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立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应力
  • 3篇沥青
  • 3篇混合料
  • 2篇悬臂
  • 2篇悬臂状态
  • 2篇悬索
  • 2篇悬索桥
  • 2篇一次张拉
  • 2篇应力状态
  • 2篇有限元
  • 2篇铺装
  • 2篇铺装层
  • 2篇桥梁
  • 2篇桥面
  • 2篇自锚
  • 2篇自锚式
  • 2篇自锚式悬索
  • 2篇自锚式悬索桥
  • 2篇无应力状态
  • 2篇线形

机构

  • 12篇重庆交通大学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江苏交科交通...

作者

  • 12篇何立
  • 4篇吴海军
  • 3篇王桢
  • 2篇张劲泉
  • 2篇黎小刚
  • 2篇凌天清
  • 2篇王邵锐
  • 2篇周建庭
  • 2篇杨俊
  • 2篇郭辉
  • 1篇周开发
  • 1篇王雪
  • 1篇陈巧巧
  • 1篇彭德权
  • 1篇王泽
  • 1篇周琴

传媒

  • 1篇公路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江西建材
  • 1篇公路交通技术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公路工程
  • 1篇西部交通科技
  • 1篇土木工程与管...
  • 1篇智能城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锚式悬索桥拉–吊体系转换中索力力学特性被引量:2
2020年
鹅公岩轨道专用桥为主跨600 m的自锚式悬索桥,该桥采用"先斜拉,后悬索"的方式实现主梁的安装及体系转换。为了更好地把控超大跨自锚式悬索桥以"拉–吊"方式顺利完成体系转换,以鹅公岩轨道专用桥为依托,采用MIDAS Civil仿真模拟了此桥"拉–吊"体系转换过程,对此过程中吊索和斜拉索索力变化规律及吊索力变化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吊索索力受相邻吊索张拉而减小,非相邻吊索张拉及斜拉索的拆除使其索力累积增加;斜拉索索力在吊索张拉作用下减小,受斜拉索卸除影响索力增大;主索鞍顶推使边跨吊索力增大,中跨吊索力减小,而边中跨斜拉索索力受之影响相反;在体系转换过程中,吊索力的几何非线性行为呈现出"先由弱到强,再从强变弱"的总体变化趋势,在主索鞍顶推及成桥恒载作用下吊索力变化表现为线性特征。
何立吴海军王邵锐郭辉
关键词:自锚式悬索桥斜拉扣挂法吊索斜拉索索力
一种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线形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线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裸拱制造线形模型;基于裸拱制造线形模型建立各拱肋节段的悬臂状态模型;基于影响矩阵法及各拱肋节段的悬臂状态模型建立矩阵方程并依次求解得到各拱肋节段的扣...
周建庭吴月星张劲泉辛景舟杨俊黎小刚王桢刘增武丁鹏何立
文献传递
高模量结构层对沥青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准确掌握高模量结构层对路面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沥青路面结构进行了疲劳寿命的数值计算分析。将路面的高模量结构层设置在中面层、下面层和中下面层,分别计算了在不同模量情况下路面结构各层的层底拉应力的分布及拉应力随模量的变化情况。同时,根据路面层底拉应力状态分析了中性面位置变化,计算了半刚性基层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1)在双矩形荷载作用下,基层层底拉应力最大;(2)高模量层模量增加,路面结构中性面大幅上移;(3)高模量结构层的设置可以有效减小路面车辙深度;(4)随着高模量层模量的增加,半刚性基层的层底拉应力减小,疲劳寿命显著提高。
何立凌天清
关键词:路面工程有限元软件高模量半刚性基层
PAC路面结构及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被引量:5
2017年
为设计出既满足透水性能要求又满足相应承载力要求的路面,分别从路面结构组合形式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两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从PAC路面结构形式方面,阐述排水型路面性能特点;从原材料选择要求上,说明PAC混合料对集料、沥青、矿粉的技术要求。在最佳沥青用量和空隙率已确定的条件下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排水型路面结构组合形式适用于中型交通量道路;PAC-13混合料无论在透水性能还是在力学强度方面,均满足相应要求。
王泽何立凌天清彭德权陈巧巧
关键词:道路工程透水路面配合比设计
一种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线形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拱肋线形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裸拱制造线形模型;基于裸拱制造线形模型建立各拱肋节段的悬臂状态模型;基于影响矩阵法及各拱肋节段的悬臂状态模型建立矩阵方程并依次求解得到各拱肋节段的扣...
周建庭吴月星张劲泉辛景舟杨俊黎小刚王桢刘增武丁鹏何立
基于SCB试验的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对同一尺寸的预切缝半圆试件采用2种试验温度(10℃、20℃)下的平行试验,通过计算荷载CMOD(裂缝尖端开口位移)曲线所围面积(即评价指标),分析老化时间、空隙率、是否掺胶粉等3种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开裂的影响。研究表明:采取SCB试验能够有效地评价沥青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沥青老化时间越长,空隙率越高,沥青混凝土越易开裂;混合料中添加适量的橡胶粉能够提高其抗裂性能。
陈巧巧凌天清何立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断裂能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挠度监测的温度效应分离方法被引量:7
2020年
在大跨径梁桥中,由温度引起的挠度值在结构实测总挠度值中占比较大,对实桥安全评估造成了影响。针对该现象,基于线性回归思想,提出了梁桥挠度监测中分离温度效应的一种实用方法。并以江津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温度监测值为自变量,挠度监测值作为响应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回归直线方程,以达到温度效应分离之目的。结果表明:跨中挠度变化与温度变化呈正相关性;箱梁内部温度变化与跨中挠度变化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从实测值中扣除由拟合直线方程计算的温度效应拟合值,即可将温度效应分离;利用残差,设置相应的阈值,可对桥梁日常运营进行有效的监测。
吴海军何立韦跃
关键词:桥梁工程挠度监测多元线性回归温度效应
沥青铺装层GFRP筋低温抗裂性的有限元分析
2016年
为了探究GFRP筋对桥面沥青铺装层的低温抗裂性的影响,采用ANSYS14.5通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环境温度由0℃降低至-15℃时,沥青铺装层不加筋、在面层加筋与在面层底部加筋三种情况下的应力分布,分析了沥青桥面开裂的原因,以及GFRP筋对沥青桥面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
王雪何立周开发
关键词:GFRP筋桥面沥青铺装层抗裂分析有限元
橡胶沥青混合料开裂行为的试验与仿真研究
针对随处可见的沥青路面开裂现象,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橡胶沥青混合料开裂行为的SCB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来探讨沥青混合料开裂机理的和促进SCB测试方法在我国沥青路面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发展,进而达到从混合料的设...
何立
关键词:橡胶沥青混合料开裂行为动态模量路用性能
文献传递
大内倾角钢箱提篮拱几何非线性稳定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以一座中承式大内倾角钢箱梁提篮拱桥为研究对象,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就矢跨比、拱肋内倾角对提篮拱稳定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该提篮拱肋(内倾角为21.7°),考虑几何非线性后,其稳定性能下降十分明显,各方向下降幅度均在30%以上,且矢跨比越小,几何非线性的影响越大,偏于不安全,设计时应考虑几何非线性的影响;随着提篮拱肋内倾角的增大,竖向稳定性能不断增强,内倾角大于20°时增长不明显;对于内倾角为10°~15°的提篮拱,考虑几何非线性影响后,其横向稳定性能提升明显,为其线性屈曲结果的数倍,该情况下不考虑几何非线性偏于安全。
吴海军唐海淘何立
关键词:提篮拱稳定性分析内倾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