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晓丹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成形术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休克
  • 1篇休克
  • 1篇血栓
  • 1篇血栓抽吸
  • 1篇炎症
  • 1篇源性
  • 1篇支架置入
  • 1篇支架置入术
  • 1篇置入
  • 1篇置入术
  • 1篇衰竭
  • 1篇脑钠肽

机构

  • 2篇武警上海总队...

作者

  • 2篇张庆成
  • 2篇张向峰
  • 2篇韩晓丹
  • 1篇汪承炜
  • 1篇毕春辉
  • 1篇梁桂娟
  • 1篇许文峰

传媒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HMGB1和pro-BNP在心力衰竭进展期中的动态变化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HMGB1和pro-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中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54例,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66.7岁。其中心力衰竭A期16例,心力衰竭B期14例,心力衰竭C期12例,心力衰竭D期12例。并在心力衰竭C期和D期的患者中选择18例,进行动态观察。设心功能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法测定HMGB1和pro-BNP。结果心力衰竭患者HMGB1和pro-BNP等指标较正常对照组均显着升高。在心力衰竭进展的分期各组中HMGB1,pro-BNP等指标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增高,病情愈严重HMGB1,pro-BNP等指标增高越明显,以心力衰竭D期为明显(P<0.05)。心力衰竭早期以HMGB1增高明显,中晚期以pro-BNP增高为明显。在心力衰竭C期和D期二组患者的动态观察中,治疗后HMGB1和pro-BNP下降明显,以pro-BNP早期为明显(P<0.05)。血清HMGB1与pro-BNP水平的相关性(r=0.63)。结论 HMGB1和pro-BNP在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心力衰竭早期以HMGB1增高明显,中晚期以pro-BNP增高为明显。HMGB1和pro-BNP血清水平的增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病情评估有着重要意义。
张庆成张向峰毕春辉韩晓丹代祥艳
关键词:心力衰竭脑钠肽前体炎症
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冠脉血栓抽吸并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评价冠脉血栓抽吸并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3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冠脉血栓形成的心源性休克患者为血栓抽吸组,并选择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且无冠脉血栓者3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临时起搏器,术前冠脉血流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置入支架、再通冠脉血流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等。结果血栓抽吸组使用IABP(79.5%vs 25.0%)、临时起搏器(76.9%vs 28.1%)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冠脉血流分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置入支架、再通冠脉血流分级、术中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等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随访一年,两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和心功能等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急诊冠脉血栓抽吸并支架置入术救治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
张庆成汪承炜梁桂娟许文峰韩晓丹张向峰
关键词:血栓抽吸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