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梅波

作品数:4 被引量:67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元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2篇胸腔
  • 2篇胸腔镜
  • 2篇食管癌切除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肺部感染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细胞因子
  • 1篇诊治
  • 1篇诊治分析
  • 1篇生命
  • 1篇生命质量
  • 1篇食管癌切除术
  • 1篇食管癌手术
  • 1篇食管破裂
  • 1篇食管肿瘤

机构

  • 4篇广元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李晓明
  • 4篇鲁勇国
  • 4篇万志渝
  • 4篇梅波
  • 3篇殷君太

传媒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重庆医学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食管癌手术围术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围术期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2年广元市中心医院2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食管癌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2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肺部感染组:86例,男6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5.1(45~84)岁,食管癌手术后均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172例,男124例、女48例,平均年龄60.2(43~78)岁,为随机抽取的同期食管癌手术后未发生肺部感染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肺功能、年龄、吸烟量、吻合口位置、手术出血量、术前、术后其它合并症及管状胃代食管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食管癌手术围术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部感染组肺功能中重度障碍、吸烟(≥400支/年)、高龄(≥65岁)、喉返神经损伤、围手术期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24 h胸腔、腹腔引流量≥1 000 ml)、手术时间≥4 h、术前合并糖尿病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功能中重度障碍(P=0.022)、吸烟(≥400支/年,P=0.000)、高龄(≥65岁,P=0.026)、喉返神经损伤(P=0.002)、围手术期失血量(术中出血+术后24 h胸、腹腔引流量≥1 000 ml,P=0.020)是食管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肺功能中-重度障碍、吸烟(≥400支/年)、高龄(≥65岁)、喉返神经损伤、围手术期失血量(≥1 000 ml)是食管癌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术前戒烟、加强呼吸功能锻炼、呼吸道准备、严密止血、注意保护喉返神经等措施可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周小伟万志渝殷君太李晓明鲁勇国牟海德梅波
关键词:食管癌围术期肺部感染高危因素
食管破裂的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总结食管破裂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05年08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19例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治愈16例,死亡3例(病死率15.79%)。结论:食管破裂是一种急危重症,及时明确诊断,并根据食管破裂的不同病因及就诊时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周小伟殷俊太万志渝鲁勇国李晓明牟海德梅波
关键词:食管破裂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术后肺部感染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肺部感染与炎症细胞因子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该院经术前胃镜病理活检确诊的食管癌患者7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手术分为胸腔镜组(27例)和传统手术组(45例),所有患者于入院时、术后2h、术后24h、术后3d,以及术后1周共5个时间点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体温、呼吸频率及白细胞(WBC)变化,并在这5个时间点采取外周静脉血液,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IL-8和IL-10水平。结果胸腔镜组手术后有4例发生肺部感染,传统手术组有18例(P<0.05)。两组患者术后拔管后呼吸频率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72h最高,至术后1周时,患者呼吸仍呈浅快呼吸。在术后72h时和术后一周胸腔镜组患者呼吸频率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CRP术后24h开始升高,术后72h达峰值后开始回落,在术后24h和72h两个时间点胸腔镜组患者CRP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IL-6、IL-8和IL-10在术后2h、术后24h和术后72h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IL-6、IL-8在术后2h达到最高峰,术后1周回落至正常范围。在术后2h、术后24h这两个时间点,IL-6、IL-8和IL-10在胸腔镜组中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较传统手术能明显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胸腔镜手术术后早期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均低于传统手术。
鲁勇国梅波万志渝殷君太李晓明周小伟牟海德
关键词:食管肿瘤胸腔镜肺部感染
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近期生命质量的评价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效果,评价患者手术后近期生命质量。方法将2012年1~12月我院157例食管癌患者纳入研究,将患者分为腔镜(VATS)组: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63.3±9.7)岁;传统手术组:115例,其中男65、女50例,年龄(64.8±10.5)岁。两组患者采用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 C30)和食管癌专用量表QES 18对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生命质量进行测评。结果 VATS组患者术后近期总生命质量比传统手术组好(术后6个月,68.8±12.3 vs.62.7±13.7,P〈0.05;术后12个月,76.2±10.4vs.68.6±8.8,P〈0.05)。VATS组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疼痛方面的得分低于传统手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VATS组的患者体力功能得分高于传统手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以及12个月时VATS组情感功能和角色功能得分均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12个月时,VATS组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近期生命质量高于传统手术组。
鲁勇国梅波万志渝李晓明殷君太周小伟牟海德
关键词:食管癌生命质量胸腔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