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普平

作品数:9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海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静脉
  • 5篇动静脉内
  • 5篇动静脉内瘘
  • 5篇内瘘
  • 5篇静脉内
  • 5篇静脉内瘘
  • 4篇增生
  • 4篇内膜
  • 4篇内膜增生
  • 3篇动静脉
  • 3篇血液
  • 3篇血液透析
  • 3篇自体
  • 3篇自体动静脉内...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膜
  • 2篇血液透析患者
  • 2篇酸钠
  • 2篇透析患者
  • 2篇尿毒

机构

  • 8篇北京市海淀医...
  • 2篇南昌大学
  • 2篇北京市中关村...
  • 1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9篇胡普平
  • 6篇杨涛
  • 4篇王玉柱
  • 4篇刘丽芳
  • 3篇刘音
  • 1篇付纲
  • 1篇崔锐
  • 1篇赖艳红

传媒

  • 4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临床肾脏病杂...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光电容积描记法在血液透析通路相关肢端缺血征诊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光电容积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PPG)在血液透析通路相关肢端缺血征(hemodialysis access-induced distal ischemia,HAID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肾内科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69例,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术前(0~48h)、术后1天(12~24h)、术后1月、术后3月对所有患者双侧肢体行PPG检查,测定指标包括基础指压(basal digital pressure,BDP)、指肱指数(digital to contralateral brachial index,DBI)及压闭内瘘后指压变化(change in digital pressure with access compression,CDP)。术后1月和3月行HAIDI问卷调查,并根据患者是否出现HAIDI症状进行分组。结果:69例患者中有62例完成随访研究,其中15例(21.7%)例出现HAIDI,其中5例术后3月缺血症状有所缓解。术后各时段HAIDI组BDP及DBI均明显低于非HAIDI组(P<0.001),术后1月和3月HAIDI组CDP高于非HAIDI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时段BDP及DBI均明显低于术前(P<0.001),HAIDI组DBI从0.90降至0.51,术后3月小幅回升至0.59,非HAIDI组DBI 0.94降至0.72,术后3月小幅回升至0.83,且HAIDI组下降幅度较非HAIDI组大。术后1月和3月HAIDI组缺血问卷调查(hand ischemic questionnaire,HIQ)评分明显高于非HAIDI组(107.33±54.96 vs 5.74±11.75、104.00±39.24 vs 5.32±10.18,P<0.001)。结论:PPG可作为HAIDI诊断的工具,BDP及DBI的诊断准确性高于CDP,诊断HAIDI各指标的临界值为:BDP<94 mmHg(灵敏度66.7%,特异度93.6%)、DBI<0.6(灵敏度80%,特异度83%)、CDP>65 mmHg(灵敏度53.3%,特异度91.5%)。
赖艳红胡普平杨涛刘音刘静王玉柱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
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内瘘吻合口处的静脉狭窄及血栓形成,静脉狭窄的组织学特点为内膜增生[1]。Kokubo等发现,尿毒症小鼠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后内膜增生程度是非尿毒症小鼠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的2~3倍[2]。
胡普平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血管内膜增生机制动静脉内瘘吻合术静脉狭窄内膜增生组织学特点
动静脉内瘘静脉增生的病理改变被引量:1
2015年
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多与吻合口处的静脉狭窄及血栓形成有关。有研究发现,静脉狭窄的组织学改变特征为内膜增生。本研究通过观察血液透析患者增生肥厚静脉的病理改变,探讨该种原因内瘘功能不良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胡普平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病理改变静脉狭窄组织学改变
帕立骨化醇治疗血液透析患者SHPT12周疗效观察及iPTH与腹主动脉钙化评分的特点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讨帕立骨化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与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AC)评分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2019年4月~2020年6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的门诊患者。在MHD治疗基础上予以静脉帕立骨化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血钙、血磷和iPTH以及AAC评分以评估帕立骨化醇治疗12周的临床疗效,并随访12个月后患者iPTH水平与AAC情况的关系。结果入选患者40例(24例男性和16例女性)经帕立骨化醇治疗12周后,患者血磷(t=2.192,P=0.047)、iPTH水平(t=3.026,P=0.014)均低于治疗前,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水平升高(t=4.188,P=0.001),但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2.1~2.5mmol/L)。比较治疗前后iPTH降低情况,应用帕立骨化醇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AAC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iPTH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0.400,P<0.001),其中重度AAC患者伴有高水平iPTH。随访12个月后的AAC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4,P=0.617)。结论本研究证实帕立骨化醇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iPTH和血磷水平,且血钙磷水平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血液透析患者出现重度腹主动脉钙化,可能与高iPTH水平相关。
刘音赵彬刘丽芳胡普平杨涛
关键词: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腹主动脉钙化
硫代硫酸钠对难治性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硫代硫酸钠在难治性尿毒症皮肤瘙痒症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和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维持性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伴有皮肤瘙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针对瘙痒患者保持皮肤湿润,局部冷敷,结合口服抗组胺药物等处理;观察组在每次透析下机前静脉推注硫代硫酸钠。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液透析尿素清除指数(Kt/V),血钙(Ca):血磷(P),甲状旁腺激素(PTH)及皮肤瘙痒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价两组疗效,评估两组的生活质量,观察是否出现毒副反应和患者的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硫代硫酸钠治疗8周后,其SCr、BUN、P、PTH均低于对照组,Kt/V、C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相关毒副反应,患者耐受度良好。结论硫代硫酸钠可有效缓解难治性尿毒症皮肤瘙痒症状,改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Kt/V、血钙磷、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对生活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刘音赵彬刘丽芳胡普平郭宗运杨涛
关键词:硫代硫酸钠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自体动静脉内瘘静脉增生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血管局部表达水平与尿毒症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静脉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共有21例尿毒症患者入选,其中因为静脉内膜增生导致内瘘失功的住院患者设为增生组;拟初次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增生组患者在内瘘修补术时取一段废弃的增生静脉用作研究,同时取一段侧支静脉(肉眼未见增生)为自身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内瘘成形术中留取一段静脉。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观测血管内TGF-β1表达水平。结果 TGF-β1主要在增生组血管内膜层和中膜层的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胞浆中表达,增生组静脉TGF-β1的表达显著高于自身对照组和对照组(增生组比自身对照组:LSDt=8.908,P<0.001;增生组比对照组:LSD-t=10.069,P<0.001),对照组与自身对照组静脉TGF-β1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LSD-t=0.588,P=0.561)。结论 TGF-β1局部高表达与自体动静脉内瘘静脉内膜增生肥厚有关,可能成为治疗的靶点。
付纲胡普平崔锐杨涛王玉柱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TGF-Β1尿毒症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关系的研究
动静脉内瘘吻合口处静脉狭窄及血栓形成导致的内瘘失功是尿毒症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而静脉狭窄的病理特征为内膜增生,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仍无有效的防治方法。研究表明,细胞的迁移、分化、增殖及细胞外基质沉积是内膜增生的主要原...
胡普平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尿毒症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液透析相关肝门静脉气体栓塞1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1临床资料患者陈某,女,88岁,主因“透析过程中突发腹痛2h”于2019年6月20日收入院。患者7年前因双下肢水肿就诊,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规律血液透析7年,透析方案为每周3次,每次4h,患者日常血压偏低(收缩压波动在90~100mmHg,1mmHg=0.133kPa)。2小时前在规律血液透析中突发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测血压为85/46mmHg,心率122次/分,终止透析治疗后复测血压92/43mmHg。
赵彬刘音刘丽芳胡普平杨涛
关键词:透析方案诊治分析MMHG
硫代硫酸钠在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皮肤瘙痒症中的临床应用观察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探讨硫代硫酸钠在治疗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皮肤瘙痒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海淀医院血液透析门诊规律透析患者,纳入经常规方法(包括局部外用药物疗法、中医中药、抗组胺药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规律治疗6个月后仍有顽固皮肤瘙痒的4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继续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硫代硫酸钠,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主要评价指标为治疗前后患者皮肤瘙痒评分情况及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血肌酐、尿素氮、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3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69,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皮肤瘙痒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一过性注药侧肢体发凉症状;1例患者用药后胸闷,1分钟后自行缓解。结论硫代硫酸钠可有效缓解难治性尿毒症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刘音赵彬刘丽芳胡普平杨涛
关键词:血液透析皮肤瘙痒症硫代硫酸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