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卫生局科技计划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压缩骨折
  • 3篇椎体
  • 3篇椎体压缩
  • 3篇椎体压缩骨折
  • 3篇后凸
  • 3篇骨折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2篇影像
  • 2篇手术
  • 2篇疏松性
  • 2篇后凸畸形
  • 2篇畸形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骨质疏松性椎...
  • 2篇骨质疏松性椎...
  • 2篇成形术
  • 1篇短节段
  • 1篇胸椎
  • 1篇血供

机构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篇高林
  • 5篇郝定均
  • 4篇杨光
  • 4篇张嘉男
  • 2篇闫亮
  • 1篇昌震
  • 1篇吴起宁
  • 1篇孟羿彬
  • 1篇郑博隆
  • 1篇惠华
  • 1篇刘继军
  • 1篇范顺武
  • 1篇杨小彬
  • 1篇贺宝荣
  • 1篇邓忠良
  • 1篇朱悦
  • 1篇黄云飞
  • 1篇贺欣

传媒

  • 2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16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氨甲环酸浸渍明胶海绵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背景:腰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治逐渐得到重视,但如何减少术后引流量较大导致的输血及住院时间延长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氨甲环酸(TXA)浸渍可吸收明胶海绵局部止血对腰椎多节段手术患者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本前瞻、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行双节段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80例。在关闭切口前随机将浸有氨甲环酸的明胶海绵应用于腰椎显露伤口中(试验组)或不做该止血措施(对照组)。手术均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比较两组术后总引流量、引流终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再入院人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共73例患者完成本研究,试验组35例,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例数、术中输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的术后平均总引流量、引流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213±127]ml vs[329±152]ml,[2.5±0.3]d vs[3.5±0.3]d,[3.1±0.7]d vs[4.1±0.7]d,P<0.05)。两组病例在出院后30 d内未出现局部用药相关的不良反应,未发现因相关并发症再入院者。结论:腰椎多节段手术中采用氨甲环酸浸渍可吸收明胶海绵止血可显著减少术后引流量,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长。
张嘉男刘继军贺欣孟羿彬黄云飞吴起宁高林杨光郝定均
关键词:氨甲环酸明胶海绵腰椎手术引流量
椎体骨坏死的开放手术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质的强度和密度减少为特征。导致骨的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由于骨折区域血供障碍以及椎体力学改变等原因,会导致椎体骨坏死。
杨光高林张嘉男郝定均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治疗骨质疏松症血供障碍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与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9
2021年
目的比较"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和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脊柱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使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19例上胸椎OVCF患者(20个椎体)资料(机器人组)和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徒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的21例上胸椎OVCF患者(21个椎体)资料(徒手组)。机器人组男5例,女14例;年龄62~88岁;徒手组男6例,女15例;年龄64~83岁。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术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感染和血管栓塞),术后1 d、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AH)和伤椎后凸角(KA)观察疗效。结果机器人组和徒手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机器人组中19例患者(20个椎体)和徒手组中21例患者(21个椎体)均顺利完成单侧穿刺入路椎体成形术。40例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3个月。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37.9±8.2)min]、骨水泥注入量[(2.3±0.9)mL]、骨水泥渗漏发生率(10.0%,2/20)均少于或低于徒手组[(46.2±9.4)min、(4.2±1.3)mL、42.9%(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感染和血管栓塞发生。术后1 d、末次随访时两组间VAS评分、ODI、AH和K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徒手穿刺椎体成形术,"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下穿刺完成椎体成形术治疗上胸椎(T1~T4)OVCF临床疗效满意,可减少手术时间和骨水泥注入量,并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
郑博隆郝定均林斌昌震高林闫亮杨小彬惠华范顺武邓忠良朱悦贺宝荣
关键词:胸椎骨折骨质疏松椎体成形术
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固定治疗Kummell病的对比研究
目的:通过对比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合并后凸畸形的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指标,明确两种固定方法是否会对疗效产生影响,为临床手术固定节段的选择寻求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
高林
关键词:后凸畸形椎弓根螺钉固定术骨水泥注入影像检查
文献传递
椎体内裂隙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椎体内合并或未合并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IVC)是否会影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效果。方法所有数据均为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西安市红会医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107例,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椎体裂隙征,将其分为裂隙组(34例)和无裂隙组(73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伤椎矢状面Cobb角以及术中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形态、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再骨折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术后随访的相同时间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受累节段矢状面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骨水泥注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水泥弥散形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再骨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在治疗OVCF时,无论伤椎内部是否存在裂隙,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椎体内裂隙会在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分布类型、骨水泥渗漏类型、椎体复位等方面存在重要影响。
高林闫亮郝定均张嘉男杨光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
Kümmell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德国外科医生Hermann Kümmell于1895年首次报道了一组特殊病例,该组病例具有以下特点:a)患者均有轻微的脊柱外伤史;b)之后均经过了数月或数年的无症状期;c)最后出现进行性疼痛性的脊柱后凸畸形。后来,相关学者因为该疾病的特殊临床症状以及对首位报道者的纪念,将该病命名为Kümmell病。
张嘉男杨光高林郝定均
关键词:影像学脊柱后凸畸形外伤史疼痛性进行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