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新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电子控制
  • 1篇动功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血肿
  • 1篇血肿周围
  • 1篇血肿周围脑组...
  • 1篇运动功能障碍
  • 1篇皮质
  • 1篇周围脑组织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 1篇蛛网膜下腔出...
  • 1篇网膜
  • 1篇细胞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天津市宝坻区...

作者

  • 3篇张建宁
  • 3篇徐新
  • 2篇李飞
  • 2篇高伟伟
  • 2篇周帅
  • 1篇王毅
  • 1篇吕莉
  • 1篇程世奇
  • 1篇孙东东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小鼠颅脑创伤模型的构建及运动功能评估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eCCI)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损伤程度小鼠颅脑创伤(TBI)模型,并评估其伤情及长期运动功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月龄和10月龄雄性C57BL/J6小鼠各70只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实验组(轻、中、重度TBI组,n=20只)。实验组应用eCCI仪,采用固定打击速度(4.5m/s)及停留时间(200ms)调整打击深度的参数设定方法进行模型制备。假手术组仅行去骨瓣手术。致伤后1d干湿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伤后1、2、3、7、14、21、28d平衡木行走实验、转棒实验评估运动功能。结果3月龄和10月龄小鼠轻、中、重度TBI的打击深度分别为1.2、1.6、2.0mm;1.6、2.0、2.4mm。与假手术组比较,各实验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逐级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0±0.60)%、(4.47±0.62)%、(5.50±0.76)%对(0.36±0.14)%;(4.08±0.95)%、(5.36±1.23)%、(6.60±0.98)%对(0.40±0.10)%,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各实验组脑组织皮质连续性破坏,创伤灶周围神经元数量减少,随打击深度增加,损伤程度逐级加重。平衡木行走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通过平衡木时间较假手术组明显延长(P〈0.05),通过时间与打击深度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电子控制性脑皮质撞击仪可稳定、高效、精确地建立不同年龄段不同损伤程度小鼠TBI模型。同时,该模型也可用于TBI恢复期运动功能相关的研究。
徐新高伟伟吕莉程世奇李飞张建宁
关键词:颅脑创伤小鼠运动功能障碍
二甲双胍对脑出血模型小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干预小鼠脑出血(ICH)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成年雄性C57/BL6小鼠,简单随机抽样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每组20只。其中模型组和二甲双胍组经微量注射器向脑实质内注射Ⅵ型胶原酶(1μL,0.075 U)制作ICH模型,假手术组注射1μL生理盐水。二甲双胍组小鼠在造模后6 h予以二甲双胍(100 mg/kg)连续灌胃7 d,模型组予以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于治疗后第3、7天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表达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出血后第3天血肿周围的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结果分组处理后第3、7天,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小鼠血肿周围脑组织MPO和Iba-1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处理后第3天,二甲双胍组IL-1β、TNF-α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能够减轻ICH后小鼠脑血肿周围炎症因子和炎症细胞的浸润以及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激活。
李飞高伟伟徐新周帅刘会敏张建宁
关键词:脑出血二甲双胍白细胞介素1Β
改良“二次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型血管痉挛模型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应用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稳定、可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并评估其脑血管痉挛程度。 方法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良:(1)利用立体定向仪在三维空间定位和角度调节,更加准确地穿刺枕大池的部位。(2)应用微量注射泵以恒量、恒速注射自体血,减少手工注射时对脑干的损伤。采用随机数字法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SAH组,每组各25只。SAH组采用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对照组用等量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仅仅暴露寰枕筋膜。观察该模型的成功率和失败率、神经功能、脑组织含水量、基底动脉改变、局部脑血流量(rCBF)变化。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大鼠造模第1天时神经功能受损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0.7)分比(1.0±0.6)分,P=0.001];与假手术组、对照组比较,SAH组第1天时大鼠脑组织含水量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98±0.11)%比(78.29±0.12)%、(78.39±0.13)%,P=0.001]。光镜下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第5天时大鼠基底动脉管腔内径和管腔面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5.200±15.156) μm比(461.000±22.705) μm,P=0.000;(80 739.200±7 297.735) μm2比(167 124.200±7 067.155) μm2,P=0.000]。激光散斑结果显示:SAH组大鼠第5天时的rCBF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0±3.5)%比(97.2±1.7)%、(95.8±3.5)%,P=0.001]。 结论应用改良"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可以建立稳定、可靠的SAH模型。
周帅殷冬培徐新高伟伟李飞王计伟孙东东王毅张建宁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动物实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