孙洪伟
关键词:脂氧素A4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
大鼠子宫去细胞化支架的制备和评价
2018年
目的:通过去细胞化灌注技术,探讨成功制备天然子宫去细胞化生物支架的理想灌注策略,并通过系统的评价体系,以鉴定其能否作为子宫组织再生工程研究的良好应用载体。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采用子宫动脉入路途径,通过冻融、酶解及曲亚通(Triton X-100)联合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洗脱灌注等流程,获取子宫去细胞化支架。并通过大体形态观察、美兰染色、HE染色观察、基因组DNA定量分析、EGF、b FGF、TGF-β含量测定、电镜观察、胶原蛋白总量检测及主要胶原成分鉴定等对去细胞化后的子宫支架进行全面的评价。结果:成功建立动脉灌注入路并获得了肉眼透明的子宫去细胞化支架,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均表明去细胞化子宫支架内无细胞残留,DNA含量检测表明支架内DNA残留量为(45.6±7.3)ng/mg,不足正常子宫的5%(P<0.01),美兰染色和扫描电镜显示子宫支架的脉管网络和空间结构保存完整;而胶原蛋白含量由新鲜子宫组织的(0.57±0.12)μg/mg增加到去细胞化子宫支架的(0.88±0.10)μ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各型胶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定性分析,说明去细胞化后子宫支架的细胞外基质成分保留得较为完整;ELISA结果显示去细胞化子宫支架中细胞因子EGF、b FGF和TGF-β分别保留了66%、85%和54%,表明其仍具备一定的生物活性。结论:本研究方法能够成功制备理想的去细胞化子宫支架,并且支架的基质成分和理化特性完整保留,能够作为子宫组织工程研究的良好载体。
郭芳杨洁陈晶晶刘丽陈云志郑飞云
关键词:子宫细胞外基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