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 作品数:36 被引量:64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的“手足并用”教学方法探讨——以内蒙古医科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针对手足并用教学法对"卓越医师学员"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效果进行总结、评价。方法:通过对卓越医师班各系统内容进行改革,将改革后成绩情况与未改革的学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教学方法改革后的学员成绩优于非改革学员成绩,两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可以看出改革后学员对本部分内容掌握情况更好。下一步将继续深化运动系统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其他重点章节内容的教学方法的改革。
- 甄志龙李强赵建民张艳刘瑞
- 联合使用DPL与医学护肤品治疗面部毛细血管扩张的疗效观察
- 陈华张艳
- "手足并用"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20年
- "手足并用"教学理念最早形成并应用于骨科教学。在讲授骨与关节的解剖及疾病时,通过手与足的上下对比,使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更加容易记忆。在学习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类时,将躯体比作硬膜囊,双臂比作神经根,完美地解释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通过上下肢解剖的高度相似,讲解了四肢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用拇指的不同方向,解释了阑尾的位置变异。以同样的方法讲解了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等等。"手足并用"教学在多个学科不断推广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甄志龙刘瑞赵建民李强张艳
- 关键词:临床教学教学实践
- 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 2021年
- 延续护理对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11 月收治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 124 例,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化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不良反应、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患者的综合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对比综合护理有效率:实验组无效2 例(3.23%),对照组无效 8 例(12.90%),(p < 0.05);实验组综合有效 60 例(96.77%),对照组综合有效 54 例(87.10%),(p < 0.05)。实验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 3 例(4.84%),对照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 9 例(14.52%),(p < 0.05);两组患者的综合功能改善明显,实验组的综合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综上所述,将延续性护理可以帮助患者脑损伤合并肢体障碍患者改善生理质量、提升情绪控制能力、优化肢体功能,提升护理的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建议推广。
- 陈晓娅张艳
- 关键词:延续护理
- 570nm强脉冲光配合果酸治疗面部色斑疗效观察
- 陈华张艳
- 多元一体化教学法用于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20年
- 护理临床实践是护理学生实践技能、树立临床思维、树立良好职业道德以及学习应对护士与患者关系的正确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的单一教育不再能满足临床教育的要求。相关部门在临床护理教育中引入了几种综合教育手段,以显著提高临床教育的质量,以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并提高实习生的满意度。
- 张艳赵龙刘瑞张翼然
- 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2021年
- 研究肠内营养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护理的价值。方法:2019 年 2 月 -2021 年 1 月本科接诊重型颅脑损伤病患 60 例,随机均分 2 组。研究组肠内营养用鼻空肠管,对照组用胃管。对比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前白蛋白、总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研究组依次是(247.91±22.65)mg/L、(57.82±4.62)g/L、(123.01±11.79)g/L,比对照组(200.34±19.78)mg/L、(51.03±3.27)g/L、(106.59±10.32)g/L 高,P < 0.05。 针 对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 6.67%,比对照组 23.33% 低,P < 0.05。针对住院时间,研究组(15.93±3.69)d,比对照组(21.04±4.16)d 短,P < 0.05。结论:于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中运用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法,利于并发症的预防,住院时间的缩短,及营养指标的改善。
- 张艳陈晓娅
-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护理
- 应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24例临床体会
- 目的:探讨耳廓复合组织瓣修复鼻翼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 014年6月以来,选取24例鼻翼缺损患者,缺损面积0.5cm×0.8cm.2cm×1.5cm,均为单侧缺损,根据鼻翼缺损大小,切取耳廓复合组织...
- 张艳李世荣陈华
- 关键词:耳廓复合组织瓣鼻翼缺损
- 神经外科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
- 张艳
- 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需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新生儿共185例,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静脉留置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等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输液过程中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有效利用率,输液外渗、堵管、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液体外渗、针头脱出、静脉炎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堵管,从而提高静脉留置针输液效果。
- 张艳许莉曹晓梅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新生儿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