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平 作品数:74 被引量:201 H指数:6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钉道强化固定治疗合并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随访两年的对比研究 目的 骨质疏松一向是困扰脊柱外科医师的一大难题。在椎体成形术普及以前,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常常因失去把持力而导致内固定失败,但椎体成形术依然无法治疗因骨折碎片压迫脊髓导致神经症状的脊柱骨折。 张正平 刘团江 赵勤鹏 杨俊松 刘鹏 李涛 葛朝元 许正伟 郝定均兴奋性突触传入对皮层神经元形态发育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中的AMPA受体(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 propionate receptor, AMPA受体)和NMDA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对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以及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通过药物干预AMPA受体和/或NMDA受体的方法阻断神经元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并采用GAD67-GFP鼠的绿色荧光来显示混合细胞群中抑制性神经元、CaMKII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兴奋性神经元。结果:当阻断AMPA和/或NMDA受体时,光镜下显示神经元网络的密度降低,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变化更明显。对于GFP阳性的抑制性神经元,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突起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约65%(低浓度)和55%(高浓度),突起长度缩短至对照组的大约43%(低浓度)和36%(高浓度);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70%(低浓度)和45%(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43%(低浓度)和3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42%和38%。对于CaMKII阳性的兴奋性神经元,尽管变化程度稍弱,但其形态也出现类似变化。当阻断AMPA受体时,神经元的分支数降低至对照组的64%(高浓度),突起长度变化不大;当阻断NMDA受体时,分支数降低至约50%(高浓度),长度缩短至约77%(低浓度)和71%(高浓度);联合用药时,分支数和长度分别为对照的约69%和62%。结论:在神经元发育的过程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入可影响抑制性神经元和兴奋性神经元的形态发育,最终对神经环路的形成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贾宁 刘子赫 贾瑞华 李瑞 张正平 王璐 高方关键词:AMPA受体 NMDA受体 形态发育 经皮骨水泥强化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Genant Ⅲ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 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 通过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比较,观察经皮骨水泥强化复位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GenantⅢ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手术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强化复位组(采用经皮骨水泥强化复位内固定联合PVP治疗,30例)和传统组(采用PKP治疗,26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伤椎骨水泥用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凸cobb角、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8~ 24个月,平均21个月.与传统组比较,强化复位组患者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大、伤椎骨水泥用量多、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和术后12个月伤椎高度百分比、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复位组术后12个月伤椎前缘前缘高度百分比及cobb角较传统组恢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3个月、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ODI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ODI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PKP来说,对于塌陷、成角严重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经皮骨水泥强化复内固定联合PVP可能是一种更可靠的治疗措施. 张正平 昌震 赵勤鹏 曹子君 黄琳红 王栋琪 许正伟 刘团江 郝定均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应用PETCT确定靶点对CT引导下脊柱病变穿刺活检准确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穿刺路径及器械选择的方法,分析依据PET-CT确定靶点对活检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180例脊柱病变患者,包括胸椎101例、腰椎79例,采用CT监测下经皮穿刺活检的方法获得病理诊断。分别依据CT和MRI确定靶点和依据PET-CT确定靶点依病变的部位的准确率。结果 180例中178例获得明确病理诊断,普通活检阳性率90.2%。PET-CT靶向引导活检阳性率为98.62%。手术80例,平均随访27个月,证实PET-CT确定靶点可以提高活检准确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脊柱病变术前明确诊断的有效方法,其安全、准确率高、费用低,依据PET-CT确定靶点可以提高活检准确率。 赵勤鹏 张正平 张海平 孔令擘 王晓东 张振兴 郝定均关键词:脊柱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活检 动脉栓塞能降低手术切除脊柱肿瘤中的失血量吗? 目的: 脊柱肿瘤的治疗目前仍以外科手术为主,由于受侵器官本身及周围组织器官解剖结构复杂、位置深在、肿瘤体积较大、并且为避免肿瘤播散,无法采取术中自体血回输,在手术切除脊柱肿瘤时失血是常见且危险的术中并发症。外科手术失血过... 张正平关键词:动脉栓塞 脊柱肿瘤 失血量 精氨酸加压素联合丹参素对骨质疏松患者成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精氨酸加压素联合丹参素对骨质疏松患者成骨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接受髋关节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患者骨组织为研究材料,采用骨组织块培养法培养原代成骨细胞,并将其分为A组(生理盐水干预)、B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干预)、C组(丹参素干预)及D组(精氨酸加压素+丹参素干预)。干预3 d后,用TUNEL法评估4组细胞凋亡情况,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AIF、cyto-C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CK-8法检测4组细胞的增殖及BMP-2增殖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4组成骨细胞凋亡以D组最小,B和C相近,A组最大。除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 P>0.05),其余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AIF、cyto-C蛋白表达情况为D组最小,B和C组次之,A组最大。其中,D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 P <0.05),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 P <0.05),B组和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4组细胞增殖及BMP-2增殖蛋白表达D组最大,B组和C组次之,A组最小。其中,D组明显高于B组和C组( P <0.05),B组和C组明显高于A组( P <0.05)。结论:精氨酸加压素联合丹参素可有效抑制骨质疏松患者成骨细胞凋亡,同时还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且效果优于单独干预,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干预治疗方案。 曹子君 王亚兰 陈妮妮 郝定均 李青梅 胡靖 张正平 董亮关键词:精氨酸加压素 丹参素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切口深部积液形成-磁共振成像在脊柱内固定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目的 脊柱后方入路是脊柱外科最常用的手术入路,钉棒内固定是最有效的内固定方式。但钉棒及横连装置会形成三维立体支架结构。肌肉等软组织则被该结构撑起。在关闭手术切口时,由于内固定器械对软组织的的“架空”作用,内固定器材会在切... 张正平 刘团江 杨俊松 刘鹏 许正伟 郭华 章雪芳 李辉 郝定均术中即时影像自动注册三维导航辅助穿刺与常规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ümmell's病的对照研究 目的:通过和常规穿刺的对照研究,探讨术中即时影像自动注册三维导航辅助攀椎体成形术在治疗Kümmell's病中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4月至2015年3月,46例Kümmell's病患者(A组... 张正平关键词:椎体成形术 6分V型法-一项腰椎间盘突出症新型评分分型系统及临床应用 目的 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尝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提出一种新的评分分型系统,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6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腰腿疼痛及直... 杨俊松 刘团江 刘鹏 张正平 郝定均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治疗单节段颈椎邻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ACDR)在治疗颈椎邻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7月在西安红会医院接受ACDR治疗的28例单节段颈椎邻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19例,女9例,年龄(46±7)岁。对术前及术后1、24个月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观察。临床疗效主要包括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Odom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影像学评估主要包括颈椎整体及手术节段活动度(ROM),手术节段Cobb角,邻近椎间盘退变程度,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假体相关影像参数。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24个月JOA评分分别为(12.7±1.5)、(14.0±1.0)和(15.8±0.9)分,JOA改善率为75%±19%(F=37.012,P<0.01)。患者手术前后NDI%逐渐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9.101,P<0.01)。末次随访时Odom评分为优者20例,良8例。患者手术前后3个时间点颈椎整体和手术节段ROM、手术节段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633、6.063、26.952,均P<0.05)。术后24个月ACDR上方邻近椎间盘与融合节段下方邻近椎间盘的Miyazaki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c=2.12,P=0.034)。术后4例(14.3%)发生手术节段异位骨化。假体冠状面移位(0.30±0.11)mm,矢状面(0.28±0.10)mm;假体下沉(0.27±0.09)mm。未见假体松动发生。结论ACDR对颈椎邻椎病翻修临床疗效满意。由于术后手术节段仍存在一定的运动功能,其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风险明显低于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郝定均 刘团江 贺宝荣 杨俊松 邹鹏 张正平 刘鹏 章雪芳 黄大耿 陈浩 李庆达 赵元廷关键词:颈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