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君

作品数:71 被引量:30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6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胸腔
  • 21篇胸腔镜
  • 16篇手术
  • 16篇气管
  • 12篇外科
  • 12篇肺移植
  • 11篇支气管
  • 9篇胸外
  • 8篇胸外科
  • 8篇肿瘤
  • 7篇肺疾病
  • 6篇单肺
  • 6篇切除
  • 6篇阻塞性
  • 6篇外科手术
  • 6篇慢性
  • 6篇慢性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淋巴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机构

  • 33篇广州医学院第...
  • 2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6篇广州呼吸疾病...
  • 6篇广东食品药品...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高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深圳市南山区...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9篇刘君
  • 49篇何建行
  • 39篇陈汉章
  • 35篇殷伟强
  • 28篇徐鑫
  • 27篇韦兵
  • 26篇成向阳
  • 26篇李树本
  • 17篇葛林虎
  • 14篇肖东
  • 9篇邱源
  • 8篇邵文龙
  • 7篇刘雅雅
  • 6篇程璘令
  • 6篇苏柱泉
  • 5篇彭桂林
  • 5篇李时悦
  • 5篇杨运有
  • 4篇钟南山
  • 4篇黄俊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华生物医学...
  • 3篇临床与病理杂...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广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5篇2015
  • 8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1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敏感突变肺癌靶向治疗原发耐药的机制及临床对策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伴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基于小分子抑制剂的靶向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极大成效,但仍面临着原发耐药/不敏感的问题。初始治疗的有效比例及疗效深度决定了患者的远期生存。本文梳理了关于原发耐药的主要机制,包括突变亚型结构、原发T790M、合并突变、免疫状态等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以及目前有效药物的证据,提出了多基因分型、精准靶向、"鸡尾酒"疗法等克服原发耐药的管理策略,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为同行们的临床实践及科研方向提供思路。
梁文华黎才琛梁恒瑞赵毅李凤钟然熊珊李坚福程博陈子盛刘晞雯蔡修宇谢展鸿王炜刘君何建行
关键词:肺肿瘤抗药性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原发耐药
肺移植术后曲霉菌感染的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肺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和发病过程,探讨早期预防、检测和治疗曲霉菌感染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5月进行的15例单肺或双肺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移植术后患者发生曲霉菌感染的发病率和发病过程以及诊疗经验。结果15例肺移植患者中,有5例(33%)患者在肺移植术后发生曲霉菌感染,其中气道内曲霉菌寄生、孤立性曲霉菌性支气管炎和侵袭性曲霉菌性肺炎这三种类型的发生率分别为13%、6%和13%。多数患者在术后1年内确诊。结论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较容易发生曲霉菌感染。肺移植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防治肺曲霉菌感染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术前和术后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预防的效果还不确切。
肖东何建行陈汉章徐鑫韦兵殷伟强刘君邱源邵文龙李树本
关键词:肺移植曲霉菌
无症状性结节病的预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无症状和肺功能正常的胸内型结节病患者2年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7月至2013年11月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就诊的82例胸内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2年内临床症状、肺功能、炎症指标和病理学的改变,比较病情进展者和自愈者在临床和病理上的差异。结果 24个月观察期间,有26例(31.7%)结节病患者部分或全部自愈,32例(39.0%)病情进展恶化,24例(29.3%)病情稳定。自愈组和稳定组的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自观察开始至结束期无明显差异,但进展组有17.1%出现FEV1下降,73.8%出现用力肺活量(FVC)下降,28.3%出现弥散功能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下降。观察开始时,进展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173.5±37.8)μg/mL比(102.6±82.7)μg/mL和(131.7±57.9)μg/mL,P<0.05],进展组患者在观察结束时TNF-α水平显著高于观察开始时[(229.2±76.7)μg/mL比(173.5±37.8)μg/mL,P<0.05]。进展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高于病情自愈组[(10.6±4.6)%比(8.68±5.2)%,P<0.01]。进展组与自愈组患者的病变肺组织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进展组、稳定组和自愈组支气管黏膜非干酪样肉芽肿阳性率在观察开始时分别为63.6%、54.9%和58.4%,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结束时进展组明显高于自愈组和稳定组(69.1%比12.7%和36.2%,P<0.05)。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表达阳性率无论是观察开始时还是结束时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性结节病患者部分病情进展,血TNF-α和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能预示病情将进展。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顾莹莹钟南山
关键词:结节病预后CD8肿瘤坏死因子Α
裸眼3D教学资源库在胸外科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8年
为探讨裸眼3D胸腔镜教学资源库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前景,对42位进入临床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分组:裸眼3D教学组(n=20)和普通胸腔镜教学组(n=22,对照组)。分别采用裸眼3D胸腔镜和普通胸腔镜进行胸外科学基本理论、胸部局部解剖、胸腔镜基本操作技能练习和手术演示等教学,并采用笔试考核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教学内容的量化。结果显示,在总成绩、胸部局部解剖和胸部影像学方面,裸眼3D教学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外科的基本知识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裸眼3D教学组学生在学习兴趣、解剖记忆、手术操作感知方面的提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手术过程记忆、CT阅片能力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裸眼3D电子教学资源库的建立是胸外科实现临床教学的重要手段,能有效缩短学习曲线,提高教学质量。
彭桂林徐鑫梁文华刘君殷伟强陈汉章何建行李树本
关键词:胸外科教学改革裸眼3D教学资源库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误诊原因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分析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 of the pleura,SFTP)的误诊原因,提高其诊断率. 方法 收集并分析自2000年6月至2008年9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1例SFTP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21例中男9例,女12例,年龄33~76岁,平均(52.5±14.3)岁,病程7 d至8年,病程中位数为4个月.术前诊断胸膜间皮瘤7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肺癌4例,SFTP 2例,肺门淋巴结结核1例,炎性肉芽肿1例.术前只有2例诊断正确.21例均行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均为良性SFTP.随访3个月至8年,中位随访期为43个月,失访2例,余19例均未发现复发及转移. 结论 SFTP临床症状无特异,易误诊为肺癌及胸膜间皮瘤等常见肿瘤;支气管镜及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诊断率不高.对于胸腔内肿块而无淋巴结肿大的患者,有条件时应进行cT扫描三维重建,注意肿块是否具有"蒂"征,同时可行胸部x线透视观察肿块在改变体位时的活动情况.
刘君何建行蔡成杰陈汉章韦兵邵文龙李树本
关键词:纤维瘤胸膜疾病误诊
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单中心十年经验总结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肺移植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效果,并对单中心肺移植的经验进行总结。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52例肺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受者年龄为24-76岁,≥65岁者13例;受者原发病主要为肺气肿33例(63.5%)及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8例(15.4%)。术后对所有受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情况及存活率进行分析。结果供肺缺血时间〉6h者28例(53.8%),其中缺血超过10h者20例(38.5%)。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3例(5.8%),住院期间发生细菌感染14例(26.9%),真菌感染13例(25.0%),巨细胞病毒性肺炎1例(1.9%)。发生急性排斥反应20例(38.5%),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d后均逆转;发生慢性排斥反应7例(13.5%),其中2例接受再次肺移植后效果良好,3例调整免疫抑制方案后缓解,2例死亡。术后1年内死亡9例(17.3%),术后1、3和5年的总体累积存活率分别为81.4%,54.5%和30.9%。结论肺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肺疾病的有效方法,恰当的病例选择、良好的肺保护、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及系统的术后管理是肺移植成功的关键。
徐鑫陈汉章韦兵肖东殷伟强邵文龙彭桂林刘君李树本黄丹霞何建行
关键词:肺移植肺疾病
胸外科储备人才培养的初步探究被引量:2
2019年
本研究以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南山班为基础,成立以兴趣为导向的胸外科学习协作组。实施以早临床、早科研、英语培优计划、以胸外科协作组为核心的多学科诊疗(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MDT)学习协作、裸眼3D胸腔镜系统下加速临床技能培训、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运营下推送科研进展培养科研思维等手段对入选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2013至2017级共10位本科生招募进胸外科学习协作组,招募组员在临床技能、科研、升学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优势。说明将部分胸外科临床教学与科研思维的培养提前下沉至本科生教育,可以为胸外科储备人才的培养做铺垫,将来可以制定更加详细和个性化的方案因材施教。
刘君梁恒瑞许可刘智超丘冠平梁文华何建行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预测因素的初探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影响吸入糖皮质醇激素(ICS)+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的预测指标。方法实验分两组,实验组COPD患者166例,对照组COPD患者73例,实验组所有COPD患者吸入50/500μg沙美特罗/氟替卡松(1吸,2次/d),对照组吸入安慰剂,两组均治疗6个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进行诱导痰嗜酸粒细胞、IL-8、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FeNO)和肺功能的检测。应用单因素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FEV1改善的可能因素。结果实验组患者吸入50/50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1吸,2次/d)治疗后FEV1改善值为(86±11)ml,而对照组FEV1改善值为(19±16)ml(t=6.205,P〈0.05)。我们对影响ICS+LABA改善FEV1值的可能因素,包括诱导痰中嗜酸粒细胞、炎性介质IL-8水平、反应气道炎症水平的FENO,基础肺功能FEV1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诱导痰中炎性介质IL-8水平、FENO基础水平和基础肺功能与FEV1改善无相关;而嗜酸粒细胞〉2.5%(χ^2=3.181,P〉0.05)及治疗后FeNO下降〉10bbp(χ^2=17.237,P〉0.05)与FEV1改善相关。进一步多因素Logisitc分析显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2.5%和治疗后FeNO降低〉10ppb是影响ICS+LABA改善FEV1的重要因素。结论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治疗后FENO下降的水平可成为ICS+LABA改善COPD患者FEV1的预测因素。
程璘令刘雅雅苏柱泉刘君李时悦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
CT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肺肿瘤的治疗效果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多极消融针治疗肺恶性肿瘤及CT扫描作疗效评价。方法 :在CT定位引导下 ,采用WE75 6 8多极射频肿瘤消融仪 ,用多极针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每针次温度 95℃左右维持10min或 15min。结果 :4 8例患者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 5 0次 ,绝大多数病灶 (95 .1% )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 ,CT值下降 30~ 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 ,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CT定位多极针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有明确的近期疗效 ,对晚期肺癌及不能耐受手术者 。
殷伟强何建行刘君
关键词:CT引导肺肿瘤
胸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之我见被引量:1
2006年
外科临床见习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明确学习目的。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了见习的教学质量,增强了教学效果。要做好胸外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需要教与学双方共同的努力。
李树本何建行陈汉章葛林虎成向阳刘君徐鑫
关键词:胸外科教学方法临床见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