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祥
- 作品数:112 被引量:617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颅内脑膜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诊治被引量:3
- 2003年
- 张剑宁章翔李兵付洛安王占祥费舟张永琴
- 关键词:脑膜黑色素细胞瘤脑肿瘤病理
- 儿童后颅窝蛛网膜囊肿的诊断及手术方式探讨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回顾总结儿童后颅窝蛛网膜囊肿(PAC)的诊断和治疗,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手术方式。方法:对CT或MRI确诊并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15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手术效果进行分析和随访。结果:随访2个月-5年,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囊肿完全消失7例,明显缩小5例,3例无变化。结论:儿童PAC以先天性多见,CT或MRI扫描是主要的诊断手段;对出现症状或局灶定位体征PAC尽早手术治疗。术中建立囊腔与周围脑池或蛛网膜下腔之间的交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张银清陈汉民王占祥贺晓生
- 关键词:蛛网膜囊肿后颅窝外科手术儿童
- 细胞因子基因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1997年
- 应用细胞因子进行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和综合免疫治疗已有十多年的临床经验积累,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但由于细胞因子体内生物半衰期极短,需要连续、大剂量用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而这样应用又可产生机体难以耐受的毒副作用,这使细胞因子治疗肿瘤的临床应用受到了严重限制。细胞因子抗肿瘤作用主要取决于在肿瘤组织局部的浓度和随后所产生的对浸润淋巴细胞的免疫增强作用。因此,便产生了将细胞因子基因作为目的基因导入细胞。
- 王占祥
- 关键词:肿瘤基因治疗细胞因子
- NIDRAN诱导脑胶质瘤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宁得朗 (NIDRAN)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方法 用含 10 μmol· L- 1 NIDRAN的 RPMI16 40培养液 ,作用于 SHG44细胞 3h,收集细胞用于形态学检测 ,DNA电泳及流式细胞分析 .结果 1形态学观察 :大部分瘤细胞体积缩小 ,核固缩 ,染色质浓缩在核模边缘呈月牙状聚集 ,有凋亡小体形成 . 2 DNA电泳 :在 80 0 bp以下可见明显的 DNA梯状带 . 3流式细胞分析 :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 ,凋亡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32 .1% .结论 NIDRAN可诱导人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
- 王占祥章翔张永琴费舟付洛安张志文张剑宁刘卫平
- 关键词:凋亡胶质瘤脑胶质瘤细胞凋亡
- 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对脑肿瘤的辅助诊断意义
- 1998年
- 目的:探讨血清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与颅内良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黄嘌吟氧化酶法测定了50例脑肿瘤患者血清Mn-SOD活性,并做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星形细胞瘤各组血清Mn-SOD活性均明显低于脑膜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星形细胞瘤Ⅲ、Ⅵ级组亦明显低于星形细胞Ⅰ、Ⅱ级组(P<0.01);而脑膜瘤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10d星形细胞瘤各组血清Mn-SOD活性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而脑膜瘤组较术前无明显改变。③复发性星形细胞瘤Mn-SOD水平较术后10d明显下降(P<0.01),接近于术前水平。结论:随脑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血清Mn-SOD活性降低;Mn-SOD可作为鉴别脑肿瘤良恶性的辅助指标,并可为早期诊断复发提供帮助。
- 王占祥章翔步星耀张志文陈义军骆文静
- 关键词:脑肿瘤超氧化物歧化酶锰
- 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猪囊虫病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脑猪囊虫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外科处理的适应证 ,介绍采用 CT脑立体定向、神经导航结合显微手术等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治疗脑猪囊虫病的经验与体会 .方法 脑猪囊虫病患者 382例 ,采用 CT脑立体定向技术定位 376例 ,神经导航技术定位 6例 ,行“钥匙孔”小范围开颅 ,在显微镜下切除所有病灶 .结果 30 9例有癫痫症状者 ,术后30 3例症状消失 ,6例症状减轻 ,需继续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术前有偏瘫 5 1例 ,失语 2 3例患者 ,均于术后 1mo内完全恢复 ,未出现新的神经损害症状 ,无并发症及死亡 .结论 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是一种安全可靠、创伤很小的方法 ,用于治疗脑猪囊虫病可取得满意疗效 .
- 张剑宁章翔曹卫东费舟付洛安刘卫平王占祥郭衍屈延甄海宁
- 关键词:脑立体定向手术神经导航显微神经外科
- 良性颅内压增高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 1996年
- 作者报道184例良性颅内压增高诊断与临床处理经验。本组病因以头部创伤、病毒或细菌感染较常见(76.7%),其次为内分泌障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贫血等因素(12.5%)。全组病例均有颅内压增高和眼部症状(如视力减退及视乳头水肿)等征象。治疗措施包括应用皮质类固醇或高渗脱水药物、多次腰椎穿刺、脑室持续引流或颞肌下减压术等。治疗结果:153例症状与体征恢复满意或有明显改善(83.3%),无死亡。作者主张对本病应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获较好疗效。
- 章翔费舟张剑宁张志文易声禹李安民刘卫平付洛安付相平王占祥
- 关键词:良性颅内压增高眼部症状持续引流内分泌障碍皮质
- 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功能保护被引量:35
- 2002年
- 目的 探讨提高大型听神经瘤(LAN)的手术切除效果及对面神经的功能保护。方法作者分析了230例LAN(直径>30mm)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特征。本组均经CT或MRI扫描诊断,采取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肿瘤行切除术。结果186例(80.9%)获全切除,33例(14.3%)次全切除,余11例(4.8%)为部分切除,术后3例(1.3%)死亡。术中面神经解剖学保留率为82.6%(190例)。203例经长期随访观察(平均3.8年),其中191例(94.1%)恢复良好。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LAN,使面神经获得了较好的解剖学保留与功能保存,对>30mm直径的听神经瘤,作者推荐应用该入路和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切除,疗效满意。
- 章翔张剑宁费舟傅洛安刘卫平顾建文吴景文王占祥贺晓生宋少军陈义军郭衍易声禹
- 关键词:显微手术听神经瘤面神经保护LAN
- 人IFN-β基因脂质体转染胶质瘤细胞及对其增殖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观察β 干扰素 (IFN β)基因脂质体pSV2IFN β转染人胶质瘤细胞系SHG4 4及其对SHG4 4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ASA)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脂质体 pSV2IFN β转染后 ,SHG4 4细胞IFN β的表达情况 ;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 (MTT)检测脂质体 pSV2IFN β转染后转染组与对照组SHG4 4细胞增殖的差异。 结果 IFN β基因脂质体pSV2IFN β转染SHG4 4胶质瘤细胞系后 4d和 6d ,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 ,抑制率分别为 16 .7%和 32 .7%。ELASA及流式细胞仪蛋白检测均表明转染后胶质瘤细胞具有显著的IFN β表达 (P <0 .0 1) ,其中在转染后 72h和 96h ,IFN β表达量分别为 (35 .4± 2 .7)U/ml和 (4 0 .3± 3.2 )U/ml。免疫组织细胞化学实验也表明转染后的细胞有明显的IFN β的表达。 结论 IFN β基因脂质体 pSV2IFN β可转染SHG4 4胶质瘤细胞系 。
- 林伟章翔王占祥郭衍张剑宁费舟王西玲梁景文
- 关键词:脂质体转染胶质瘤细胞
- 人脑胶质瘤Fas和Fas Ligand的表达被引量:1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Fas受体配体系统在胶质瘤凋亡调变中的作用和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34例胶质瘤中 Fas和 Fas L igand的表达及其意义进行了研究 .其中低恶性胶质瘤 1 8例 ,高恶性 1 6例 .结果 Fas在部分胶质瘤中有表达 ,其在高分化的 ~ 级胶质瘤的免疫反应阳性率明显低于 ~ 级胶质瘤 (P<0 .0 1 ) .Fas L 在各型胶质瘤中均有表达 ,其表达强度与胶质瘤的良、恶性程度无明显相关 (P>0 .0 5 ) .结论 Fas- Fas L 系统在胶质瘤凋亡调变的过程中可能起较重要的作用 ,Fas可辅助临床判断胶质瘤的良、恶性程度 .
- 陈义军章翔步星耀王占祥张旭
- 关键词:脑肿瘤FAS胶质瘤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