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永雄

作品数:50 被引量:35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贵州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细胞
  • 14篇基因
  • 13篇白细胞介素
  • 10篇狼疮
  • 10篇基因转移
  • 8篇骨调素
  • 7篇逆转
  • 7篇逆转录
  • 7篇逆转录病毒
  • 7篇转录
  • 6篇肾炎
  • 6篇系膜
  • 6篇系膜细胞
  • 6篇白细胞
  • 5篇肾小球
  • 5篇肾小球系膜
  • 5篇逆转录病毒载...
  • 5篇介导
  • 5篇巨噬细胞
  • 5篇间质

机构

  • 38篇中山医科大学...
  • 15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通医学院附...

作者

  • 50篇陈永雄
  • 24篇余学清
  • 17篇尹培达
  • 14篇张仕光
  • 13篇李锦华
  • 11篇叶任高
  • 7篇黄凌虹
  • 7篇关伟明
  • 6篇廖晓星
  • 5篇陈伟英
  • 4篇孔庆瑜
  • 3篇杨彦强
  • 3篇罗绍凯
  • 3篇郑智华
  • 3篇杨岫岩
  • 3篇杨念生
  • 3篇许韩师
  • 3篇刘亚光
  • 3篇李龙
  • 3篇汪涛

传媒

  • 15篇中华肾脏病杂...
  • 6篇中山医科大学...
  • 5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中华风湿病学...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癌症
  • 1篇新医学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2
  • 4篇2001
  • 10篇2000
  • 13篇1999
  • 9篇1998
  • 4篇1997
  • 2篇1996
  • 2篇1995
  • 3篇1994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表达p21 WAF1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2 1WAF1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在含糖13 8g/L和 38 6g/L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 2 4h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分布 ,用RT PCR法测定p2 1WAF1的表达水平。【结果】经含糖 13 8g/L和 38 6g/L培养基培养 2 4h后腹膜间皮细胞大多出现细胞肥大和停滞于细胞周期的G1期 ,以 38 6g/L组明显。高浓度葡萄糖刺激p2 1WAF1mRNA表达 ,38 6g/L组表达明显增高 (P <0 0 5 ) ;无血清常规培养基组和甘露醇组几乎无表达。【结论】高糖可刺激间皮细胞p2 1WAF1的表达 ,且可能与高糖作用下细胞肥大及G1期阻滞有关。
杨琼琼李志坚叶任高陈永雄许韩师孔庆瑜余学清
关键词:腹膜间皮细胞葡萄糖细胞周期蛋白
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同种MHC基因在小鼠胸腺的表达
1999年
目的:通过胸腺内注射质粒 PXN(N2—B19—H—2K^b),表达外源性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抗原,为下一步诱导异基因小鼠器官移植耐受作准备.方法:通过 BALB/C 小鼠胸腺内注射质粒 PXN(N2—B19—H—2K^b),将外源性的编码 C57BL/6小鼠MHCI类抗原的H—2K^bcDNA转移到 BALB/C小鼠胸腺,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单克隆抗体免疫萤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BALB/C小鼠胸腺细胞DNA,mRNA和MHC蛋白质表达,结果:BALB/C小鼠胸腺表面有外源性MHC分子表达,转染效率为5.1%结论:通过胸腺内注射逆转录病毒载体PXN(N2—B19—H—2K^b),小鼠胸腺能表达同种MHC基因,为下一步行异基因小鼠器官移植耐受打下了物质基础.
李锦华廖晓星陈永雄张仕光
关键词:免疫耐受移植排斥反应MHC基因逆转录病毒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vIL-10表达对小鼠MLC和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病毒白介素 10 (vIL 10 )基因表达对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C)反应和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方法】将vIL 10cDNA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 ,取vIL 10重组逆转录病毒上清加入BABL/c和CBA/J混合淋巴细胞中培养 ,液闪测量。在新生CBA/J小鼠心脏移植时 ,将vIL 10上清 10 μL(10 0 0pfu)注入移植心脏内 ,观察其对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结果】vIL 10抑制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MLR) ,其抑制效应随vIL 10病毒上清的增加而增加 ,逆转导病毒介导的vIL 10表达使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期从 (11± 1)d延长至 (2 8± 3)d (P <0 0 1)。【结论】逆转录病毒介导的vLL- 10表达抑制小鼠MLR ,使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期明显延长。
钟建辉杨彦强陈永雄黄凌虹余学清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药理学心脏移植逆转录病毒介导
骨桥蛋白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观察狼疮性肾炎 (LN)肾组织中骨桥蛋白 (OPN)的表达 ,探讨其在LN患者肾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方法 ,观察 4 0例狼疮肾炎和 10例正常肾组织中OPN蛋白和KP1表达 ,用原位杂交检测LN及正常肾组织OPNmRNA表达。结果狼疮性肾炎肾小管OPN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并与间质巨噬细胞及肾间质病变明显相关。结论OPN在导致LN间质巨噬细胞浸润及肾小管间质损伤中有重要作用。
李龙陈运芬陈永雄余学清尹培达罗建华
关键词:骨桥蛋白狼疮性肾炎肾小管间质损伤
影响腹膜炎细菌培养结果的因素探讨被引量:1
1994年
采用透出液在体外和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一起孵育的方法,以观察透析液在不同条件下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发现在4℃条件下,透出液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不大,但在37℃条件下,透出液中大肠杆菌数则显著减少(P<0.05);当用细胞冻融破坏透出液中的细胞后,表皮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数均显著增加(P<0.01),特别是在含5%CO2时,新鲜透析液虽支持大肠杆菌的生长,但却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繁殖。本研究结果提示,透出液中细菌的生长受温度、CO2、透出液中吞噬细胞及透析液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等因素影响,特别是透出液中的吞噬细胞。若破坏透出液中的吞噬细胞,有助于提高透出液的细菌培养阳性率。
汪涛叶任高何柏林陈永雄李惠群
关键词:腹膜透析透出液细菌学细菌性腹膜炎
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在油酸致大鼠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浸润及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表达在油酸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为油酸组 ,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为对照组。静注后 4h ,测定血气 (左心PaO2 )、肺泡通透指数等肺损伤指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巨噬细胞比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 1)水平。用原位杂交检测ICAM - 1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组化双重套染方法检测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与ICAM - 1表达的关系。结果 :油酸组PaO2 低于对照组、肺泡通透性指数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ALF中巨噬细胞比例 ,sICAM - 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油酸组肺组织ICAM - 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肺组织中巨噬细胞浸润数、ICAM - 1表达水平和肺损伤指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巨噬细胞浸润在油酸致急性肺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I CAM - 1参与介导了巨噬细胞对组织的粘附。
郭禹标李志平谢灿茂陈永雄尹培达
关键词:肺损伤细胞间粘附分子-1巨噬细胞油酸急性发病
表达白细胞介素10的系膜细胞基因转移载体的建立
1999年
目的为特异性地将病毒性白细胞介素10(vIL10)基因转移到肾脏提供一种手段。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性基因vIL10转移到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应用RTPCR、ELISA方法检测其表达,并通过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影响对其活性进行分析。结果vIL10在转染的系膜细胞表达20000pg·(106细胞)-1/24h,应用3HTdR掺入法检测vIL10对MLR的影响,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源性基因在系膜细胞有效地转录和表达,并对MLR有抑制作用。
纪玉莲杨彦强陈永雄姜宗培张仕光余学清姜傥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系膜细胞肾移植基因治疗
骨调素反义RNA在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被引量:2
2000年
陈永雄黄凌虹余学清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骨调素反义RNA
反义寡核苷酸对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骨调素表达的调节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探讨骨调素(OPN)反义寡核苷酸对间质性肾炎肾小管上皮细胞OPN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一侧输尿管梗阻(UUO)所致的间质性肾炎为研究模型,肾动脉内注射全硫代修饰的OPN反义寡核苷酸,免疫组织化学双染及原位杂交技术检测OPN的表达及巨噬细胞的浸润。结果OPN及其mRNA在间质性肾炎的发展过程中表达明显升高,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均发生在过度表达OPN的肾小管周围; OPN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OPN及其mRNA的表达,减少巨噬细胞的局部浸润。结论 OPN反义寡核苷酸可能通过抑制 OPN mRNA转录和翻译的方式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OPN的表达。
陈永雄余学清孙玉玲陈伟英黄凌虹吕军范崇伦尹培达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骨调素间质性肾炎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了解狼疮性肾炎肾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及其与肾脏病理和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微波免疫组化双重染色的方法,观察正常肾和狼疮肾组织MIF表达及狼疮肾皮质MIF+、小鼠抗人CD68抗体(Kp1+)、MIF+Kp1+细胞数与狼疮肾组织活动指数、肾脏组织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狼疮性肾炎肾组织MIF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增强,狼疮组肾组织MIF+、Kp1+、MIF+Kp1+细胞数与狼疮肾组织活动指数、肾脏病理和功能损害明显相关。结论MIF在介导狼疮性肾炎病损中起重要作用,其上调表达可作为反映狼疮肾活动及进行性肾损害的指标。
陈伟英尹培达余学清陈永雄梁英杰关伟明蓝辉耀
关键词:狼疮性肾炎MIF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