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莹

作品数:34 被引量:250H指数:10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医生
  • 13篇全科医生
  • 10篇社区卫生
  • 9篇社区卫生服务
  • 9篇全科医学
  • 9篇卫生服务
  • 5篇医师
  • 5篇社区卫生服务...
  • 5篇卫生服务中心
  • 4篇诊疗
  • 4篇卫生中心
  • 3篇循证
  • 3篇认知度
  • 3篇社区卫生中心
  • 3篇全科医师
  • 3篇慢病
  • 2篇执业
  • 2篇社区全科医生
  • 2篇思维
  • 2篇排行

机构

  • 34篇同济大学
  • 27篇同济大学附属...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作者

  • 34篇潘莹
  • 27篇陆媛
  • 26篇于德华
  • 17篇张含之
  • 14篇王朝昕
  • 12篇石建伟
  • 11篇张斌
  • 9篇刘蕊
  • 7篇王博
  • 6篇王明虹
  • 3篇李乐园
  • 2篇姜成华
  • 2篇范会芹
  • 2篇韩建军
  • 1篇耿劲松
  • 1篇朱敏洁
  • 1篇嵇承栋
  • 1篇吴冬梅
  • 1篇金花
  • 1篇方宁远

传媒

  • 12篇中国全科医学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医学与社会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11篇2016
  • 3篇2015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区医师参与帕金森病患者早期诊断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帕金森病在6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为1%-2%[1]。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尚不能治愈帕金森病,也无法减缓疾病的进程,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其不良反应日趋严重。为打破被动的对症治疗局面,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当今研究将目标定为帕金森病神经保护治疗[2]。而神经保护性治疗需建立在神经元尚未完全变性坏死的基础之上,因此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对开展神经保护性治疗有很大影响[3]。
葛许华吴冬梅朱卫红孟翠翠周丽萍黄惠敏杨森黄少俊石建军张含之何娟媚马乐金花潘莹
关键词:帕金森病医师参与神经保护治疗对症治疗
探索提升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效率的有效途径--循证分析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绩效考核作为指导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的有利工具,2006年以后在我国开始推广并广受关注。但从现况来看,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多流于形式,考核效率非常低。本研究通过循证分析,系统梳理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问题及发达国家...
石建伟陆媛张含之王明虹张斌潘莹刘蕊于德华王朝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循证
上海市杨浦区社区全科医生科研可行性探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新全科医学形势下社区科研工作的准入问题。方法:从上海市杨浦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超过10年的机构管理者中随机抽取55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7.3%的社区医疗机构管理者以往有科研经历,管理者认为社区开展科研的阻力为硬件条件薄弱、软件条件仍处于初级阶段;社区开展科研的动力为社区预防与保健工作需要人群健康的相关研究做支撑,当前职称晋升环境要求社区全科医生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结论:社区需要提高科研可行性,在当前社区科研存在诸多缺陷的情况下,机构和政府应加大科学引导与规范。
刘蕊李乐园石建伟陆媛张斌潘莹张含之王明虹王博王朝昕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
2017—2018年我国社区卫生中心与社康中心学术论文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投入,在设备、人员及临床水平提升的同时,其科研水平亦得到较大提升,本文拟通过分析2017—2018年我国社区卫生中心与社康中心发表文献情况,了解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在全科医学领域科学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的论文为数据源,检索国内基层医疗机构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发表的科学文献,对其数量、期刊分布、地区分布及获得基金支持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果研究发现,2017年1月—2018年1月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表文章共5 499篇,所有文章中被核心期刊收录的共有697篇,占12.7%;其余4 802篇文章所发表期刊均未被核心期刊目录收录,占87.3%。发表科研文献排名前5位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上海、北京、广东、天津、江苏。文章类型方面,各期刊收录现况研究的数量最多,描述性研究有3 338篇(60.7%),分析性研究2 033篇(36.9%),实验性研究717篇(13.0%),这其中,有536篇(9.7%)文章涉及2种或者2种以上研究方法。纳入研究的文献中共有1 134篇文献获得基金支持。结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科研水平参差不齐,文献质量有待提高,应注重提高全科领域临床研究水平,促进基层的研究积极性,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加快我国全科医学的发展。
史晓晓于德华于德华王朝昕石建军潘莹宋扬陆媛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基金支持
探析我国循证公共卫生的应用现况与问题——基于定性视角的系统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到来,健康理念已从侧重个体疾病治愈转为人群疾病防控。在此背景下,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循证决策,对提升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最大程度促进人群健康具有重要作用。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和关键知情人访谈的定性方法,回顾梳理我国循证公共卫生的发展史及当前问题。发现循证公共卫生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运用程度不一,不同机构在证据、个体使用者、机构决策层和政策层面均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提出未来要发展循证公共卫生,亟需结合循证公共卫生的特点,根据当前可行条件,采取多种手段完善证据、强化循证意识等。
石建伟姜成华耿劲松刘蕊陆媛潘莹张含之王博王朝昕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可行性验证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当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本研究为系统评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构建综合评价体系提供参考。方法 2015年3—12月,采取文献荟萃分析和专家咨询相结合的方法确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收集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下属的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数据,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结果本研究构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包含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管理3个维度,23个三级指标,权重的一致性指数<0.10。通过对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证的灵敏度和实践检验,其中8家主客观排名相差两名以内。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灵敏度和有效性上具有较高的实践可行性,但仍需在具体数据收集和大规模计算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及动态反馈,以便为提升社区科研能力提供导向。
刘蕊王朝昕王朝昕薄小杰陆媛陈宁刘娜娜巩昕徐康捷潘莹石建伟于德华
关键词:社区卫生中心层次分析法
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排行榜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利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得出2016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排行榜。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3月,通过各级社区卫生协会向全国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利用前期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从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管理3个方面对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能力进行排序。结果本研究得出2016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前30名排行榜,分布在上海20家、北京6家,以及东莞、深圳、杭州、宁波、成都各1家。结论本研究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并对社区科研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引导性作用。
王朝昕王朝昕刘蕊薄小杰陆媛陈宁刘娜娜巩昕徐康捷潘莹于德华石建伟
关键词:社区卫生中心排行榜
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排行榜及展望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利用前期构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在实践及专家重新论证修改的基础上,制定2018年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排行榜,以反映近年社区科研的发展概况。方法 2017年12月—2018年3月,通过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基层/社区卫生协会,以自愿参加及地方卫生健康委员会推荐相结合的模式,向全国27个省份5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放电子调查问卷。利用评价体系从科研投入、科研产出、科研管理3个方面,得到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科研能力排序。结果本研究制定201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TOP 30,分布在上海21家、北京6家,杭州、东莞、厦门、重庆各1家。与2016年比较,近年社区科研能力大部分指标最大值、均值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进步最大的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是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凯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近年来不断提升且发展潜力巨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科研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论证完善,具备了更高的科学性和更强的指导意义。
薄小杰陆媛刘蕊刘蕊陈宁刘娜娜巩昕徐康捷潘莹潘莹石建伟于德华
关键词:社区卫生中心排行榜
华蟾素胶囊和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治疗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癌痛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背景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中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临床上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三阶梯镇痛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由于阿片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导致成瘾、便秘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目的评估华蟾素胶囊和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痛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由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和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各个临床科室收治的经病理学、影像学确诊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298例,采用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147例,对照组151例。观察组予以华蟾素胶囊和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口服安慰剂和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7、14、30天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24 h艾司唑仑用量、生存质量评分,治疗第7天评价疼痛缓解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7、14、30天,观察组VAS均低于对照组,艾司唑仑用量均小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2.1%(106/147),高于对照组的49.7%(75/151)(χ~2=15.729,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18/147),对照组为11.9%(18/15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7,P=0.932)。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异常。结论华蟾素胶囊和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重度癌痛,较单纯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有更好的止痛效果,安全性高。
杨森杨森王朝昕葛许华陆媛葛许华薄小杰陆媛马乐金花于德华
关键词:华蟾素芬太尼骨转移癌痛
青少年肥胖干预研究新进展:网络模式的兴起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6年
追溯我国青少年肥胖的研究脉络,自1985年到现在已走过30年。30年间,从最初儿童青少年肥胖概念与相关指标界定,到之后兴起的流行趋势研究和影响因素挖掘,及至近10年,国内青少年肥胖研究紧随国际轨道,已然进入"干预模式"的高级发展阶段[1]。毋庸置疑,要从根本上解决肥胖问题,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尤为必要。自2005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均着力开展包括体育活动、健康教育等在内的干预研究和实践。
石建伟李乐园孙蓬飞陆媛潘莹王博刘鹏程王朝昕
关键词:青少年肥胖干预网络模式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