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坤彬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重症
  • 4篇肿瘤
  • 3篇重症患者
  • 2篇镇痛
  • 2篇镇痛镇静
  • 2篇瑞芬太尼
  • 2篇通气
  • 2篇重症监护
  • 2篇重症监护病房
  • 2篇机械通气
  • 2篇机械通气患者
  • 2篇监护
  • 2篇监护病房
  • 2篇芬太尼
  • 2篇病房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血流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王东浩
  • 6篇刘坤彬
  • 5篇夏睿
  • 3篇杨洋
  • 2篇李丁
  • 2篇马赟
  • 2篇张鹏
  • 1篇吕扬
  • 1篇韩涛
  • 1篇郑珊
  • 1篇张文芳
  • 1篇张青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瑞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效果,对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60例肿瘤术后需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h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30例)及瑞芬太尼组(30例),分别给予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镇静,疼痛的评估选择面部表情评分法(FPS),镇静的评估选择Ramsay评分法(RS),必要时加用丙泊酚镇静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执行每日唤醒策略,分别记录两组用药前后的FPS、RS和生命体征,加用丙泊酚及每日中断药物以唤醒的病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ICU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可达到满意的镇痛、镇静目标。两组间镇痛、镇静深度总体无明显差异,但用药30min时芬太尼组FPS(分)明显高于瑞芬太尼组(3.70±1.20比2.70±1.17,P〈0.05);两组间仅用药30min时瑞芬太尼组平均动脉压(MAP,mmHg,1mmHg=0.133kPa)较芬太尼组明显下降(72.9±6.9比77.64±9.1,P〈0.05),其余生命体征无明显差异。芬太尼组有更多的患者需要加用丙泊酚镇静(19例比8例),并需中断药物(12例比4例,均P〈0.05);而瑞芬太尼组用药30min和1、6、24h时自主呼吸频率(RRs,次/min)均较芬太尼组明显降低(7.0±2.8比10.4±3.5,5.4±3.4比10.6±3.6,5.4±3.0比7.2±3.1,6.1±3.0比9.2±3.4,均P〈0.05)。瑞芬太尼组机械通气时间(h)、住ICU时间(h)均较芬太尼组明显缩短(73.6±26.7比94.9±37-3,125.9±37.1比150.8±50.9,均P〈0.05),但住ICU费用(万元)则无明显差异(6.06±2.29比5.83±2.38,P〉0.05)。瑞芬太尼组出现低血压的患者数比芬太尼组多(8例比2例,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
刘坤彬王东浩马赟夏睿
关键词:瑞芬太尼镇痛机械通气
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评估肿瘤危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应用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评估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并指导治疗。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47例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肿瘤危重患者,按照指南规范治疗24h,以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标准作为治疗终点。按治疗前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差值(△SOFA)分为△SOFA≤1组(27例)与ASOFA〉1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乳酸清除率、Pcv—aCO2等指标的差异及与ASOFA的相关性。结果在接受治疗前,ASOFA≤1组与ASOFA〉1组MAP[mmHg(1mmHg=0.133kPa):54.48±4.95比54.45±4.303、每小时尿量(ml:19.33±4.53比20.55±5.54)、CVP(mmHg:3.48±1.81比3.25±1.16)、Scv02(0.571±0.042比0.578±0.04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SOFA〉1组比较,ASOFA≤1组Pcv—aCO2(mmHg:7.80±2.20比9.39±0.97)、sOFA评分(分:6.33±2.11比9.50±1.24)显著降低(均P〈0.01)。在容量复苏后24h,ASOFA≤1组与ASOFA〉1组MAP(ramHg:73.48±6.12比71.30±7.30)、CVP(mmHg:6.85士1.26比6.50±1.28)、ScvO2(0.693±0.032比0.684±0.039)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cv—aCO2(mmHg:3.02±1.59比8.21±2.23)、每小时尿量(ml:71.41±6.74比51.70±7.50)、SOFA评分(分:6.03±2.56比10.05±1.61)、乳酸清除率[(27.71±11.46)%比-(0.78±13.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患者每小时尿量及Pcv—aCO2、乳酸清除率与△SOFA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2、0.745、-0.631,均P%0.05)。结论Pcv—aCO2可作为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指标,也可作�
王东浩吕扬夏睿杨洋刘坤彬韩涛
关键词:肿瘤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
临床肺感染评分在肿瘤外科重症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将临床肺感染评分(CPIS)引入肿瘤重症患者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诊治中,以期减少不必要抗生素应用。方法将58例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于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并按照其疗效评价标准决定疗程;实验组在第0、3、7天分别对患者进行CPIS评估,CPIS>6分使用抗生素治疗,CPIS≤6分则停用抗生素。结果两组ICU内停留时间、ICU内病死率、感染复发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抗生素日及抗生素经济支出均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例患者发现多重耐药非发酵菌。结论针对肿瘤重症患者使用CPIS评分系统可相对准确指导抗生素临床应用。
刘坤彬王东浩夏睿杨洋
关键词:肿瘤院内获得性肺炎抗生素
瑞芬太尼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治疗的效果,对机械通气时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60例肿瘤术后需有创机械通气超过24 h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30例)及瑞芬太...
刘坤彬王东浩马赟夏睿
关键词:瑞芬太尼镇痛机械通气
文献传递
校正定植指数在肿瘤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抢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估校正定植指数(CCI)在肿瘤重症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CI)抢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外科重症医学科150例患者分为2组,CCI组出现脓毒症及CCI≥0.4时抢先抗念珠菌治疗,无脓毒症和(或)CCI<0.4时不用药,如出现病情不稳定补救性抗念珠菌治疗。对照组据临床指南常规治疗。结果 CCI组起始抗念珠菌治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并无补救性治疗情况,抗真菌治疗费用无明显差异。菌株分布以白念珠菌为主,其次为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葡萄牙念珠菌。长期激素用药史与肠内营养难以开展为念珠菌重度定植高危因素。结论肿瘤重症术后患者ICI高危因素多,采用CCI结合临床表现进行抢先治疗可把握治疗时机,安全且不增加抗真菌费用。
夏睿王东浩李丁张鹏杨洋刘坤彬
关键词:肿瘤
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法对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评估血培养阳性时间差法(DTTP)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实体肿瘤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4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ICU送检的615例患者615对中心静脉导管血和外周静脉血培养标本,采用DTTP法和(或)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法进行培养。中心静脉导管与外周静脉血培养分离出相同病原菌且DTTP≥2 h(120 min)时诊断为CRBSI;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菌落数≥15 cfu诊断为CRBSI。以临床诊断为依据,比较DTTP和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两种实验室检查方法对CRBSI诊断的可靠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两种方法单用或联用对CRBSI的诊断价值。结果615例患者配对血培养标本中,有440例因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皆为阴性而被排除CRBSI;有8例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而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阴性,提示导管为非感染源;有57例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阳性而外周静脉血培养阴性而被排除;有68例因多处留置导管和重复采集标本而被排除。42例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血培养均为阳性的标本中,有2例因检出不同菌种被排除,有10例因没有导管尖端标本送检被排除,13例确诊为非CRBSI。在17例确诊为CRBSI的配对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血培养标本中,有14例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和外周静脉配对血培养DTTP≥120 min,漏诊3例;而导管尖端半定量培养法阳性者有13例,漏诊4例;其中有2例患者同时被两种方法漏诊。DTTP法与导管尖端培养法单用及联用诊断CRB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2、0.882和0.941。单用DTTP法诊断CRBSI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92.31%、93.33%和80.00%,均高于单用导管尖端培养法(分别为76.47%、84.62%、86.67%和73.33%);�
张青王东浩张文芳白长森郑珊刘坤彬李丁张鹏
关键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实体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