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珂
-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与印度洋海表温度梯度对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变化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基于1951-2018年哈德里中心海温资料、美国气象环境预报中心和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资料和第四代欧洲中心汉堡模式,针对1994年、2018年等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异常多的年份,研究了引起TC增加的海表温度异常(SSTA)模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北半球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变冷是夏季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北大西洋负三极型式SSTA促使TC生成的进一步增加。热带中太平洋增暖与印度洋冷却在菲律宾以东激发出西风异常和气旋性环流异常。北大西洋负三极型式SSTA在我国南海、菲律宾至东南沿岸激发出气旋性环流异常。前者在西北太平洋中部,后者在南海产生有利于TC生成的局地环境。1994年和2018年夏季热带中太平洋出现暖SSTA、印度洋为冷SSTA、北大西洋呈现负三极型式SSTA,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极端增多。近30年来,当出现热带中太平洋增暖和印度洋冷却时,北大西洋表现出比1989年以前更强的负三极型式SSTA,使西北太平洋TC生成频数和北半球热带印度洋–太平洋SSTA梯度的线性相关更显著。
- 方珂余锦华
- 海表温度差异对1998及2016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生成频数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基于1970—2016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ECHAM4模式,研究了各海盆海表温度异常(SSTA)对1998和2016年这两个超级厄尔尼诺衰减年8月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生成及大尺度环流变化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在1998与2016年几乎相反的SSTA型态是导致TC生成频数显著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热带和北太平洋SSTA在1998与2016年均分别在珠江三角洲和日本以南形成气旋性环流。1998年8月热带印度洋和大西洋SSTA产生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响应强于太平洋SSTA产生的气旋性环流异常,使西北太平洋受异常反气旋控制,减少TC的生成。2016年在三个大洋SSTA共同作用下,西北太平洋受异常气旋控制导致TC生成频数偏多。太平洋经向SSTA模在北半球副热带强迫出东西反向的跷跷板形势,在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产生的响应与实际变化相反,因此太平洋经向模对西北太平洋TC生成没有正的贡献。
- 方珂余锦华
- 青藏高原雪灾变化对热带海洋海温异常响应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
- 2020年
- 采用青藏高原72个气象台站日积雪观测资料及Hadley中心海温月平均资料,在分析高原雪灾频数与海温异常关系的基础上,利用ECHAM5模式进行雪灾变化对热带海洋关键海域SSTA响应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1)1978-2014年青藏高原冬半年雪灾频数总体呈减少趋势,减幅为3.4次/(10 a),尤以1998年后极为显著。雪灾空间上表现出自北向南递增的分布形式,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及嘉黎地区,而柴达木盆地及青海东部农业区为雪灾发生低值区。(2)雪灾频数变化与赤道中东太平洋、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相关显著,敏感性试验表明,在El Nino模态强迫下,东亚大槽偏弱,新地岛及乌拉尔山地区形成阻塞高压,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从西伯利亚通道南下,在高原堆积,阿拉伯海暖湿气流经伊朗高原输送至青藏高原;而在印度洋偶极子型海温模态强迫下,中纬欧亚大陆显示正异常,形成高压,同纬度西北太平洋强的负异常,使西伯利亚冷空气与西北太平洋南下湿润气流在南海转为偏南风进入高原,北印度洋异常气旋使部分南海-孟加拉湾暖湿气流进入高原,为高原降雪提供了水汽条件。
- 刘彩红余锦华方珂杨延华
- 关键词:雪灾海温异常
- 一种测电量的电池存放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测电量的电池存放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电池存放盒和电池剩余电量检测仪,所述电池剩余电量检测仪包括电路模块和分别与电路模块连接的显示模块、正测电笔、负测电笔,所述电池存放盒存放电池,正测电笔和负测电笔分别接触...
- 方珂方祝骏徐雅悦卜帆
- 文献传递
- 强El Niño衰减年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影响
- 本文基于1970—2016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的best-track热带气旋(TC)资料,使用广义平衡反馈(GEFA)方法和ECHAM4模式,研究了各海盆海表温度...
- 方珂
- 关键词:海表温度异常
- 大气环状模对夏季中国大陆登陆热带气旋频数气候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采用1949—2016年7—8月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及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与中国气象局(CMA)上海台风所整编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研究大气环状模(Circumglobal Teleconnection,CGT)与中国大陆地区登陆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频数气候变化的关系。定义200 hPa经向风经验正交展开(EOF)的第一模态为CGT,其时间系数为环状模指数(Circumgolbal Teleconnection Index,CGTI)。CGT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有5个异常中心,CGTI在1949—2016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且存在一个2~3 a的周期振荡。CGT与大尺度环流异常存在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CGTI与中国大陆登陆TC频数气候变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即CGTI表现为正异常时,登陆中国大陆的TC频数增加,反之减少。当CGT表现为正位相时,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急流南侧的反气旋切变增强,使TC登陆过程的活动区域200 hPa的辐散增强,此外,对流层高层Rossby波能量向南传播增强,形成波通量辐合,导致东风异常,产生了东风异常的引导气流和纬向风垂直切变,东风切变使得切变减小,增加了TC登陆中国大陆的可能性。
- 马圆余锦华方珂董晓云
- 关键词:年际变率
- 强El Ni?o衰减年海表温度异常对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频数的影响
- 本文基于1970—2016年Hadley中心海温资料、NECP/NCAR再分析资料和美国台风联合警报中心的best-track热带气旋(TC)资料,使用广义平衡反馈(GEFA)方法和ECHAM4模式,研究了各海盆海表温度...
- 方珂
- 关键词:海表温度异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