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9篇外科
  • 8篇冠状
  • 8篇冠状动脉
  • 6篇心脏
  • 6篇手术
  • 5篇外科治疗
  • 4篇三尖瓣
  • 4篇外科手术
  • 4篇静脉
  • 4篇搭桥术
  • 3篇大隐静脉
  • 3篇动脉搭桥术
  • 3篇动脉旁路
  • 3篇动脉旁路移植
  • 3篇心肌
  • 3篇心脏病
  • 3篇隐静脉
  • 3篇三尖瓣闭锁
  • 3篇三尖瓣闭锁不...

机构

  • 20篇泰达国际心血...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天津经济技术...

作者

  • 20篇路万里
  • 10篇刘晓程
  • 7篇靖文斌
  • 5篇王正清
  • 5篇刘志刚
  • 5篇孔祥荣
  • 4篇陈铁男
  • 4篇郭志鹏
  • 4篇刘立新
  • 3篇张嵬
  • 3篇王秀丽
  • 3篇王凯
  • 3篇薛兰钢
  • 2篇陈萍
  • 2篇张颖
  • 2篇何国伟
  • 1篇张建亮
  • 1篇董军
  • 1篇牛波
  • 1篇王平善

传媒

  • 5篇天津医药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第二届中国老...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矫治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总结小儿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外科矫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2月—2020年10月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9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小儿ALCAPA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7例,年龄0.2~12.3岁(中位年龄1.7岁),体质量5.7~44.3 kg(中位体质量11.6 kg)。患者采取个体化手术策略(肺动脉内隧道技术、主动脉壁和带蒂肺动脉壁缝合、带蒂直接移载、左主干开口成形术)恢复双源冠状动脉供血,其中4例同期行二尖瓣成形术。观察指标:监测患儿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反流程度,并比较其在术前、术后早期、末次随访时的变化。结果全组患儿均手术顺利,无死亡。2例重症婴儿术后延迟关胸6 d和9 d。9例患儿出院后获随访1个月~4.5年,均未出现心绞痛或心力衰竭症状。患儿术后早期与术前LVEF分别为62.1%(39.0%,63.5%)和59.0%(40.0%,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00,P=1.000);末次随访LVEF为64.0%(60.5%,67.5%),较术后早期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50,P=0.034)。术后早期二尖瓣反流与术前、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13、1.41,P=0.257、0.157)。结论对于小儿ALCAPA采用个性化外科矫治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近中期效果。
薛兰钢路万里刘金松陈万兴王秀丽李鑫张颖黄辉刘志刚
关键词:心血管畸形左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心力衰竭二尖瓣成形术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靖文斌王正清郭志鹏刘立新李忠虓陈铁男路万里何国伟刘晓程
下调miR-31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并防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microRNA-31(miR-31)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及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作用。方法:通过inhibitor-miR-31及空病毒载体构建miR-31低表达心肌细胞,采用H/R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缺氧4 h再复氧2 h,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细胞miR-31 mRNA相对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活化半胱氨酸蛋白酶9(Cleaved Caspase-9)、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cl相关X蛋白(Bax)、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蛋白表达。将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MIRI组、MIRI+inhibitor-NC组和MIRI+inhibitor-miR-31组,每组24只,MIRI+inhibitor-NC组和MIRI+inhibitor-miR-31组大鼠心肌内注射携带inhibitor-NC、inhibitor-miR-31的慢病毒载体,7 d后,采用左冠状动脉结扎法构建MIRI模型。慢病毒载体注射后14 d,超声仪检查大鼠心率(HR)、左心室壁厚度(LVWT)、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qRT-PCR检测心肌组织miR-31 mRNA相对水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检测心脏梗死面积百分比,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心肌细胞miR-31 mRNA相对水平、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H/R组比较,H/R+inhibitor-miR-31组心肌细胞miR-31mRNA相对水平、细胞凋亡率和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MIRI组大鼠心肌组织miR-31 mRNA相对水平、梗死面积百分比、细胞凋亡率、LVESV和血�
樊开凯路万里阮昕华徐亚威师强伟梁振兴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损伤细胞凋亡
Cone重建在小儿三尖瓣下移畸形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总结小儿三尖瓣下移畸形圆锥重建(Cone重建)的应用。方法 12例14岁以下三尖瓣下移畸形患儿接受Cone重建手术,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6.8±4.2)岁,体质量(24.1±11.8)kg。根据Carpentier分型,A型1例、B型7例、C型4例。合并房间隔缺损8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肺动脉瓣狭窄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术前三尖瓣反流中度3例,重度9例。紫绀4例。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1例。结果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11例成功行Cone重建,1例因重建失败行三尖瓣置换术。2例接受圆锥远端开窗,2例应用自体心包瓣叶扩大,2例应用人工腱索,2例加用双向Glenn手术。随访时间(24.4±17.0)个月,期间无死亡和再次手术病例。成功行Cone重建的11例患者中,三尖瓣无反流和微量反流各2例,轻度反流3例,轻-中度反流3例,中度反流1例;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1例。三尖瓣反流程度及心功能均较手术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 Cone重建根据解剖结构的差别有针对性的应用个体化的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薛兰钢路万里郭志鹏刘刚王秀丽李鑫黄辉陈万兴张颖刘志刚
关键词:EBSTEIN畸形三尖瓣闭锁不全儿童
二尖瓣置换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7
2010年
在风湿性二尖瓣疾病中,二尖瓣置换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技术成熟,远期效果确切。临床工作中常见风湿性二尖瓣疾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包括第一次手术的患者,以及曾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或未同期行三尖瓣治疗,远期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加重的患者。2003年9月—2009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对上述各种需二次手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共计45例,采用Kay’s、DeVega法行三尖瓣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李宗虓郭志鹏何国伟刘晓程靖文斌陈铁男路万里
关键词:三尖瓣闭锁不全心脏瓣膜心脏瓣膜假体植入
内窥镜取大隐静脉术中的二氧化碳气栓被引量:5
2011年
2004年5月至2009年1O月,我们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有118例接受了内窥镜微创取大隐静脉(EVH),其间经食管超声(TEE)监测心腔内CO2气栓,现总结报道如下.
王正清路万里张建亮靖文斌程文莉于恩杰刘晓程
关键词:内窥镜二氧化碳气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经食管超声
改良心肌灌注方法在重症冠心病搭桥术中的应用
2011年
严重左心功能低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30]是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显著影响围手术期病死率及远期效果。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我院采用改良心肌灌注方法共进行重症冠心病搭桥手术53例,效果满意,现就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路万里刘晓程靖文斌陈铁男
关键词:重症冠心病灌注方法心肌左心室射血分数独立危险因素
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治疗体会
2011年
目的:对外科治疗左心房黏液瘤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左心房黏液瘤患者病例40例,对其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法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3年。对其疗效进行分析,对其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抽样的所有40例病例中,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明显。所有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患者中,除1例患者死亡,其他均效果较好,且没有复发现象出现。结论:采用外科治疗的方法对左心房黏液瘤进行治疗,其操作简单、疗效明显、恢复期短、出院快、治疗彻底、复发率低。可最为临床治疗该病的可靠方法,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路万里陈萍靖文斌
关键词:左心房黏液瘤外科治疗疗效分析
心脏黏液瘤的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我院心房黏液瘤的手术疗效。方法 2003年—2010年间我们共收治心脏黏液瘤患者20例,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治疗。结果全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平均为(87.1±54.4)min,阻断时间平均为(35.7±16.7)min。1例患者死亡。其余19例患者术后随访1~58月,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无复发病例,无远期死亡。结论左房黏液瘤一经确诊应尽快安排手术治疗。术中采用一次完整切除、扩大切除等多种方法 ,达到彻底切除的目的。手术安全性高、切除率高、治愈率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李宗虓路万里靖文斌席雷
关键词:心脏黏液瘤手术
肺静脉隔离术治疗心脏瓣膜疾病伴发的慢性房颤被引量:1
2007年
房颤是心脏瓣膜疾病病人中常见的心律失常。术前为房颤者瓣膜手术后有75%仍为房颤。Cox提出的迷宫Ⅲ型手术是治疗难治性房颤安全、有效的技术,但手术操作复杂增加了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人们提出了多种迷宫Ⅲ型手术的改进方法。Haissaguerre等指出,肺静脉异位冲动可以诱发阵发性房颤,在此处消融可以消除这一心律失常。
孔祥荣陈铁男刘晓程刘立新李宗虓王正清王平善张嵬王凯路万里
关键词:心脏瓣膜疾病慢性房颤肺静脉隔离术伴发围术期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